基本信息
书名:健康因子与养生保健
定价:32.00元
作者:张荣健,李爱民,徐建华
出版社: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4-01
ISBN:978780245450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59kg
编辑推荐
本书在提出了健康因子的概念和分类,阐述了健康因子养生保健的机理,并采用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相结合的原则,体现“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和“天人合一”、“法于阴阳”、“顺乎自然”、“恬淡虚无”、“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形神共养”、“清虚静定”、“以动养形”、“养气自守”、“爱精自保”的思想。以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生活规律、运动锻炼、饮食调理等与健康养生的辩证关系为基本原理,利用自然健康因子、人工理化健康因子、人文心理健康因子为主线展开整体性综合养生保健措施,对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保持身心健康、延年益寿有的帮助,且适合科研机构和各类人群阅读,科学性、可操作性强。
内容提要
本书是在总结古今养生保健工作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遵循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相结合的原则,融合了诸多学科新成果编写而成。全书分七章,主要从健康因子的概念、健康因子养生保健的机理、健康因子的类型、人们的日常活动与养生保健的关系、常见疾病的调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指导人们利用健康因子为主线开展整体性养生保健活动,以期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适合科研机构和大众群体日常保健的阅读和学习。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价值,我认为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它对“个体化差异”的重视上。它没有推行“一刀切”的养生标准,这一点与那些追求流量的健康自媒体形成了鲜明对比。书中反复强调,每个人的“健康因子”构成都是独一无二的,受到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多重变量的影响。因此,书中提供的建议更像是一套工具箱,而不是一本操作手册。例如,关于睡眠周期的调节,它列举了不同体质的人可能在不同时间段内对光照和温度的敏感度差异,并指导读者去记录和分析自己的“最佳生物钟”窗口,而不是简单地要求所有人都在晚上十点前入睡。这种尊重个体生理节律的理念,让我倍感亲切和实用。我不再是盲目地模仿别人的养生“范本”,而是学会了倾听和解读自己身体发出的独特指令,这无疑是迈向真正长期健康管理的关键一步。
评分坦率地说,市面上很多养生书读完后,要么是让人心生焦虑(“我做得还不够好!”),要么是读完就忘,很快就被新的“爆款秘籍”取代。但《9787802454507 健康因子与养生保健》却能沉淀下来,成为一本可以随时翻阅的“健康工具书”。我最欣赏的是它对于“预防”的深刻见解,那不仅仅是避免疾病,更是一种积极的生命状态维护。它教会我如何通过日常的“微调”来防止健康因子偏离最佳轨道,而不是等到“故障”出现才去进行“大修”。比如,书中对“情绪代谢”的论述,指出负面情绪的堆积,如果不通过恰当的方式(如适度的体力活动或正念练习)进行有效排出,最终会“堵塞”身体的能量通道。这种将心理健康与生理机能紧密联系的论述视角,展现了军事医学体系特有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不仅学到了如何保持身体的强健,更学会了如何保持精神上的稳固与韧性,这对于现代人而言,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说实话,初看有些许的传统,但越是往后读,越能体会到这种“老派”的沉稳所带来的阅读安全感。它没有使用花哨的图表或者色彩斑斓的插图来分散注意力,而是将重点完全放在了文字的深度挖掘上。我尤其对其中关于“微环境与免疫力”的那几个章节印象深刻。作者以一种近乎军事科学的严谨态度,剖析了人体内部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与韧性。比如,书中详述了肠道菌群如何像一支精锐部队,在维持身体屏障完整性方面扮演的关键角色,以及如何通过调整膳食结构来“训练”这支部队,使其能有效抵御外界的侵袭。这种深入到细胞层面、甚至更微观层面的探讨,让我意识到,养生绝非简单的“多喝水、早睡觉”可以概括,它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的系统工程。那种感觉就像是军事医学专家在为你绘制一张精密的人体防御地图,告诉你哪里是薄弱环节,应该如何加固,而不是泛泛而谈“增强抵抗力”这种空洞的口号。这种实在、落地的知识体系,是真正对读者负责任的表现。
评分翻开这本《9787802454507 健康因子与养生保健》,我立刻被它那种朴实无华却又蕴含着深厚功力的气息所吸引。不同于市面上那些充斥着玄乎其神说法的养生书籍,这本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娓娓道来那些看似寻常却至关重要的健康智慧。它并没有急于告诉你“吃什么能长寿”,而是耐心地引导读者去观察和理解身体发出的每一个细微信号。比如,关于“气”的运行与调和,书中用了大量的篇幅去阐述如何通过简单的呼吸练习来平衡内脏功能,那段描述“气如车轮,转而不息,阻滞则病生”的论述,让我一下子明白了许多平时感到疲惫和不适的真正原因,原来很多时候并非食物或运动的问题,而是内在气机不畅所致。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每一个“因子”时所采取的循证方法,结合了现代医学的认知和传统中医的精髓,使得那些养生理念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扎根于科学和经验的沃土之上。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像是完成了一次身体的深度体检,对如何主动管理健康有了一个全新的、更系统化的认知框架,这种由内而外的觉醒,是很多浮光掠影的健康指南所无法给予的宝贵财富。
评分作为一名习惯了碎片化信息接收的现代人,我起初担心这本书会过于晦涩难懂,毕竟涉及“因子”和“保健”这样的专业词汇。然而,张荣健、李爱民、徐建华三位作者的叙事能力简直令人叹服。他们成功地搭建了一座桥梁,连接了深奥的生命科学原理与我们日常的生活实践。举个例子,在阐述“压力荷尔蒙与慢性炎症”的关系时,作者并没有直接抛出大量的生化名词,而是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身体的警报系统被持续拉响,久而久之,连消防栓都会因为过度使用而失灵”。这个比喻立刻让我联想到了自己那些因工作压力导致的失眠和肌肉酸痛,瞬间理解了长期精神紧张如何会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理损伤。这种将复杂理论转化为生活场景的能力,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也让书中的建议更具有可操作性。它不是让你去变成一个生物化学家,而是让你成为自己健康最聪明的管理者,这才是高水平科普的魅力所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