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家庭系统排列——重建家庭秩序 让爱自然流动
定价:38.00元
售价:24.3元,便宜13.7元,折扣63
作者:郑立峰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12227974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用“热锅上的中国家庭”来形容中国家庭关系的现状是贴切不过了。家庭关系中的两大核心就是两和亲子关系。家庭系统排列就是处理两和亲子关系的方法。 《家庭系统排列——重建家庭秩序 让爱自然流动》由华人区家庭系统排列牛的三个人之一郑立峰执笔(另外两个分别是台湾的周鼎文、香港的李中莹),呈现了大量典型的中国家庭案例 。受训中的家庭系统排列导师可以从中学习个案的处理技巧,普通读者可以从中看到自己,从而实现自助。
目录
章 基本概念
节 家庭系统排列的研究对象 /002
爱的开始 /002
爱的两种表现 /003
第二节 研究爱的法则和秩序的重要性 /005
第三节 家庭系统排列的方法论 /008
现象学的基本概念 /008
现象学与科学的关系 /010
应用现象学的三种态度 /011
系统排列中的“觉察” /013
第四节 系统排列中的良知 /014
良知的定义 /014
良知的冲突 /014
个人良知的界定 /014
系统良知的界定 /018
个人良知背后的正面动机 /018
心灵成长的生命规律 /019
良知和心灵 /022
第五节 常见的关系问题模式和解决方法 /024
爱的秩序被破坏后的问题模式 /025
常见的成长问题模式 /027
第六节 系统排列中常见的情绪模式 /028
原生情绪 /028
派生情绪 /029
转移情绪 /030
情绪 /030
第二章 两 /31
节 爱,从两开始 /032
第二节 两的三大动力 /034
两性之间的连结—整体 /035
付出与接受的对等—平衡 /037
跟随与服务的协调—秩序 /049
第三节 传承爱的情感模式 /062
一见钟情是投射 /062
二见钟情才是真 /062
两性四情定终身 /068
残害夫妻关系的十二副毒药 /073
第四节 两案例 /077
你的心灵空间给伴侣腾出位置了吗? /077
接受爸爸,才能接受男友 /080
只能接受做老公的男人 /086
告别离世亲人,才有美满未来 /088
长大做女人,才有真老公 /092
小孩的状态,有时可以保留 /095
当和一个躯壳结了婚 /098
妈寂寞,我继承着 /103
爱得太深,反不见了爱 /106
性冷淡,或许不是你的错 /113
一种常见的过界——第三者 /116
新系统优先是原则 /120
“对不起”是难说出口的话 /122
女人的“离婚”威胁 /125
别自己把老公送走 /129
除却困扰,从纪念堕胎孩子做起 /133
自毁行为,通常在为堕胎赎罪 /140
第三章 亲子关系
节 亲子关系的三大法则 /146
亲子关系的整体性 /146
亲子关系的平衡性 /148
亲子关系的次序性 /155
第二节 亲子关系中的难题 /156
伴侣拿孩子当借口 /156
夫妻离婚,孩子的监护权的归属 /157
收养 /157
非婚生子女 /158
/158
第三节 亲子关系案例 /160
厌学的孩子 /160
女儿不愿上学的真正原因 /162
愤怒背后的爱 /164
亲子关系中断 /165
母亲自己的身世,影响跟下一代的关系 /169
封闭的心灵 /173
接纳妈妈 /175
单亲不是问题 /177
承认继母的地位 /180
我离不开父母的家 /181
第四章 转化仪式
连接-接受父母仪式 /185
成人礼 /186
成家礼 /187
接受孩子仪式 /188
分手仪式 /190
告别仪式 /191
回归仪式 /192
归位仪式 /192
划清界限仪式 /193
化解双重转移仪式 /194
附录 系统排列导师的职业规范 /196
作者介绍
郑立峰是在中国推广系统排列的先驱者之一,以专业严谨、中正平和、博采众长而备受推崇。他是第 一位完成系统排列世界水平课程的中国系统排列导师。他曾连续八年前往德国参加系统排列世界水平培训的课程(International Intensive on Systemic Resolutions),成为首位完成全部培训阶段的中国人。他曾担任国际系统排列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ystemic Constellations)的课程委员会主席;他编制的系统排列课程大纲在奥地利系统排列会议上(2009年5月)被采纳为首份国际标准教学大纲。他是2011年1月在澳大利亚举行的系统排列国际培训营中weiyi的华人培训导师。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开始看《家庭系统排列——重建家庭秩序 让爱自然流动》这本书的时候,心里是带着一点怀疑的。毕竟,“系统排列”听起来像是某种神秘仪式,我是一个比较理性的人,不太相信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但是,随着阅读的深入,我的疑虑逐渐被书中的逻辑和案例所取代。郑立峰老师的写作风格非常细腻,他用非常贴近生活的语言,将复杂的家庭动力学理论娓娓道来。他没有卖弄高深的术语,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我看到了系统排列是如何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代表”的部分,让陌生人来代表家庭成员,然后观察他们的身体语言和情感反应,来揭示家庭内部的隐藏动态。这个方法听起来确实很特别,但书中展示的效果却令人惊叹。它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够触及那些我们自己都难以察觉的内心深处。我开始反思自己在家里的角色,以及我是否无意中承担了不属于我的责任,或者是否因为某种原因,阻碍了爱的流动。这本书让我明白,家庭的和谐与否,很多时候并不在于我们是否“努力”去爱,而在于我们是否“允许”爱自然地发生。这种“顺势而为”的智慧,比任何强行改变都更有力量。
