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健康因子與養生保健
定價:32.00元
作者:張榮健,李愛民,徐建華
齣版社:軍事醫學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4-01
ISBN:978780245450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59kg
編輯推薦
本書在提齣瞭健康因子的概念和分類,闡述瞭健康因子養生保健的機理,並采用現代醫學和傳統醫學相結閤的原則,體現“生物-心理-社會”的醫學模式和“天人閤一”、“法於陰陽”、“順乎自然”、“恬淡虛無”、“起居有常”、“飲食有節”、“形神共養”、“清虛靜定”、“以動養形”、“養氣自守”、“愛精自保”的思想。以自然環境、氣候條件、生活規律、運動鍛煉、飲食調理等與健康養生的辯證關係為基本原理,利用自然健康因子、人工理化健康因子、人文心理健康因子為主綫展開整體性綜閤養生保健措施,對增強人們的自我保健意識、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保持身心健康、延年益壽有的幫助,且適閤科研機構和各類人群閱讀,科學性、可操作性強。
內容提要
本書是在總結古今養生保健工作實踐經驗和理論成果的基礎上,遵循現代醫學和傳統醫學相結閤的原則,融閤瞭諸多學科新成果編寫而成。全書分七章,主要從健康因子的概念、健康因子養生保健的機理、健康因子的類型、人們的日常活動與養生保健的關係、常見疾病的調養等方麵進行瞭係統的闡述,並指導人們利用健康因子為主綫開展整體性養生保健活動,以期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適閤科研機構和大眾群體日常保健的閱讀和學習。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價值,我認為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它對“個體化差異”的重視上。它沒有推行“一刀切”的養生標準,這一點與那些追求流量的健康自媒體形成瞭鮮明對比。書中反復強調,每個人的“健康因子”構成都是獨一無二的,受到遺傳、環境、生活習慣等多重變量的影響。因此,書中提供的建議更像是一套工具箱,而不是一本操作手冊。例如,關於睡眠周期的調節,它列舉瞭不同體質的人可能在不同時間段內對光照和溫度的敏感度差異,並指導讀者去記錄和分析自己的“最佳生物鍾”窗口,而不是簡單地要求所有人都在晚上十點前入睡。這種尊重個體生理節律的理念,讓我倍感親切和實用。我不再是盲目地模仿彆人的養生“範本”,而是學會瞭傾聽和解讀自己身體發齣的獨特指令,這無疑是邁嚮真正長期健康管理的關鍵一步。
評分翻開這本《9787802454507 健康因子與養生保健》,我立刻被它那種樸實無華卻又蘊含著深厚功力的氣息所吸引。不同於市麵上那些充斥著玄乎其神說法的養生書籍,這本書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中醫,娓娓道來那些看似尋常卻至關重要的健康智慧。它並沒有急於告訴你“吃什麼能長壽”,而是耐心地引導讀者去觀察和理解身體發齣的每一個細微信號。比如,關於“氣”的運行與調和,書中用瞭大量的篇幅去闡述如何通過簡單的呼吸練習來平衡內髒功能,那段描述“氣如車輪,轉而不息,阻滯則病生”的論述,讓我一下子明白瞭許多平時感到疲憊和不適的真正原因,原來很多時候並非食物或運動的問題,而是內在氣機不暢所緻。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講解每一個“因子”時所采取的循證方法,結閤瞭現代醫學的認知和傳統中醫的精髓,使得那些養生理念不再是空中樓閣,而是紮根於科學和經驗的沃土之上。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像是完成瞭一次身體的深度體檢,對如何主動管理健康有瞭一個全新的、更係統化的認知框架,這種由內而外的覺醒,是很多浮光掠影的健康指南所無法給予的寶貴財富。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說實話,初看有些許的傳統,但越是往後讀,越能體會到這種“老派”的沉穩所帶來的閱讀安全感。它沒有使用花哨的圖錶或者色彩斑斕的插圖來分散注意力,而是將重點完全放在瞭文字的深度挖掘上。我尤其對其中關於“微環境與免疫力”的那幾個章節印象深刻。作者以一種近乎軍事科學的嚴謹態度,剖析瞭人體內部生態係統的脆弱性與韌性。比如,書中詳述瞭腸道菌群如何像一支精銳部隊,在維持身體屏障完整性方麵扮演的關鍵角色,以及如何通過調整膳食結構來“訓練”這支部隊,使其能有效抵禦外界的侵襲。這種深入到細胞層麵、甚至更微觀層麵的探討,讓我意識到,養生絕非簡單的“多喝水、早睡覺”可以概括,它是一個復雜的、多維度的係統工程。那種感覺就像是軍事醫學專傢在為你繪製一張精密的人體防禦地圖,告訴你哪裏是薄弱環節,應該如何加固,而不是泛泛而談“增強抵抗力”這種空洞的口號。這種實在、落地的知識體係,是真正對讀者負責任的錶現。
評分坦率地說,市麵上很多養生書讀完後,要麼是讓人心生焦慮(“我做得還不夠好!”),要麼是讀完就忘,很快就被新的“爆款秘籍”取代。但《9787802454507 健康因子與養生保健》卻能沉澱下來,成為一本可以隨時翻閱的“健康工具書”。我最欣賞的是它對於“預防”的深刻見解,那不僅僅是避免疾病,更是一種積極的生命狀態維護。它教會我如何通過日常的“微調”來防止健康因子偏離最佳軌道,而不是等到“故障”齣現纔去進行“大修”。比如,書中對“情緒代謝”的論述,指齣負麵情緒的堆積,如果不通過恰當的方式(如適度的體力活動或正念練習)進行有效排齣,最終會“堵塞”身體的能量通道。這種將心理健康與生理機能緊密聯係的論述視角,展現瞭軍事醫學體係特有的全麵性和係統性,讓人在閱讀過程中,不僅學到瞭如何保持身體的強健,更學會瞭如何保持精神上的穩固與韌性,這對於現代人而言,其價值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
評分作為一名習慣瞭碎片化信息接收的現代人,我起初擔心這本書會過於晦澀難懂,畢竟涉及“因子”和“保健”這樣的專業詞匯。然而,張榮健、李愛民、徐建華三位作者的敘事能力簡直令人嘆服。他們成功地搭建瞭一座橋梁,連接瞭深奧的生命科學原理與我們日常的生活實踐。舉個例子,在闡述“壓力荷爾濛與慢性炎癥”的關係時,作者並沒有直接拋齣大量的生化名詞,而是用瞭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身體的警報係統被持續拉響,久而久之,連消防栓都會因為過度使用而失靈”。這個比喻立刻讓我聯想到瞭自己那些因工作壓力導緻的失眠和肌肉酸痛,瞬間理解瞭長期精神緊張如何會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理損傷。這種將復雜理論轉化為生活場景的能力,極大地降低瞭閱讀門檻,也讓書中的建議更具有可操作性。它不是讓你去變成一個生物化學傢,而是讓你成為自己健康最聰明的管理者,這纔是高水平科普的魅力所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