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新版中國循經太極拳二十四式教程-(下捲)
定價:26.00元
作者:李兆生
齣版社:人民體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00951193
字數:
頁碼:211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新版中國循經太極拳二十四式教程(下捲)》主要在太極拳的陰陽氣脈、分經流注的氣脈循經做搶先發售揭示。尤其是對太極拳的推動氣血、內練循經的練法,配有較詳細的注解。在動作上對簡化太極拳的原式做精微校正,意在適應傳統武學和循經內煉,使原二十四式太極拳更。為瞭更清晰地說明問題,作者采用對比的方法將原太極拳的理法附後,以便讀者涇渭分明,把太極拳的操練提高到新層次。
揭示太極拳陰陽氣脈、分經流注的氣脈循經。在動作上對簡化太極拳的原式做精微校正,意在適應傳統武學和循經內煉,使二十四式太極拳更加。
目錄
章 太極拳的演化曆史
第二章 中國循經太極拳標準教程綱要
第三章 循經太極拳的準備動作
第四章 循經太極拳推進循經的基礎
第五章 循經太極拳的內在精神世界
第六章 太極拳的循經對養生的貢獻
附錄
作者介紹
李兆生,男,號真陽。吉林省吉林市人。自幼習文練武,先後受教於武當太乙鐵鬆派十二代師尊閻政昌等十幾位高賢。武當鐵鬆派第十三代掌門,少林老祖飛龍宗第二十六代傳真,雪山飛龍派第九代傳真,先天太極第十八代掌門,張三豐龍行大草武當天龍神劍第九代傳真。
文摘
《新版中國循經太極拳二十四式教程(下捲)》:
第六節 太極內操之養氣論
世傳太極每以運動強其體,是以動作為要,養氣柔體,孰不知齣入手足均以經脈參行,實動作剛柔運化經氣、養血、營榮以全身。一動一靜,參玄以理,審悟大易,閤言而稱太極之為拳。
太極內操之法,以動作噩然渾做,權其內脈,省之氣血,貫通精神也。太極拳經每言由動作而宣精神,是因神由氣發,氣遂形動。不言丹法之玄奧,僅以醫理而參真,太極拳中內養功夫,時人未窺其道耳。拳傢每以神明二字通徹高玄,並不知神明教化,煥神采於何處。《素問》脈要精微論雲:“頭者精明之府。”又雲:“心者君主之官,神明齣焉。”此實醫傢心腦並同說,用之在心,省之在腦。拳傢以無思無慮取其虛靈,自然與醫傢說同。然醫傢亦與道傢丹經為理而宣丹經之則。二經同齣一脈,實後世少人識此。近哲張锡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說“人身神明詮”篇,記錄有言丹經與內經說。張說:
“於以知脈要精微論所言者神明之體,靈蘭秘典所言者神明之用也。斯義也可兼徵之於〈經》。夫《丹經》祖述黃帝,原與《內經》相錶裏,曆代著作雖不一緻,而莫不以腦中為元神,心中為識神。元神者無思無慮,自然虛靈也;識神者有思有慮,靈而不虛也。此中妙諦,慧心人可靜參也。又可徵之於字體。夫神明之用在思,思古文作息,囪者腦也,心者心也,蓋言心與腦神明貫通而後可以成思也。此與腦為元神,心為識神之義相符閤,即與《內經》神明藏於腦而發於心之義相符閤也。且更可徵之於實驗,神明為人身純陽之物,陽者性熱,腦藏神明故腦不畏寒;心為神明發露之處,過用其心者,神明常常由心發露,故心恒發熱,此則人人皆能自覺,為未經發明,是以覺而不察耳。由此可悟養生之道矣,凡人之享大年者,下元必常溫暖,氣血必常充足;人之神明固可由腦至心,更可以誠意導之而行於全身,是以內煉傢有凝神人氣之語。誠以孟子謂誌能帥氣,即神能帥氣;神明照臨之處,即真氣凝聚之處。神氣充足,丹田溫暖,壽命之根自然壯固,神明之功用何其弘哉。”
太極內操恰是如此。夫太極專操有則,以心神會意(參見世傳吳本《虛實訣》)有自爾虛靈感,神氣充盈乃見虛靈之象,法人靈空有頭頂懸而示持。動作中虛實相生,陰陽閤脈,以神意為用,元氣自有通明之際。拳經雲:“以心行氣,務令順遂”,實以氣運身而至之境域。以識神為用而來養元神,心腦並通,舉手投足莫不由心而生,莫不因形而示神,故神形俱妙乃神化之境。太極內操以腰為主宰,而形於手指,操神在心,行氣在脈,實心神往來氣貼背,以示通督之用。通督以求升陽,陽氣得正,神明乃純陽,何求而不宣發之於性情?故太極者則有內練於心神,外施之於手足,乃有形於手指之說,形於手指,跟隨於足,落之在踵,取意呼吸往來上升斂之於神,下沉降之在踵。然太極養生之理由此而齣矣。“下元充盈氣血行,收斂真元人中宮,上行通天經坎道,遍施雨露在乾榮,上行神氣真乾頂,下注水火育胎成,左右不失二儀象,幾度春風吹脈通。”這段文字乃先天太極宗譜中的譜文,從中可能領悟齣的道理來。
……
序言
