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对人体顽疾说不
定价:32.00元
作者:伍岳炜,汤冠辉
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2-01
ISBN:9787553756349
字数:
页码:22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真实:70多年养生、抗病、治病的亲身经验,一书大总结、大公开!
全面:全方位选取多个常见顽疾,深入剖析与顽疾对着干的强大养生智慧!
多用:送爸妈,贴心;送亲人,细心;送朋友,庄重;送长辈,实用!
有效:作者和大部分患者反复实践,安全、有效的经典老偏方大全集!
内容提要
全书分“自我篇”“助人篇”“养生篇”和“美容篇”四个部分。“自我篇”按作者发病的先后顺序,详细介绍了作者跟疾病作斗争的经历,既有体会,也有教训;“助人篇”是作者为亲人、朋友和乡民治病的案例,助人之余,收获快乐;“养生篇”是作者经数十年学习积累下来的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小小细节也是养生大法;“美容篇”,则是作者对于日常美容及夫妻和谐相处的经验积累。本书是集偏方、验方、古方、中医疗法、对症食疗、运动疗法为一体的保健百科,是作者70多年亲身经历的经验积累。作者2010年出版的《对人体顽疾说不——兼谈我的养生之道》重印4次,总印数达50000册,得到众多养生专家的认可。
目录
Chapter1 自我篇
未上丁,就当“省长”(癣长)
蛇咬伤
跛脚
“双料风湿”
乙肝“上身”
腰肌劳损
急性腰扭伤
结肠炎
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
早期白内障
……
Chapter2 助人篇
婴儿头皮巨型血肿
产后缺奶
囊肿
脂溢性皮炎
虚脱
晕厥
下颌关节炎
急性卡他性中耳炎
急性腰扭伤
……
Chapter3 养生篇
醒来招,床上保健操
起床下地,排毒
警惕肥胖,朝朝过磅
空腹之时,“茶疗”良机
坚持太极,救命之星
天天下蹲,立见其勋
二次排毒,“茶疗”初功
……
Chapter4 美容篇
怎样保持容貌红润与年轻
怎样保持头发浓郁乌黑
怎样防止眼睑“起风浪”
怎样防止眼角“闪金光”
怎样防止眼睑水肿
怎样改造单眼皮
……
Chapter5 问答篇
附录 “八旬小伙”养生六重奏
后记
作者介绍
伍岳炜,高级经济师。1934年生于广东兴宁,19岁毕业于东北财经学院(现东北财经大学)对外贸易专业。长期在广州、上海和香港外经贸部门工作;上世纪80年代曾以秘书长身份在纽约负责筹办“中国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受到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的特别嘉许。作者学医的兴趣是因自己平时体弱多病而起的,尤其是1967~1971年被下放到“五七”干校期间,有了很多学医、行医的机会,使作者的治疗水平有了程度的提高。他主要以不花钱、少花钱的偏方,如运动疗法、按摩疗法、食疗、中药疗法等为自己及乡民进行治病养生。正是这些偏方的积累,使作者创造了一系列独特有效的养生妙招,受到广大人民的肯定。
汤冠辉,主任医师。1942年出生于广州市花都,1967年毕业于在中山医学院(即现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六年制医疗系。先后在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人民医院外科、广州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工作,先后任大外科副主任、骨科主任和中华医学会广州骨科分会常务委员等职。
文摘
结肠炎
序言
Chapter1 自我篇
未上丁,就当“省长”(癣长)
蛇咬伤
跛脚
“双料风湿”
乙肝“上身”
腰肌劳损
急性腰扭伤
结肠炎
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
早期白内障
……
Chapter2 助人篇
婴儿头皮巨型血肿
产后缺奶
囊肿
脂溢性皮炎
虚脱
晕厥
下颌关节炎
急性卡他性中耳炎
急性腰扭伤
……
Chapter3 养生篇
醒来招,床上保健操
起床下地,排毒
警惕肥胖,朝朝过磅
空腹之时,“茶疗”良机
坚持太极,救命之星
天天下蹲,立见其勋
二次排毒,“茶疗”初功
……
Chapter4 美容篇
怎样保持容貌红润与年轻
怎样保持头发浓郁乌黑
怎样防止眼睑“起风浪”
怎样防止眼角“闪金光”
怎样防止眼睑水肿
怎样改造单眼皮
……
Chapter5 问答篇
附录 “八旬小伙”养生六重奏
后记
坦白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层层递进的。起初翻阅时,会觉得内容有些硬核,涉及很多生理机制的描述,需要稍微放慢速度,甚至需要查阅一些背景资料才能完全理解。但一旦你沉下心来,跟着作者的逻辑链条深入进去,那种被专业知识武装起来的踏实感,是其他轻薄读物无法给予的。我特别喜欢它在讨论某一具体病症时,都会追溯到最原始的生物学缺陷,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症状管理。比如,它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剖析,不再是简单地用“免疫系统紊乱”来概括,而是深入到T细胞的活化通路、炎症介质的失衡,这种深度的挖掘,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完整、更立体的健康图景。