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世界各国足球协会与职业联赛治理模式研究报告
定价:46.00元
作者: 卡米尔·博利亚特, 拉法莱·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201123349
字数:
页码:14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国际体育研究中心(CIES)调研了全世界足球发展水平不同的32个国家的足球协会(欧足联9个、非足联8个、亚足6个、中北美及加勒比海足联4个、南美足联3个、大洋洲足联2个),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足协与职业联赛之间关系的模式结构、足协体制内的职业联赛、足协和职业联赛的分工以及职业联赛的内部治理的分析研究,阐明了世界各国足协和职业联赛之间的治理模式。
《世界各国足球协会与职业联赛治理模式研究报告》作者卡米尔·博利亚特、拉法莱·波利首先从常见的职业联赛模式、财务关系和法律文件出发,介绍了足协和职业联赛之间几种基本的治理模式结构。其次,作者介绍了世界各国职业联赛在足协内部组织(如:会员大会、执委会、常设委员会)中的参与状况。再次,作者通过组织比赛、球员身份、纪律程序、仲裁程序、俱乐部准入等方面分析了足协和职业联赛的分工情况。后,作者以对职业联赛内部组织架构的分析收尾,并做出了全球性的总结。
目录
定义
引言
章 足协与联赛的结构模式、法律形式和协议
1.职业联赛模式结构
1.1 法律形式
1.2 足协介入程度及联赛与足协的财务关系
1.3 独立实体模式:足协的参与程度及与国家足协的财务关系
1.4 观察
1.5 关于联赛治理和财务的特殊案例
2.调整职业联赛和足协关系的文件
第二章 协会模式内的职业联赛
1.职业联赛在足协的会员资格和在足协会员大会中的代表
2.足协会员大会中利益相关方的权力平衡
2.1 足协会员大会中的联赛代表及权利
2.2 足协会员大会内的其他利益相关方
2.3 出席足协会员大会的职业联赛代表的选举
3.足协执行委员会中利益相关方的权力平衡
3.1 成员国职业联赛在各国足协的执行委员会代表情况
3.2 职业联赛在足协执行委员会中的代表及权力
3.3 足协执行委员会中的其他利益相关方
3.4 足协执行委员会中的联赛代表选举
4.常设委员会的职能、存在和成员
第三章 足协与职业联赛的分工
1.组织比赛
1.1 国家杯
1.2 联赛杯
1.3 超级杯
1.4 青年足球赛和女子足球赛
2.球员身份
3.纪律程序
4.体育仲裁
5.俱乐部准人
第四章 联赛的内部治理
1.内部治理:协会模式下由足协管理的联赛
2.内部治理:协会模式下自我管理的联赛及独立实体联赛
2.1 联赛执行委员会
2.2 联赛行政管理权
2.3 职业联赛会员大会
2.4 职业联赛会员的准入和退出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图表清单
作者介绍
卡米尔·博利亚特,地理学家出身,国际体育研究中心(CIES)合作者。
拉法莱·波利,地理学家出身,国际体育研究中心(CIES)“足球观察”的负责人。
国际体育研究中心(CIES)是国际足联(FIFA)的官方智库,其研究成果对于国际足球治理具有重要的影响。国际体育研究中心由国际足联和瑞士纳沙泰尔大学、瑞士纳沙泰尔市于1995年在该市联合建立,是旨在使用跨学科(法律、社会学、地理、经济和历史)的研究方法向体育界提供咨询服务的独立研究机构。
刘驰,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美国天普大学(Temple)法学院及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法学院,为中国及美国纽约州执业律师,主要在体育、影视、外商投资及争议解决等领域执业。主要担任:
·国际体育仲裁院(CAS)仲裁员
·亚足联(AFC)准入审核委员会主任
·国际篮联(FIBA)上诉委员会委员
·国际排联(FIVB)仲裁法庭副主席
·国际足联(FIFA)道德委员会委员(2013年-2016年)迄今为止作为上述国际体育组织的仲裁员及官员审理了超过30个涉及国际体育各个领域的纠纷案件,还持续在现场赛事、商业赞助、赛事转播权、俱乐部并购、反兴奋剂、赛事运营、转会争议等方面代表中国的专项运动协会、中外体育公司,以及中外运动员个人进行谈判和诉讼。
除此之外,还担任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中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中心、瑞士仲裁中心、香港国际仲裁中心、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中心、华南国际经济贸易仲裁中心仲裁员。
