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青青著的《中国民间音乐概论》是中央音乐学 院从1993年9月开设的课程。它集中而系统地讲述我 国民间音乐的发展状况,并对我国民间音乐的五大类 别——民间歌曲、民间舞蹈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 乐和民间器乐在艺术特点和音乐形态方面的发展脉络 进行梳理和贯通,努力探寻我国民间音乐的发展过程 及传统音乐形态思维的特点。而在我国一些师范院校 、艺术院校或音乐院校中,有关中国民间音乐的课程 往往或者门类不全(比较常见的情况是只讲民歌和民 间器乐),或者分门别类地、而不是系统贯穿地讲, 或者是将民间音乐与一些专业音乐家创作的民族风格 的作品混杂在一起讲述,这些情况都不利于对我国民 间音乐发展规律及艺术特点的系统研究和探索。在今 天**外文化界越来越重视民间底层文化的发展形势 下,在我国音乐院校和艺术院校内,对我国民间音乐 的发展规律和艺术特点进行系统讲述和归纳是十分必 要的。
。。。
前言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民间音乐在我国音乐中的地位
第二节 我国民间音乐的类别
第三节 我国民间音乐的特点
第四节 我国民间音乐的音乐体系
学习参考书目及思考题
第二章 民间歌曲
第一节 概述
一、民间歌曲的定义
二、民歌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地位
三、民歌的历史发展脉络
四、民歌的特点
第二节 汉族民歌的体裁类型
一、汉族民歌音乐体裁类型的划分
二、号子
三、山歌
四、小调
第三节 少数民族民歌的代表种类
一、我国少数民族概况
二、蒙古族的长调和短调
三、朝鲜族的抒情谣
四、哈萨克族的独唱歌曲
五、维吾尔族的爱情歌曲
六、藏族的箭歌和酒歌
七、云南彝族“四大腔”
八、少数民族多声部民歌
结语:民间歌曲与我国其他民间音乐类别的关系
学习参考书目及思考题
第三章 民间舞蹈音乐
第一节 概述
一、民间舞蹈的定义
二、民间舞蹈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地位
三、民间舞蹈的历史发展脉络
四、民间舞蹈音乐的特点
第二节 汉族民间歌舞音乐的代表种类
一、秧歌
二、花灯
三、采茶
第三节 少数民族民间歌舞和乐舞音乐的代表种类
一、维吾尔族的赛乃姆和木卡姆中的歌舞音乐
二、藏族的堆谐和囊玛
三、朝鲜族的农乐舞和长鼓舞
四、蒙古族安代舞
五、景颇族刀舞
结语:(一)我国民间舞蹈音乐的艺术特点
(二)民间舞蹈音乐与我国其他民间音乐类别的关系
学习参考书目及思考题
第四章 说唱音乐
第一节 概述
一、说唱音乐的定义
二、说唱音乐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地位
三、说唱音乐的历史发展脉络
第二节 说唱音乐的艺术形式
一、说唱音乐的表演形式
二、说唱音乐的艺术特点
三、十三辙
四、说唱音乐的唱腔结构类型
第三节 汉族说唱音乐的代表曲种
一、单弦牌子曲
二、四川清音
三、京韵大鼓
四、苏州弹词
结语:说唱音乐与我国其他民间音乐类别的关系
学习参考书目及思考题
第五章 戏曲音乐
第一节 概述
一、戏曲音乐的定义
二、戏曲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地位
三、戏曲的历史发展脉络
第二节 戏曲的艺术形式
一、戏曲艺术的综合性特点
二、戏曲音乐的构成因素
三、戏曲的剧种与声腔
四、戏曲唱腔的结构形式
第三节 曲牌体戏曲声腔
一、高腔
二、昆腔
第四节 板腔体戏曲声腔
一、梆子腔
二、皮簧腔
结语:戏曲音乐与我国其他民间音乐类别的关系
学习参考书目及思考题
第六章 民间器乐
第一节 概述
一、民间器乐的定义
二、民间器乐演奏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地位
三、我国民间乐器的产生和发展
四、我国民间乐器使用的分类方法
五、民间器乐曲的历史发展脉络
第二节 民间器乐的艺术形式
一、民间器乐曲的标题
二、民间器乐曲的结构
三、民间器乐曲的变奏手法
第三节 独奏乐
一、笛曲
二、唢呐曲
三、管曲
四、筝曲
五、琵琶曲
六、胡琴曲
第四节 合奏乐
一、丝竹乐
二、吹打乐
三、清锣鼓
结语:民间器乐与我国其他民间音乐类别的关系
学习参考书目及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一、民间歌曲曲谱(曲谱1~39)
二、民间舞蹈音乐曲谱(曲谱40~57)
三、说唱音乐曲谱(曲谱58~66)
四、戏曲音乐曲谱(曲谱67~84)
五、民间器乐曲谱(曲谱85~100)
这本书绝对是个意外的惊喜!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兴趣,尤其对那些承载着历史和情感的音乐形式感到着迷。一直以来,我接触到的关于中国音乐的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过于碎片化,很难形成一个清晰的整体认识。而《中国民间音乐概论》,恰恰填补了这个空白。它没有用晦涩难懂的术语来堆砌,而是用一种非常亲切、生动的语言,将中国民间音乐的广阔天地展现在我眼前。从南方的丝竹,到北方的鼓乐,从山歌的悠扬,到戏曲的韵味,这本书都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介绍。它不仅仅罗列了各种音乐形式,更深入地探讨了它们的起源、发展、地域特色以及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不同地域音乐风格的对比分析,这让我对中国民间音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走遍了大江南北,听遍了各地的歌谣,心中充满了对这片土地上古老音乐智慧的敬意。它就像一位慈祥的长者,娓娓道来,让我沉醉其中,久久不能忘怀。