评分《家庭系统排列——重建家庭秩序 让爱自然流动》这本书,我早就听说了,一直想找个时间好好读读。最近终于下定决心,把这本书请回了家。还没翻开书页,光是书名就足以引起我的好奇心。“家庭系统排列”,听起来有点玄乎,但又充满了解决家庭问题的希望。“重建家庭秩序”,这正是当下许多家庭所面临的困境,我们常常觉得家里乱糟糟的,不是孩子不听话,就是夫妻之间沟通不畅,甚至与长辈的关系也剑拔弩张。而“让爱自然流动”,这更是许多人心底最深切的渴望。我们都希望家庭是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地方,而不是一个充满冲突和压抑的空间。郑立峰这个名字,我虽然不熟悉,但相信他一定是一位有智慧、有经验的家庭治疗师。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为我揭开家庭系统排列的神秘面纱,让我明白那些看似难以理解的家庭问题背后,可能隐藏着怎样的系统性原因。我尤其想知道,如何才能打破那些不良的家庭模式,让爱不再被阻碍,而是能够像水一样,自由地在家庭成员之间流动。这本书,也许就是我寻找的那个“钥匙”,能够帮助我打开通往和谐家庭的大门。我已经在脑海里勾勒出无数个画面,想象着读完这本书后,我能够带着新的视角,去审视我的家庭,去理解我的家人,去尝试用更智慧的方式去化解矛盾,去修复关系。这是一种令人兴奋的期待,也是一种深切的希望。
评分《家庭系统排列——重建家庭秩序 让爱自然流动》这本书,我读了好几遍。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体会和领悟。刚开始读的时候,我更多地是关注书中提到的各种“模式”,比如“替罪羊”、“拯救者”等等,试图去对照自己的家庭,看看我们家属于哪种模式。我曾经认为,只要找到了模式,然后去“对抗”它,就可以解决问题。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慢慢明白,系统排列的核心并不是去“对抗”,而是去“看见”和“接纳”。它强调的是尊重每个家庭成员在其系统中的位置,即使这个位置看起来并不那么“理想”。书中的“服务于整体”的理念,让我看到了家庭成员之间一种深层的、超越个体层面的连接。我开始理解,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感到莫名的压力,或者会重复一些祖辈的模式,那可能不是我们自己的选择,而是整个家庭系统在寻求一种平衡。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真正的改变,是源于内心的“臣服”和“接纳”,而不是外在的“强迫”和“改变”。当我看清了系统的运作规律,当我愿意放下自己的固执和评判,当我能够带着尊重去看向我的家人,爱自然就会找到流动的路径。这种从“对抗”到“接纳”的转变,是我在这本书中最大的收获。
评分我最近读了《家庭系统排列——重建家庭秩序 让爱自然流动》,这本书给我的冲击真的很大。我一直以为家庭问题都是个体的问题,是某个人“有问题”,或者是沟通方式不对。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家庭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相互影响的系统。很多我们认为的“问题”,可能只是系统中的一个“症状”,它指向了更深层的、隐藏的失序。书里举了很多案例,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家庭成员之间如何通过一种无意识的连接,来承载家族的某些“重担”或者“创伤”。我以前总是试图去“解决”孩子的问题,去“纠正”伴侣的行为,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也许我应该先看看我自己的位置,看看我与父母、祖父母的关系,看看我们家是不是存在一些我没有觉察到的“模式”。那种“顺位”的概念,让我茅塞顿开。原来,我们每个人在家庭系统里都有自己的位置,而这种位置的颠倒或者缺失,会引发很多问题。看到那些通过系统排列,原本充满冲突的家庭变得平静和谐,我真的深受触动。这不仅仅是心理学上的理论,更是一种实践性的智慧。它不是告诉你“应该怎么做”,而是帮助你“看见”那些看不见的连接,然后让那个“流动”自然发生。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家庭的理解完全不一样了,不再是零散的个体,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评分这本书《家庭系统排列——重建家庭秩序 让爱自然流动》,可以说是我近年来读过的最有启发性的几本书之一。它并没有提供一套现成的“解决方案”,教你一步一步如何去“修复”你的家庭,而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看待家庭的方式。我曾经觉得,家庭问题就是人际关系问题,需要通过沟通技巧、相处之道来解决。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更深层次的东西——家庭的“能量场”和“无意识的连接”。它告诉我,我们很多的行为模式,其实是受到了家族历史和潜意识的影响。郑立峰老师在书中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家庭雕塑”和“站位”等概念,让我对家庭系统的运作有了直观的理解。我开始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所看到的“问题”,其实是系统为了维持某种平衡而产生的“信号”。而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去理解这个信号,去找到那个隐藏在背后的“秩序”。这本书让我学会了,不要轻易地去评判家人,而是要去看见他们“为什么”会是现在的样子。它教会我一种“看见”的力量,一种“允许”的智慧。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焦虑地试图控制家庭走向的“救世主”,而是能够更平静地观察、理解和陪伴。这是一种深刻的释然,也是一种对爱的更深层次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