文摘
《世界各国足球协会与职业联赛治理模式研究报告》:
在第三种情形中,执行委员会的组成也取决于主席选举。在一些国家,主席候选人必须向足协大会提供执委会委员候选人名单,如果该主席候选人确认当选,名单上的人选则会成为执行委员会的成员。候选人名单的人选标准有可能事先确定。
在科特迪瓦,足协规章规定主席候选人所提交的名单中必须包含一些特别的代表。主席必须提供不包括他自己在内的17个成员的候选人名单。这个名单必须包括至少3名级别职业联赛的代表,2名第二级别职业联赛的代表,2名第三级别职业联赛的代表,以及参加足协大会的某个利益团体的1名代表。
在法国,足协执行委员会的组成采用混合方式,包含主席候选人所提名的人选名单及当然职务成员名单。当选主席需要提供一个未来执行委员会成员的名单,但并不需要说明这些人是否需要属于某利益团体。此外,一些当然职务成员自动进入到执行委员会。具体来说,法国足协执行委员会由12名成员组成。在这些成员中,主席和其他9名成员由足协会员大会选举产生,其余2名成员为法国足球甲级联赛和业余足球联赛的主席。这2位主席不是由足协会员大会选举出来的,而是当然职务成员。
后需要讨论的是并非由足协大会选举产生的执行委员会成员。执行委员会的构成由足协规章规定且每个成员都属于一个明确的足球实体。足协内部选举来确定哪些足球实体的代表将进入执行委员会。在墨西哥足协执行委员会中,5位成员中的4位代表4个级别的墨西哥职业联赛,1位代表业余联赛。职业联赛和业余联赛的管理机构指定其在执行委员会的成员。‘当执行委员会的组成确定之后,除了职业联赛的代表以外,目前参与多的利益相关方就是业余足球联赛的代表。当职业和业余足球联赛在执行委员会都没有代表时,地方协会偶尔也会有代表进入执行委员会中。
利益群体很少会在执行委员会中有代表。实际上,只有9个足协的执行委员会(西班牙、意大利、英格兰、喀麦隆、塞内加尔、科特迪瓦、印度、日本、美国)有利益群体的代表。由于部分足协的规章规定利益群体必须有代表但没有指明是哪一个,故而具体的代表情况就无法在此详述。
……
序言
读这本书,你会发现足球治理并非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演进、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过程。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了“适应性治理”的重要性。书中通过大量案例,展示了当社会经济环境、技术发展、球迷需求发生变化时,各国足球协会和职业联赛如何调整自身的治理策略。例如,随着数字媒体的兴起,各联赛在内容生产、粉丝互动、数据分析等方面的治理模式也随之革新,这些内容在书中得到了详细的阐释。
评分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作者在讨论不同国家职业联赛的治理模式时,并没有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而是敏锐地捕捉到了每个联赛独特的“生命力”和“生长土壤”。例如,德甲联赛(Bundesliga)的“50+1”股权结构,旨在确保球迷在俱乐部决策中的话语权,这与英超联赛高度商业化、资本化的运作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书中对这两种模式的优劣势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不仅列举了各自在经济收入、球迷参与度、俱乐部稳定性等方面的数据,还探讨了不同模式对足球文化、社会责任以及青少年培养等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这种多维度的审视,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形成更全面、更客观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其对足球协会内部治理结构的探讨。它详细介绍了不同国家足球协会的会员构成、理事会/执行委员会的组成与职能、主席/会长选举制度等。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分析了权力分散与集中的程度,以及由此带来的效率与腐败风险。例如,书中对比了那些权力高度集中、决策迅速但可能存在寡头政治风险的模式,与那些权力相对分散、民主参与度高但可能导致决策缓慢的模式。这种对组织行为学在足球领域应用的思考,使得本书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的描述,而是触及到了治理的本质问题。
