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音乐爱好者简谱自学一通 简谱入门基础知识教程 音乐歌谱曲谱 简谱构成/节奏与节拍/记号/音程/

零基础音乐爱好者简谱自学一通 简谱入门基础知识教程 音乐歌谱曲谱 简谱构成/节奏与节拍/记号/音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简谱
  • 音乐入门
  • 零基础
  • 自学教程
  • 乐理知识
  • 节奏节拍
  • 歌谱
  • 曲谱
  • 音乐爱好
  • 音乐基础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鑫舟启航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72748
商品编码:29516983554
丛书名: 简谱自学一本通.

具体描述

目录
Part 01 音的基础知识
1 乐音
2 认识琴键
3 音级
4 音列
5 音名与唱名
6 全音与半音
7 八度
8 音律
9 音的分组
Part 02 简谱的构成
1 认识简谱
2 小节
3 音符
4 休止符
5 附点音符
Part 03 节奏与节拍
1 节奏
2 节拍
3 拍子
4 拍号
5 音值组合法
6 弱起小节
7 切分音
8 变音记号
9 连音符
Part 04 五线谱中的记号
1 连音线和延音线
2 断音记号
3 延长记号
4 保持音记号
5 滑音记号
6 反复记号
7 省略记号
8 震音记号
9 长休止记号
10 高八度记号
11 低八度记号
12 低八度重复记号
13 换气机号
14 力度记号
15 速度标记
16 表情术语
17 装饰音
Part 05 音程
1 度
2 音数
3 单音程与复音程
4 等音程
5 旋律音程与和声音程
6 自然音程
7 变化音程
8 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
9 音程转位
Part 06 和弦
1 和弦的概念
2 三和弦
3 七和弦
4 和弦转位
5 九和弦
Part 07 音调
1 调
2 调号
3 基本调
4 升号调
5 降号调
6 调式、音阶与调性
7 大调式
8 小调式
9 平行大小调
10 民族五声调
11 音调练习
Part 08 练习题
1 选择题
2 参考答案

内容介绍
本书是针对零基础音乐爱好者量身定制的简谱一本通教程。从本书中你将会学会乐理的基础知识,让你在日后的音乐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书分为8部分,包括音的基础知识、简谱的构成、节奏与节拍、简谱的记号、音程、和弦、音调以及练习题等。作者用详细的文字讲解,配以图解展示,让没有基础的读者在理解文字的基础上,再参考展示图片,轻松学会乐理。这种学习方式让你在枯燥的乐理学习过程中,找到快乐并能轻松的坚持下去,而不会因为一些繁琐的文字性的音乐理论放弃对音乐的热爱。
本书适合音乐爱好者阅读,也适合音乐培训学校作为教程使用。