作為一名常年習練太極拳的老拳友,說實話,市麵上很多太極拳的教學書籍我都翻閱過,大多不過是老生常談,無非是動作的機械模仿,缺乏那種能夠真正提升功力的內含。然而,這本書給我帶來瞭巨大的驚喜。它最讓我贊嘆的是對“循經”這一概念的獨到詮釋和實踐指導。很多教程隻是提一下“氣感”或者“經絡”,但這本書真正將它們融入瞭每一式的練習細節中,讓我明白瞭太極拳的“柔”是如何從內在的力量中生發齣來的。我嘗試著按照書中的建議,在特定的幾個動作中嘗試調動特定的經絡運行,效果立竿見影,原本感覺卡住的那個環節,突然間變得順暢無比,內勁的充盈感也增強瞭不少。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專業,但又不失親切,像一位經驗豐富、循循善誘的師父在耳邊指導,非常適閤有一定基礎,希望更進一步的習練者。如果你追求的隻是隨便比劃兩下,那可能這本書的深度對你來說有些“過重”,但若你是真心想在太極的道路上探求真理,它絕對是不可多得的良師益友。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設計感也令人印象深刻,紙張的質感很好,閱讀起來非常舒適,長時間翻閱也不會覺得眼睛疲勞。更重要的是,它非常注重細節的呈現,尤其是對於那些容易産生混淆的動作對比,比如“進步搬攔捶”和“退步跨虎”之間重心的轉移,作者甚至專門設置瞭一個對比章節來詳細說明,這種精益求精的態度,讓我在學習過程中少走瞭很多彎路。我個人尤其喜歡其中關於“意念導引”的章節,它提供瞭一套非常係統且可操作的方法,指導我們如何在站樁和套路練習中培養強大的專注力和內在的穩定性。以前我總覺得氣沉丹田是靠死勁壓下去的,看瞭這本書後纔明白,真正的沉降是順應自然重力的,是“鬆沉”而非“僵沉”。這種認知上的突破,直接反映在瞭我的拳架上,整個人看起來更加穩固、更加有“根”瞭。這本書的實用性和理論深度達到瞭一個極佳的平衡點,讓人在學習技術的同時,也收獲瞭心法的提升。
評分從一個純粹的太極文化愛好者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學術價值也是相當高的。它在介紹拳法的同時,穿插瞭大量關於古代養生學、道傢思想與拳法哲學的論述,使得整個學習過程充滿瞭探索的樂趣。我過去總覺得學習太極拳和這些深奧的理論有些距離,這本書成功地將兩者緊密地串聯起來,讓我明白為什麼太極拳被稱為“哲學的運動”。例如,書中對“陰陽轉換”在動作中的體現,闡述得非常清晰,如何在一個動作的收尾處,就為下一個動作的蓄勢做好瞭鋪墊,這種連綿不絕的內在邏輯,讀起來讓人茅塞頓開。我甚至會花大量時間去閱讀那些理論性的章節,而不是急於去練習動作,因為理解瞭背後的原理,動作自然會做得更到位。對於那些希望深入瞭解太極拳精神內核的讀者,這本書提供的思考維度是空前絕後的,它培養的不僅是拳手的身體,更是思考者的頭腦。
評分坦白說,我對市麵上很多強調“速成”或“神奇功效”的武術書籍一直抱持懷疑態度,覺得它們更多是在販賣焦慮。但這一本【XH】教程係列(下捲)的齣版,無疑為太極拳的學習樹立瞭一個新的標杆。它的價值不在於教你如何快速學會二十四式,而在於教你如何“正確地”理解和執行這二十四式。它似乎打破瞭傳統門戶之見,廣泛吸收瞭各流派中對“勁力”理解獨到之處,並將其融閤成一套完整的、可循序漸進的訓練體係。我注意到書中對“開閤”的講解極其精闢,不再是簡單的“打開”和“收攏”,而是深入到關節的微小轉動如何影響全身力量的流通,這對我的推手練習産生瞭極大的幫助。在實戰中,我發現我能夠更自然地藉力打力,不再是僵硬地對抗,而是順應對方的力綫進行引導。這本書對於想要精進推手技巧的習練者來說,提供瞭極具價值的理論支撐和動作解析,絕非泛泛而談。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打開瞭太極拳世界的一扇全新的窗戶,我原本以為自己已經對太極拳的理解夠深入瞭,但讀完之後纔發現,之前的理解實在是太膚淺瞭。作者在講解每一個招式時,不僅僅是停留在動作的分解上,更是深入到瞭其背後的文化內涵和哲學思想,讓人在練習的過程中,不僅僅是鍛煉身體,更是在進行一場精神的洗禮。特彆是對於那些看似簡單的動作,比如“攬雀尾”或者“野馬分鬃”,書裏用瞭大量的篇幅去剖析其力點的轉換和重心的微妙變化,這點是我在其他很多教程裏從未見過的細緻入微。我記得有一次我對著鏡子練習,按照書裏的描述調整呼吸和意念,突然間感覺整個身體的連接感達到瞭一個前所未有的和諧狀態,那種行雲流水的流暢感,真是令人著迷。這本書的圖解也做得非常用心,綫條清晰,角度選取閤理,即便是初學者也能很快抓住要領。總而言之,這是一本值得反復研讀的寶典,它不僅僅是一本功法指南,更是一部關於身心閤一的哲學著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