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经典心理学:气质论 (精装版)
定价:42.80元
作者:(美] 斯泰拉·切斯, 亚历山大·托马斯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55201937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九种气质类别、三大气质集群、拟合优度等理论和概念的提出,为许多方面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如儿童精神病学,心理治疗,亲子教育,学校教育,职业指导,儿科医疗护理等。
1956年,斯泰拉·切斯与亚历山大·托马斯开始了一项开创性的“纽约纵向研究”,旨在对气质概念进行系统性的调查研究,研究一直持续到现在。这项研究发现,婴儿、儿童、青少年与成人的气质特征对应着独特的个人行为特征。这项发现已经被广为接受,被视为行为表现心理机制的基础。
现在,这两位在儿童与青少年精神病学领域的人物与导师向读者奉献出这本著作,对他们的研究进行了极为出色的介绍。
本书带领读者从概念——包括气质的定义及支持并扩展这项定义的研究——入手,逐步深入到对气质及其对于各类相关实践与特殊群体影响的具体探索之中。
本书各章涵盖了了解气质的临床访谈和拟合优度在气质上的概念,还有父母指引,父母与儿童教育,学生行为表现,儿科实践,护理实践,儿童、青少年与成人心理治疗,生理学研究,文化影响,以及其他一些内容。本书结尾对成长心理学将来的发展趋势做了非常有启发意义的展望。
九种气质类别:1.活跃水平;2.节奏性(规律性);3.趋避性(接触或排斥);4.适应性;5.反应阈;6.反应强度。7.情绪质量;8.注意力分散度;9.专注度与耐力。
目录
部分 气质理论与实践的基本概念
章 引言
第2章 气质的初概念
第3章 初的假设
第4章 次研究尝试:从失败到成功
第5章 纽约纵向研究(NYLS)
第6章 数据分析与气质及其分类的定义与评级
第7章 气质调查的临床访谈
第8章 拟合优度的概念
第9章 父母指引
第二部分 气质理论的新应用与实践
0章 气质理论与实践自1970年来的迅速发展
1章 与气质有关的父母与孩子教育
2章 气质项目中的预防与早期干预
3章 克塞尔气质项目
4章 新的心理健康职业:气质咨询师
5章 气质与学校教育
6章 气质与儿科实践
7章 气质与护理实践
8章 儿童气质与心理治疗
9章 青少年气质与心理治疗
第20章 成人气质与心理治疗
第21章 气质与残疾儿童
第22章 气质的生理学研究
第23章 气质与文化
第24章 气质的连续性和可变性
第25章 未来展望
原书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斯泰拉·切斯医学博士(Stella Chess,MD.)与亚历山大·托马斯医学博士(Alexander Thomas,MD.)都是纽约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他们对正常与非正常个性发展领域的研究与理论做出了具有深远影响的贡献,他们的“纽约纵向研究(NYLS)”确立了个体气质在成长与行为紊乱治疗中的重要性。这项研究的结果已在许多著作中呈现。切斯博士与托马斯博士是《儿童精神病学与儿童成长年度进展报告》(Annual Progress in Child Psychiatry and Child Development)的创始编辑,共同该期刊20多年。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非常深刻的哲学思考,尤其是关于个体差异的本质。作者通过对不同人群行为模式的细致观察和分析,引发了我对“本质”和“习得”之间界限的重新审视。我一直认为很多行为都是后天环境塑造的结果,但这本书似乎提出了另一种视角,即在先天因素中,存在着一些不易察觉但却至关重要的“底色”。这种“底色”不仅仅是简单的性格特征,而是更深层次的、与我们感知世界、与他人互动的方式息息相关的驱动力。书中引用的很多跨文化研究和纵向追踪案例,都令人信服地展示了这些潜在的个体差异是如何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和环境下,以不同的方式显现出来的。这让我开始思考,我们是否应该在教育、职业选择,甚至人际交往中,更加尊重和理解这些“天生”的不同,而不是强求所有人朝着同一个方向发展。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解人的视角,它让我更加包容,也更加尊重生命的多样性。
评分我一直对人类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感到好奇,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求知欲,甚至开启了新的探索方向。作者以一种严谨而不失趣味的方式,剖析了多种人类行为模式的根源,并将这些模式与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个体特质联系起来。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应对压力”和“寻求归属感”这两个主题的探讨。书中列举了非常多真实的社会现象和个体经历,生动地展示了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在面对相似的压力情境时,会有多么显著的行为差异。这种差异并非好坏之分,而是基于一种更根本的、与生俱来的倾向。这让我开始反思,很多时候我们对他人行为的评判,是否过于简单化了?是否忽略了那些潜藏在表面之下的、更本质的个体差异?这本书不仅提供了一种观察和理解他人的新框架,也促使我更加深入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为何会对某些事物有特殊的反应,为何会在某些情境下感到特别自在或不适。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特别,仿佛踏上了一段探索人类内在世界奥秘的旅程。作者的文字有一种独特的魔力,能够将抽象的心理学概念转化为生动鲜活的画面,引人入胜。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对于“个体独特性”的强调。它不落俗套地指出,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整体,拥有着自己与生俱来的“底色”,这些“底色”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如何感受世界,如何与环境互动,甚至如何与他人建立连接。书中关于“适应性”和“可塑性”的讨论,也让我受益匪浅。虽然我们天生拥有一定的倾向,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被完全决定了。相反,理解自己的“底色”,才能更好地去适应和发展,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之道。读这本书,就像获得了一把解锁自我理解的钥匙,让我能够以更开放、更包容的态度去接纳自己和他人,去拥抱生命中那些千姿百态的可能性。
评分这是一本令人惊喜的童年发展心理学著作,完全颠覆了我对孩子成长过程的一些刻板印象。我一直以为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线性发展的过程,但作者通过大量详实的研究和观察,揭示了孩子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独特需求和回应方式。特别是书中关于“气质”的论述,让我眼前一亮。原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节奏”和“反应模式”,这些并非是父母能够完全掌控或轻易改变的。更重要的是,作者强调了父母如何理解和适应孩子的“气质”,而不是试图去“纠正”或“塑造”它,这种积极的引导方式,对于新手父母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书中关于如何与不同气质的孩子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部分,提供了非常具体可操作的建议,比如如何应对哭闹不止的婴儿,如何鼓励内向的孩子融入集体等等。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那么焦虑,而是更有信心去拥抱孩子的独特,并与之共同成长。
评分一本关于情绪调节的书,读完之后,感觉自己对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作者以一种非常生动的方式,结合了大量的案例和科学研究,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情绪的来源、种类以及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情绪陷阱”的部分,那些我们常常不自觉地陷入的思维模式,一旦被点破,真是让人豁然开朗。书中提到的正念练习,虽然之前也有所耳闻,但这次结合了具体的指导和练习方法,让我更容易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作者并没有一味地强调压抑负面情绪,而是鼓励我们去理解和接纳情绪,并找到健康的方式去表达和转化。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时不时会停下来反思自己的经历,也尝试书中介绍的一些小练习,发现确实对自己有所帮助。对于那些希望提升情商,改善人际关系,或者仅仅是想更好地理解自己情绪的朋友们,这本书绝对值得一读。它不是那种会给你现成答案的书,更多的是引导你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那种过程本身就充满了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