经典文学名著精选:穿越时空的思想对话 本书汇集了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作品,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深入理解人类文明、社会变迁和个体命运的绝佳窗口。我们精选的每一部作品,都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对后世产生的巨大影响而著称。本书并非简单的作品罗列,而是一次精心策划的阅读之旅,引导读者在历史的长河中,与那些伟大的灵魂进行真诚的对话。 第一部分:探寻人类境遇的史诗巨著 本部分聚焦于那些深刻描摹人类生存状态、探讨道德困境与社会结构的作品。 《战争与和平》(列夫·托尔斯泰 著) 这部鸿篇巨制不仅是一部关于拿破仑战争的宏大叙事,更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社会生活画卷。它细腻地刻画了俄国贵族家庭的兴衰荣辱,通过安德烈、皮埃尔和娜塔莎等角色的命运起伏,深入剖析了历史的必然性与个体自由意志之间的复杂关系。书中对战争场面的描写震撼人心,对哲学思辨的探讨直击人性深处。读者将跟随作者的笔触,体验从浮华的沙龙到残酷的战场,最终回归对生命意义的追问。我们着重梳理了托尔斯泰关于“人民意志”的历史观,以及他对个人道德完善的执着追求,帮助读者理解其作品超越时代的普世价值。 《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 著) 马尔克斯的这部魔幻现实主义杰作,以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兴衰史,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和宿命感的马孔多世界。本书融合了拉丁美洲的历史、神话与现实,探讨了孤独、爱、遗忘与时间循环的主题。我们的导读部分将详细解析“魔幻”元素是如何服务于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以及家族宿命论如何折射出整个大陆的命运。通过分析其独特的叙事结构和象征手法,读者能够更全面地领略这部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的革新地位。 第二部分:剖析现代心灵与社会异化 进入二十世纪,文学开始聚焦于现代社会的焦虑、异化和个体在庞大系统中的迷失。本部分精选的作品深刻反映了现代人的精神困境。 《局外人》(阿尔贝·加缪 著) 加缪的这部中篇小说是存在主义哲学的经典文学体现。主人公默尔索的麻木与坦诚,挑战了社会既定的道德标准和情感表达规范。本书将深入解读“荒谬”这一核心概念,分析默尔索的行为如何是对现代社会虚伪性的控诉。我们不会停留在情节概述,而是着重探讨其哲学意蕴——在一个意义崩塌的世界里,人应当如何自处?这对于理解现代思潮至关重要。 《一九八四》(乔治·奥威尔 著) 这部反乌托邦小说以其令人不寒而栗的预言性,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温斯顿·史密斯反抗“老大哥”的挣扎,揭示了极权主义对思想、语言和历史的全面控制。我们的解读将聚焦于“双重思想”、“新话”和“思想警察”等概念的起源及其对当代社会的警示意义。本书旨在引导读者思考权力结构、信息垄断以及个人记忆在维护自由中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探索人性幽微与道德的边界 经典文学的永恒魅力在于对人性复杂性的挖掘,尤其是在极端环境或道德抉择中的展现。 《罪与罚》(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著) 这部作品深入挖掘了知识分子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内心世界。他基于“超人哲学”实施的谋杀,引发了一场深刻的关于犯罪、惩罚、救赎与信仰的哲学辩论。本书将细致剖析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心理挣扎,梳理小说中关于理性与良知、个人意志与道德律法的冲突。陀思妥耶夫斯基通过对受审者心理的层层剥开,展现了人类灵魂深处的痛苦与对救赎的渴望,是研究心理现实主义的典范。 《了不起的盖茨比》(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 著) 盖茨比对“美国梦”的执着追求,最终化为一场绚烂而凄凉的幻灭。小说以唯美的笔触描绘了“爵士时代”的浮华与空虚,深刻批判了金钱至上观念对真挚情感的腐蚀。我们将重点分析小说中关于“绿灯”的象征意义、时间无法倒流的悲剧主题,以及黛西这一角色所代表的逝去的美好与不可企及的理想。 结语:永不褪色的思想遗产 本书收录的这些作品,覆盖了从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的文学高峰,它们共同构建了一幅宏大的人类精神图景。它们教会我们如何观察历史的纹理,如何理解复杂的社会关系,更重要的是,如何审视我们自身的道德罗盘和情感深度。通过阅读这些经受住时间考验的文本,读者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深化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富足。本书强调的是文学作为一种认识世界、重塑自我的强大工具的价值。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虽然厚厚一本,但阅读起来却没有丝毫的枯燥感,反而充满了探索的乐趣。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音乐老师,用循循善诱的方式引导着我这个完全的门外汉。每当我遇到一个稍微有点难理解的概念时,它总能在下一页或者下一段给出更形象的比喻,或者通过一个有趣的练习来加深我的印象。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记号”和“表情”的那一部分。之前我总觉得,音乐的表情都是由演奏者自己去“悟”的,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很多表情其实都写在谱子里。那些各种各样的记号,像是音符的“表情符号”,指示着音乐的喜怒哀乐,快慢急缓。我尝试着去解读一些简单的乐谱,以前看到那些小小的记号就头疼,现在却觉得它们像一个个小小的密码,等待我去破解。当我按照书里讲解的,去感受一个“crescendo”带来的音量渐强,或者一个“ritardando”带来的速度渐慢时,我感觉自己真的在与音乐进行一场“对话”,而不是仅仅被动地接收。这种成就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这本书让我从一个对乐谱一窍不通的人,变成了一个对简谱有了基本认识,甚至能够尝试读懂简单旋律的“音乐初学者”,这种转变,绝对是物超所值。