评分阅读体验绝对是令人耳目一新的。我通常会避免那些过于干燥的理论书籍,因为它们很容易让人望而却步。《中国民间音乐概论》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好。它没有让我感觉自己在“学习”,更像是“体验”。作者在字里行间注入了浓厚的感情,字里行间流淌着对中国民间音乐的热爱。我特别欣赏其中对许多已经逐渐消失或濒临失传的民间音乐形式的记录和保护。这些珍贵的篇章,让我看到了作者的良苦用心,也让我深感肩负着传承这些宝贵文化遗产的责任。书中关于音乐的分类方式,也颇具匠心,它不像我之前读过的那些书那样,简单地按地域或体裁来划分,而是更侧重于音乐的功能性,比如劳动歌、祭祀歌、叙事歌等等,这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理解民间音乐的社会属性。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情感的唤醒,让我更加珍惜这些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
评分这是一次非常愉悦的知识探索之旅。我原本对中国民间音乐的了解仅限于一些零星的歌曲和表演,缺乏一个系统性的认识。《中国民间音乐概论》就像一幅精美的画卷,徐徐展开,让我得以全景式地欣赏中国民间音乐的博大精深。书中的描述非常细腻,无论是对音乐旋律的谱写,还是对演唱风格的揣摩,都力求准确和生动。我尤其喜欢书中穿插的一些民间音乐家的小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增添了阅读的趣味性,更让我感受到音乐背后的人文关怀。作者在分析音乐的音响特点时,并没有使用过于专业的音乐术语,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我这个非音乐专业人士也能轻松理解。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也相当考究,图文并茂,赏心悦目,让整个阅读过程都充满了愉悦感。它是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的佳作,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中国民间音乐感兴趣的朋友。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意想不到的启发。我一直以为民间音乐离我们很遥远,充满了古老的符号和仪式,但这本书却向我展示了它的鲜活性和生命力。作者在论述过程中,常常将古老的音乐传统与当下社会的生活方式联系起来,让我看到,即使在现代化的浪潮中,许多民间音乐的元素仍然以各种形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只是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比如,书中关于某些民歌的旋律如何影响了现代流行音乐的某些创作,或者某个地区的器乐演奏如何巧妙地融入到电影配乐中,这些都让我眼前一亮。它打破了我固有的认知,让我觉得民间音乐并非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活生生的、不断演变的文化现象。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不仅关注音乐本身,更关注音乐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及音乐在其中的角色和意义,这种多维度的解读,让我收获颇丰。
评分坦白说,我一开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翻阅这本书的,毕竟“概论”这个词听起来总是有些庞杂。然而,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却出乎意料地清晰流畅。它并没有将民间音乐一股脑地抛给你,而是循序渐进,从基础的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各个方面。作者似乎非常了解读者可能遇到的困惑,并在讲解的过程中,巧妙地穿插了大量的实例,这些实例不仅丰富了内容,更让抽象的音乐概念变得具象可感。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某个地区独特乐器的介绍,文中不仅描绘了乐器的外观,还生动地描述了它演奏出的声音,以及这种声音在当地人心中的意义。这种细节的呈现,让文本瞬间活了起来。此外,书中对于音乐在节日庆典、宗教仪式以及日常劳作中的作用的阐述,也让我看到了民间音乐的生命力所在。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中国人民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是情感的寄托,是文化的载体。这本书的叙述方式,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温度,让我感受到一种难得的平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