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华武术传统名拳纵览:巴蜀武术(附DVD)
定价:22.00元
作者:温佐惠,陈振勇
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2-01
ISBN:978750093596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300kg
编辑推荐
工具书>百科全书
内容提要
巴蜀武术具有丰富的内容和悠久的历史。巴蜀地区名山众多,地貌丰富,素有天下秀丽的峨眉山和道教圣地青城山均分布于广阔富饶的巴蜀地区。奇山异水的巴蜀大地为巴蜀武术戴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加之武侠小说对巴蜀武术的夸张描写和神秘附会,巴蜀武术始终在人们的视觉中时隐时现。在程度上,使人们不能够正确、全面和客观地了解巴蜀武术。因此,本着客观真实的原则,通过大量史料的考证,以期为人们解读真实的巴蜀武术内容,推动巴蜀武术的发展。
巴蜀武术文化与大量的社会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早古代巴渝舞到汉代武打戏剧的产生;从四川早期导引养生术的发展到现在四川武术拳种内功的修炼;从唐代杜甫的《观公孙大娘舞剑器》到清末宋赓平的《剑法图书》,所有的一切为我们构造了一幅反映巴蜀武术文化的生动历史画卷。
目录
章 巴蜀历史概貌
节 巴蜀地理概况
第二节 文明悠远的巴蜀文化
一、古代的巴蜀文明追寻
二、巴蜀文化的现代发展
第二章 巴蜀武术的萌芽和发展
节 巴蜀道教文化的饧觞与巴蜀武术的萌芽
一、四川道教的历史渊源
二、巴蜀武术与道教渊源
三、从古代诗词看巴蜀武术与道教渊源
第二节 巴蜀文化的融合与巴蜀武术的发展
一、历史移民对于巴蜀武术发展的影响
二、移民文化对巴蜀武术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清末民国时期巴蜀武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节 清代巴蜀武术拳种的丰富和剑文化发展
一、清代巴蜀拳种丰富的时代背景
二、清代巴蜀剑文化的发展
第二节 国术运动:巴蜀武术的发展高峰
一、四川国术馆的成立
二、武术比赛的开展情况
三、民国时期四川武术的拳种概况
四、中央国术馆南迁重庆实施的主要活动
五、武术精英对四川武术发展的推动作用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后巴蜀武术发展的历史新篇章
节 武术机构成立及武术活动的开展
一、机构的成立
二、武术活动的开展
第二节 富有成果的武术挖整工作及繁荣的民间武术活动
一、辉煌一时的武术挖掘整理工作
二、繁荣的民间武术活动
第五章 巴蜀武术名家风采
一、四川门派僧门创始人侯坦
二、火龙拳传播者钟氏父子
三、名震川东的“余家父子”
四、太极名家李雅轩
五、百岁养生老人吕紫剑
六、“骨伤圣手”郑怀贤
七、峨眉六合拳传人肖书安
八、武林高师罗蕴华
九、土家女杰彭善思
十、“一代猴王”肖应鹏
十一、四川国术传播者王树田
十二、武术史专家习云太
第六章 巴蜀武术代表拳种介绍
后记
作者介绍
温佐惠,1952年生,四川成都人。成都体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成都体育学院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会常委,中国武术协会裁判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武术协会副主席,成都市武术协会副主席。国际A级武术裁判,中国武术八段。 曾出任第4届和第7届世
文摘
工具书>百科全书
序言
工具书>百科全书
(第一段) 收到这本书,真是意外之喜。一直以来,我对巴蜀这片神奇土地上的武术传承都充满了好奇,总觉得那里孕育出的拳法,一定带着山川的灵秀和人文的厚重。拿到这本《中华武术传统名拳纵览:巴蜀武术》,我迫不及待地翻开,封面设计就透着一股古朴典雅的气息,仿佛能闻到历史的尘埃和习武者的汗水。我最期待的,是书中能深入浅出地讲解那些流传在巴蜀民间、却鲜为人知的拳种。比如,我听说川西地区有一种叫做“峨眉拳”的,不知道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其源流、套路、以及与峨眉山佛教文化的渊源?还有,巴蜀地区地势复杂,是否会因此孕育出一些擅长近身缠斗、或适应山地作战的特殊技法?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罗列拳种,更能深入挖掘每个拳种的独特之处,例如其发力方式、步法特点、以及在实战中的应用思路。如果能附带一些历史故事、传说轶事,那就更好了,能够让读者在学习武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当然,如果DVD中能有真人示范,那就更加完美了,能直观地看到拳法动作的精髓,远胜于枯燥的文字描述。