评分

记号!这个词听起来就让人头疼,我一直以为音乐里各种各样的记号是专门给专业人士看的,什么升记号、降记号、还原记号,还有各种表情记号,简直是天书。但这本书让我觉得,这些记号其实都是音乐的“小助手”,它们是为了让音乐表达得更清晰、更丰富。它把每一个记号都拆解开来,详细解释它的作用,比如升记号会让音升高半个音,降记号会让音降低半个音,还原记号就是把之前升高或降低的音恢复原状。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里还专门讲了力度记号和速度记号,比如“p”代表轻柔,“f”代表强有力,还有“andante”、“allegro”这些速度词,都配了相应的声音感受描述,甚至还引用了一些经典乐曲的片段来举例,让我能真切地体会到这些记号对音乐情感表达的影响。我之前听一首激昂的曲子,只觉得“哇,好热闹”,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是很多“f”和快的速度记号在起作用。它甚至还教我怎么根据这些记号来“读懂”一首曲子的情绪,这种感觉就像是解锁了一项新技能,看待音乐的视角都变得不一样了,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只会“听”音乐的普通听众,而是开始能“理解”音乐的语言了。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给像我这样对音乐怀揣梦想,却又深感技术门槛而望而却步的“小白”们送来的及时雨!我一直都很喜欢听歌,总觉得那些优美的旋律背后一定隐藏着一套神奇的语言,而简谱,就是这套语言中最容易被我这样的初学者理解和入门的。拿到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零基础”承诺真的做到了。从最基本的乐理概念,比如音符的名字、唱名,到它们在五线谱上的位置(虽然这本书主打简谱,但提及相关的基础乐理知识也能帮助建立更全面的理解),都讲解得极其细致,生怕读者漏掉任何一个环节。特别是关于音程的部分,我之前觉得这部分一定很抽象,但书里用了非常形象的比喻和图示,让我这个音痴也能大概理解不同音程听起来会有什么感觉。而且,它并没有一股脑地灌输知识,而是循序渐进,每讲解一个概念,都会立刻配上相应的练习题,让你动手去试,去感受,去记忆。这比单纯看书本要有效得多!我最怕的就是那种讲一大堆理论,然后就没有然后的书,这本书完全不是,它真的把“学以致用”贯彻到底。我最近正在尝试用它教我五岁的孩子认识音符,连他都能跟着书上的图画和简单的讲解模仿,这就更说明了这本书的易懂性和趣味性。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惊喜在于它对节奏和节拍的讲解方式。我之前总觉得音乐里的“快慢”和“强弱”是凭感觉来的,完全摸不着头脑,尤其是拍子打不对的时候,整个人都崩溃了。这本书用了非常直观的图示和口诀,把复杂的节奏型分解成一个个小单元,然后一步步组合。比如,它解释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等时,不仅仅是告诉大家它们代表多长的时值,还通过“拍手”、“跺脚”等动作来模拟,并且用不同的图形大小来直观对比,让我一下就明白了它们之间的时长关系。关于节拍,无论是二四拍、三四拍还是四四拍,书里都用非常生动的比喻来形容,比如像行走的步伐,或者像心跳的规律,让我一下子就找到了节奏感。最关键的是,它还配有很多节奏练习的小片段,而且是循序渐进的,从最简单的四四拍开始,慢慢加入切分音、附点音符等等,我跟着书上的指示,跟着节拍器,慢慢地就能打准拍子了!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我甚至开始尝试跟着书里的节奏练习,边打拍子边唱简单的旋律,虽然还有点磕磕绊绊,但感觉自己真的在“玩”音乐,而不是被音乐“折磨”。

评分

音程,这个概念我之前听过,但一直没搞懂它到底是什么意思,感觉很玄乎。这本书花了很大的篇幅来讲解音程,而且用了我完全没想到的方式。它不是直接给我一堆数字和公式,而是从“听觉”的角度入手,让我在理解音程之前,先去感受不同音程的声音。比如,它让我听一个音,然后想象另一个音,并告诉我这个“距离”就叫做音程。它把不同的音程,像“大二度”、“小三度”等等,都用非常生活化的例子来比喻,比如“小星星”的第一个音程,还有像“啊——”拉长音时,同一个音唱两次,虽然听起来一样,但如果唱高一点,那种感觉就很不一样。最妙的是,它还鼓励我们自己去弹奏或者哼唱,去体会不同音程的“距离感”和“色彩感”。我之前弹钢琴,只知道要按下哪个键,但从来不知道按下这个键和那个键形成的“关系”是什么。这本书让我第一次真正意识到,原来音与音之间是有“关系”的,这种关系决定了音乐的和谐与不和谐,也构成了旋律的起伏和情感的色彩。虽然我还没完全掌握所有音程的名称和对应的听感,但至少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音乐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这些音程的精妙组合中。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