评分本书在提及一些“非主流”足球国家的治理经验时,同样展现了作者的深度挖掘能力。例如,书中对一些非洲国家足球协会的治理挑战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包括基础设施的匮乏、人才的流失、资金的短缺以及政治干预等问题。但作者并没有止步于问题的呈现,而是努力去寻找这些国家在现有条件下,如何通过创新性的治理方式,例如加强与国际足联、地区性足联的合作,发展基层足球,培养本土教练等,来逐步改善足球发展的困境。这种对全球足球发展差异性的关注,让本书的视野更加开阔。
评分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部内容丰富、视角独特、分析深入的学术著作。它不仅仅是为足球从业者、管理者提供宝贵的参考,也为任何对体育管理、组织治理、跨国文化交流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阅读体验。它让我们看到,足球这项运动的背后,隐藏着一套复杂而精密的治理体系,而理解这套体系,对于推动足球运动的健康发展,乃至理解现代社会组织的运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本书的出版,无疑将极大地提升国内足球治理研究的水平,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坚实的基础。
评分从专业角度而言,这本书在研究方法上也值得称道。它不仅仅依赖于公开的数据和报告,更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对比分析,甚至可能涉及到了访谈等一手资料的收集(虽然书中没有明确说明,但从其内容的详尽程度可以推测)。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得本书的研究结论更具说服力和可信度。对于有志于深入研究足球管理、体育经济等领域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参考范本。
评分这本书对“足球文化”与“治理模式”之间相互影响的探讨,是我认为其最富洞察力的地方之一。作者并没有将治理模式仅仅视为一套冰冷的规则或制度,而是将其置于具体的国家文化背景和社会土壤之中。例如,书中探讨了在集体主义文化盛行的国家,足球协会的决策机制可能更倾向于集体协商和共识,而在个人主义文化占主导的国家,则可能更强调个体责任和竞争。这种跨文化的分析,为理解不同治理模式的有效性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评分在职业联赛的治理方面,本书也展现了其独到的见解。它不仅仅关注联赛的赛程安排、转播权销售、市场推广等商业层面的运作,更深入地探讨了联赛本身的独立性、自我监管能力以及与足球协会的关系。例如,书中对比了那些联赛拥有高度自主权,甚至可以独立制定规则、管理财政的模式,与那些联赛在很大程度上受足球协会控制的模式。这种对比分析,揭示了不同联赛治理模式下,足球运动商业化与公益性之间的微妙平衡,以及可能出现的利益冲突和解决方案。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罗列各国足球协会和联赛的现状,更在于其深入剖析了不同治理模式背后的逻辑与成效。它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探讨“为什么会这样”以及“这样做的结果如何”。例如,在分析英格兰足总(FA)的治理模式时,书中详细阐述了其历史演变,从早期作为纯粹的管理者到如今在职业联赛发展中扮演的监管、推动和规范角色。同时,它并没有回避英格兰足球联赛(EFL)和英超(Premier League)在商业化和自主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足总在其中如何平衡各方利益,维持足球运动的整体健康发展。这种对复杂关系的细致描绘,让读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一个国家足球体系的运作机理。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无疑填补了国内足球治理研究领域的诸多空白,尤其是将目光聚焦于“世界各国足球协会与职业联赛治理模式”这一宏大主题,本身就极具挑战性。当我翻开它时,首先被震撼到的是其研究的广度。作者显然在前期投入了海量的时间和精力,梳理了全球范围内数十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足球协会的组织架构、决策机制、权力分配以及其与职业联赛之间的互动关系。从欧洲的传统足球强国,如英格兰、德国、意大利,到南美洲充满激情的足球国度,如巴西、阿根廷,再到亚洲新兴力量,如日本、韩国,乃至一些在足球发展道路上不断探索的国家,这本书都给出了详尽的案例分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