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西安鼓乐保护与实践
定价:30.00元
作者:王晓平,赵晨泉
出版社:西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2-01
ISBN:9787560438443
字数:
页码:17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西安鼓乐保护与实践》介绍了西安鼓乐的地位与价值,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角度,评述西安鼓乐的历史价值和重要地位。综述了近十年西安鼓乐研究,着重归纳整理2006—2014年西安鼓乐研究成果。作者还以一个学人和研究家的个案分析,全面梳理李石根的学术成果,并针对民间乐社进行个案分析,从而体现、分析西安鼓乐社的现实状况和实际问题。后,对西安鼓乐保护与发展进行前景预测与分析。
目录
代序
前言
章 西安鼓乐的文化生态
节 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生态
一、传统音乐生态界说
二、传统音乐生态保护与开发之关系
三、西北地区传统音乐生态的当代价值
第二节 西安鼓乐的区域文化特征
一、历史文化背景
二、地域文化背景
三、民俗文化背景
第二章 西安鼓乐乐社考察
节 俗派周至南集贤乐社
一、乐社概况
二、民俗活动
三、历史与艺术价值
四、艺人
五、考察小记
第二节 道派城隍庙鼓乐社
一、乐社概况
二、民俗活动
三、艺人
四、考察小记
第三节 僧派东仓鼓乐社
一、乐社概况
二、民俗活动
三、艺人
第四节 其他乐社
一、大吉昌鼓乐社
二、何家营鼓乐社
第三章 西安鼓乐艺人纪事
节 传统香火在民间延续——田孝梨访谈录
第二节 鼓乐艺人田孝梨纪事
第四章 西安鼓乐的传承与发展
节 周至集贤鼓乐的传承与发展
一、集贤鼓乐的艺术特色
二、鼓乐艺术传承与保护的反思
三、对集贤鼓乐发展的思考
第二节 论西安鼓乐的保护
一、对西安鼓乐保护的历史回眸
二、西安鼓乐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西安鼓乐保护之策略
第五章 西安鼓乐研究综论
节 西安鼓乐文献综述
一、乐种历史与文化属性
二、谱式解读与曲目考证
三、体裁类型与形式内容
四、曲体结构与形态特征
五、班社组织与乐社变迁
六、传承保护与研究反思
第二节 近十年西安鼓乐研究文献辑录(2005-2015)
一、重要论文
二、论文目录索引
第三节 著作辑要与创作实践
一、著作辑要
二、创作实践
附录 以西安鼓乐为素材的创作曲目
第六章 “生命为鼓乐燃烧”——李石根西安鼓乐研究寻踪
节 钻研西安鼓乐,认知中国传统音乐
第二节 奠定“西安鼓乐学”基础
第三节 集毕生精力,倡区域乐派之风
第四节 《西安鼓乐全书》的价值与意义
附录一 李石根先生发表相关论文、著作、作品(1980-2009)
附录二 李石根先生学术年谱
附录三 《西安鼓乐全书》出版座谈会报道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XH》西安鼓乐保护与实践,绝对是音乐爱好者和文化研究者的宝藏。它不仅仅是枯燥的理论堆砌,更像是穿越时空的音乐导览。作者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西安鼓乐在音乐学上的重要地位,其独特的调式、曲牌以及演奏技法,都与中国古代音乐体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书中对宫廷鼓乐与民间鼓乐的区分,以及它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同角色,都进行了详尽的探讨,让我对这种古老艺术的社会功能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保护”这一主题的侧重点,它不仅关注了西安鼓乐的艺术本体,更对其在现代社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作者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保护与发展策略,比如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记录与传播,如何通过教育与推广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喜爱西安鼓乐,这些都让我看到了这份古老艺术重焕生机的希望。这本书的论述严谨而富有洞察力,数据翔实,案例丰富,读来让人受益匪浅,仿佛进行了一场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度对话。
评分这本书,【XH】西安鼓乐保护与实践,让我对“文化遗产”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再是教科书上冷冰冰的条目,而是鲜活的、有温度的、正在进行的生命体。作者在书中探讨的“实践”部分,让我看到了保护并非易事,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智慧。从抢救濒危的乐器、整理散失的乐谱,到建立保护机构、组织演出交流,再到将鼓乐融入现代教育和旅游产业,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书中列举的多个成功与失败的保护案例,都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我尤其欣赏书中提出的“活态传承”理念,强调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也要注重其在当代社会的适应性与生命力,让它能够与时俱进,而不是被束之高阁。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文化保护的艰辛,也看到了希望。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份对未来的承诺,一份对历史的尊重。
评分这本【XH】西 安鼓乐保护与实践 给我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享受。当我翻开这本书,仿佛置身于古都西安的街头巷尾,耳边回响着那悠扬婉转的鼓乐声。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安鼓乐悠久的历史渊源,从唐朝盛世的宫廷雅乐,到民间节庆的喧闹欢腾,再到如今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庄严使命,每一个片段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我尤其被书中对不同鼓乐流派的介绍所吸引,比如“湘子庙的古朴”、“东仓的豪迈”等等,这些地域性的划分不仅让我了解到西安鼓乐的多样性,更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地域文化特色。书中对乐器本身的讲解也十分到位,我第一次如此清晰地了解到鼓、锣、钹、笙、笛等乐器的构造、发声原理以及在乐曲中的独特作用,这让我对西安鼓乐的演奏技巧有了更深的理解。此外,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关于传承人的故事,他们的坚守与创新,将这份古老的艺术代代相传,令人感动。读这本书,不仅仅是了解一种音乐,更是走进一段历史,感受一种文化。
评分从艺术审美的角度来看,【XH】西安鼓乐保护与实践是一次令人惊艳的探索。书中对西安鼓乐音乐本身的分析,可谓是鞭辟入里。作者不仅仅停留在对乐曲的表面描述,而是深入挖掘了其内在的结构、节奏、旋律以及配器特点,让我对这种古老音乐的艺术魅力有了全新的认识。我尤其被书中对不同乐器组合所产生的独特音响效果的分析所吸引,比如笙的悠扬与鼓的雄浑如何巧妙融合,笛的清越与钹的响亮如何互相映衬,这些都展现了西安鼓乐高超的作曲与配器艺术。书中还探讨了鼓乐中的“工尺谱”与“简谱”等记谱方式,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记谱法的演变,这对于理解其音乐的结构和发展脉络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书中还引用了大量音乐学家的研究成果,为论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西安鼓乐艺术殿堂的大门,让我对其精妙之处赞叹不已。
评分读完【XH】西安鼓乐保护与实践,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之美。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西安鼓乐不仅仅是一种声音,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寄托。作者通过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鼓乐在当地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无论是婚丧嫁娶、节日庆典,还是日常的休闲娱乐,鼓乐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书中对鼓乐在不同仪式中的应用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让我感受到它与当地民俗风情的紧密结合,那种原生态的、充满生命力的气息扑面而来。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对一位老艺人的采访,老艺人讲述他如何从小学习鼓乐,如何将毕生所学传授给徒弟,那种对艺术的虔诚和对传承的执着,让我深深动容。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保护一种文化,不仅仅是将其“珍藏”起来,更重要的是让它“活”在当下,让它融入人们的生活,让它在新的时代焕发新的光彩。这本书的语言朴实而充满感情,读起来倍感亲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