评分(第二段) 这本书的出现,无疑填补了我对巴蜀武术了解的一大空白。在阅读过程中,我被作者深厚的功底和严谨的态度所折服。他并没有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而是深入到巴蜀的各个角落,搜寻那些被时间冲刷得快要模糊的武术记忆。我特别留意了书中关于“白眉拳”在四川的演变和发展的部分,因为我知道白眉拳在广东一带更为人熟知,但据说它在四川也有着不小的传承和影响。作者是否能够梳理清楚这种跨地域的传播和本土化的过程?其中的细节,比如有哪些人物对此做出了重要贡献,又有哪些独特的招式或训练方法是在四川才形成的?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证据和分析,而不是仅仅提及。此外,书中的图片质量也相当不错,清晰地展示了拳师的动作要领,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非常希望书中能包含一些关于这些拳种的理论体系,比如它们的哲学思想、养生理念,以及与道家、儒家思想的联系。只有理解了其内在的精髓,才能真正领悟到巴蜀武术的博大精深。
评分(第三段) 拿到这本书,我最想看的就是它能否展现巴蜀武术的“精气神”。我一直认为,真正的武术不仅仅是招式和套路,更是蕴含在其中的一种精神气质。巴蜀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融合与创新之地,其武术想必也融合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风格。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探讨这一点,比如,巴蜀武术是否会受到当地地形地貌的影响,而形成强调“巧劲”、“黏手”或者“刚柔并济”的特点?在文化层面,巴蜀地区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戏曲艺术,是否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武术的形成和发展?比如,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与川剧变脸、吐火等技艺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武术动作或训练方法?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感受到巴蜀武术的生命力,看到它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又如何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光彩。DVD的附加价值,我同样看重,希望它能提供更直观、更生动的体验,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书中文字所描绘的世界。
评分(第五段) 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武术知识的书籍,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体验。我一直觉得,每个地方的武术,都深深地烙印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巴蜀武术》这本书,我最看重的是它能否将武术与巴蜀独特的地域文化紧密地结合起来。例如,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与当地民俗习惯、宗教信仰相关的武术动作或理念?我听说四川有些地方的武术,与当地的川戏有着不小的联系,比如在身法、眼神、甚至步伐上都有相似之处,我希望书中能有这方面的探讨。同时,我也对书中对一些濒临失传的拳种的挖掘和记录感到非常期待。在现代社会,很多传统的东西都在慢慢消失,如果这本书能够抢救性地记录下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将是功德无量的事情。我希望书中能有详细的介绍,包括这些拳种的起源、发展、主要特点,以及目前它们的传承现状。DVD的呈现方式,也让我非常期待,希望它能用最生动、最直观的方式,将这些古老拳法的精髓展现出来,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巴蜀武术的独特魅力。
评分(第四段) 作为一名对中华武术有着浓厚兴趣的爱好者,我一直以来都对那些隐藏在民间的传统拳种抱有深深的敬意。而巴蜀地区,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更是孕育了无数令人称奇的武术瑰宝。《中华武术传统名拳纵览:巴蜀武术》这本书的出版,对我而言,无疑是一场期待已久的盛宴。我非常希望能从中了解到一些鲜为人知的拳种,比如“青城派”的内家拳法,它是否如传说中那般飘逸灵动,又是否蕴含着深厚的道家养生奥秘?我期待书中能有详尽的介绍,包括其基本功法、核心套路、以及重要的代表人物。同时,我也很想知道,巴蜀地区在历史上的哪些时期,武术得到了最兴盛的发展?又有哪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对巴蜀武术的传承和演变起到了关键作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历史性的钩沉,让我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巴蜀武术的文化背景和发展脉络。DVD的加入,更是让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值爆表,我希望它能真实地呈现这些古老拳法的魅力,让我亲身感受到那份传承千年的武学精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