更难得的是,作者在提出理论的同时,总能及时地给出一些基于最新研究的干预策略,这些策略往往是多维度的,涉及营养学、运动生理学乃至环境毒素的排除,显示出极高的综合素养。这本书更像是给有心深入了解自己身体运行机制的“求知者”准备的深度报告。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一剂强心针,对于我们这些常年被各种小毛病缠身,却又找不到有效解决办法的人来说,简直是救星般的存在。我尤其欣赏作者那种深入浅出、条分缕析的叙事方式,他没有用那些晦涩难懂的医学术语来故弄玄虚,而是用一种非常贴近生活、充满人文关怀的笔触,引导我们去重新审视身体发出的那些“求救信号”。比如书中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分析,简直是照着我的生活写出来的,那种无力和迷茫感,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作者没有简单地归咎于压力或休息不足,而是从更深层次的代谢和细胞层面去剖析问题,提出的建议更是务实可行,不是那种空喊口号式的“多运动、多休息”,而是细化到了饮食结构调整、微量元素补充的具体方案。读完这一部分,我感觉自己终于有了一张清晰的“作战地图”,不再是盲目地和病痛周旋,而是有了针对性的策略。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比任何一次体检报告的好转都来得更让人振奋。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赋予了读者一种掌控自己健康的主动权,而不是将希望完全寄托于他人的诊断和治疗。
评分这本书带来的冲击感,更多来源于它对“健康定义”的重新构建。在我的认知里,健康就是“不生病”,但这本书明确指出,这种状态只是生命的最低生存线。真正的健康,是一种充满活力的、高效运转的身体状态。作者通过对各种代谢障碍的分析,揭示了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亚健康”状态,实际上是身体在慢性抗争的表现。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线粒体功能的论述,它将我们日常感受到的精力不济、反应迟钝等问题,归结于细胞的“能量工厂”效率下降。这种将宏大叙事落地到细胞层面的叙述方式,非常震撼。它迫使读者去思考:我是否在用透支生命的方式活着?阅读的过程中,我不断地与自己的身体对话,开始关注那些过去被忽视的细微感受,比如午后轻微的脑雾、对特定食物的抗拒等。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治病书”,不如说是一本“觉醒之书”,它让我们对生命的驱动力有了更深刻的敬畏和理解。
评分阅读这本书时,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的真诚与严谨。它没有采用那种浮夸的“速效疗法”的口号,而是用一种近乎学者的态度,带领我们审视身体的复杂性。其中关于慢性炎症和体内“毒素”负荷的讨论,尤其发人深省。作者清晰地阐释了环境暴露(如塑料制品、重金属等)是如何通过影响内分泌系统和肝脏解毒通路,最终成为诱发顽疾的隐形推手。这种将外部环境与内部生理紧密联系起来的论证结构,极具说服力。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提供解决方案时,总是强调“个体化差异”,而不是提供一刀切的模板。他反复提醒读者,每个人的基因背景、生活史都不同,因此干预措施也必须是定制的。这种细致入微的考量,使得全书的指导意见既具有科学的普适性,又兼顾了操作的落地性。读完后,我不再将身体的反应视为孤立事件,而是将其置于一个更宏大的、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系统之中去理解,这对于我调整生活方式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评分我本来以为这又是一本老生常谈的养生指南,市面上这类书籍太多了,无非是强调早睡早起、清淡饮食,读起来索然无味。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刻板印象。它的视角非常独特,似乎是站在一个微观世界的观察者角度,去解构那些看似无解的“顽疾”。我特别关注了关于肠道菌群与情绪关联的那一章,内容之扎实,引用文献之严谨,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感受到背后付出的巨大努力。作者不仅仅是罗列事实,更重要的是他将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用非常形象的比喻串联起来,比如将肠道比作“第二大脑的指挥中心”,这样的描述方式,极大地提高了阅读的趣味性和信息的留存度。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的批判性思维,它敢于挑战一些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并且用新的科学证据来支撑自己的论点。这种敢于发声的态度,使得整本书充满了生命力和说服力。它不是在贩卖焦虑,而是在提供基于科学证据的另一种可能性,对于那些对现有医疗体系感到失望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剂清醒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