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象棋攻防指南
定价:14.00元
作者:臧如意,王国栋,李燕贵
出版社:金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7-01
ISBN:978750820256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182kg
编辑推荐
目前海内外出版的象棋书籍,可谓多如繁星,但如何帮助有水平的读者系统提高的棋谱尚不多见。我们不揣冒昧,编写了这本《象棋攻防指南》。在编写体裁上,我们尝试以作者本身的实战经历及北京队研究室的部分研究课题为主线,向读者介绍在初级水平的基础上向更高级水平迈进的过程,因此它可以说是《象棋入门》的续篇。其中,布局研究更专、更切合实战,中局部分融汇了许多战术精华,残局研究用了大量基础知识作后盾,全局分析更详尽、更具战略高度和战术技巧。
内容提要
象棋是深受我国广大群众喜爱的文体活动项目。为满足读者在掌握初级知识以后迅速提高象棋整体水平的需要,作者以其多年实战的经历编写了本书。全书分布局研究、中局战术、残局选萃、对局述评等四章,并附有图谱。通过大量的战例和范例,深入探讨了攻防技术、战术组合及运子技巧,内容全面,文字简练,分析精到,是广大象棋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坦白说,这本书的排版和字体选择,让我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在读一本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旧教材。装帧设计实在谈不上现代,图示清晰度也只能算中规中矩,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彩色标注或者醒目的箭头指示。然而,当我真正沉浸到内容中时,这些外在的因素就变得微不足道了。它更像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手稿,而不是一本面向大众的商业读物。我特别欣赏其中对残局处理的精妙之处。许多教科书往往草草收场,但这本书却在残局部分投入了巨大的篇幅,将那些看似胜券在握的局面,层层剥开,展示出隐藏的陷阱和反击点。特别是关于“马兑兵”后的微弱优势如何滚雪球般扩大,那段论述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严密。作者们似乎有一种近乎偏执的严谨性,每一个推演都经过了反复的检验,很少出现那种“此处应有妙手”却找不到具体招法的模糊地带。读完这本书,你会感觉自己对棋盘的整体掌控力增强了,不再是零敲碎打地记招,而是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立体的攻防框架。
评分我一直觉得,学棋如登山,总得有个靠谱的向导。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位技艺精湛但脾气有点古怪的宗师级人物在带徒弟。它的叙事节奏非常跳跃,有时会突然插入一段关于古代棋手心境的描述,让你在紧张的计算中猛地放松下来,体会一种形而上的意境。初看之下,布局和中局的过渡显得有些突兀,很多关键的转折点只是轻轻带过,留下大量的空白让读者自己去填补。这对于入门者来说可能相当不友好,我猜想作者们是默认读者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独立思考能力。但正是这种“留白”,激发了我极大的探索欲。我经常需要对照着棋盘,把书中的招法走上几遍,甚至会和电脑对弈来验证某个看似平淡的调动,最终发现,那些被作者一笔带过的招法,往往蕴含着扭转乾坤的巨大潜力。这本书的魅力不在于它告诉你“该怎么走”,而在于它引导你思考“为什么不能走别的路”。它的攻防理念极其鲜明,绝不拖泥带水,讲究的是以快制慢,以实击虚,那种干净利落的风格,读完后我的棋风都变得凌厉了不少,虽然赢棋的频率没有立刻翻倍,但对局的质量明显提高了。
评分这本《象棋攻防指南》的书脊一看就透着一股老派棋谱的严谨劲儿,封面设计朴素得让人倍感亲切,仿佛直接从那个黑白棋盘的黄金时代穿越而来。我拿到手的时候,首先被它沉甸甸的纸质感所吸引,这年头能找到用料如此扎实的棋书也算难得了。虽然我个人更偏爱那些图文并茂、讲解生动的现代教材,但翻开这本书,立刻就能感受到作者们对棋局理解的深度。他们似乎并不急于灌输复杂的招法,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娓娓道来行棋的哲学。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关于“弃子取势”的章节,它没有给出冗长复杂的公式,而是用几个经典的对局作为引子,让你自己去体会那种在关键时刻果断牺牲物质以换取空间和主动权的精髓。书中的布局分析扎实得像磐石,哪怕是那些被认为是“过时”的开局,也被剖析出了新的活力。对于那些已经掌握了基础理论,渴望在实战中更进一步的棋手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剂猛药,它强迫你跳出死记硬背的怪圈,去真正理解每一招背后的逻辑意图。读起来虽然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反复琢磨,但每当你攻破一个难关,那种豁然开朗的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
评分阅读《象棋攻防指南》的过程,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一场与作者们的思想对话。这本书的结构非常巧妙,它没有按照传统的“开局-中局-残局”的线性结构来组织内容,而是围绕着几个核心的“战术主题”展开,比如“穿透”、“围堵”、“反扑”等。每个主题下,都会穿插着不同开局和不同阶段的实例来印证其理论。这种非线性的组织方式,迫使我的大脑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活跃性,不断地在不同的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系。这种学习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应变能力。我记得书里提到,最好的防守就是发起更具威胁的进攻,这种“以攻为守”的理念贯穿始终,让我对棋局的理解更加辩证。作者们对棋子价值的评估也十分独特,他们更注重棋子在特定局势下的“潜力值”而非固定的子力价值,这在分析复杂的多兵残局时尤为实用。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需要反复研读的“内功心法”类书籍,它不会给你现成的招法,但它能雕琢你的棋道思维,让你在实战中拥有更坚韧的内核和更锐利的锋芒。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其凝练,甚至可以说有些古奥。它不像现在流行的棋书那样,用大量的口语化描述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反而更接近于古代的棋谱注释,简短有力,惜字如金。一开始阅读的时候,我甚至需要准备一本专门的笔记本,把一些关键的术语和作者自创的形容词记录下来,以免在后续章节中混淆。但正是这种挑战性,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智力上的乐趣。它不试图讨好读者,而是要求读者适应它。书中对“主动权”的理解尤其深刻,它不将主动权简单等同于子力优势,而是将其视为一种动态的、可以被剥夺和争夺的资源。有一个关于如何用弱子牵制强子的例子,我看了足足两个小时,才真正理解到那种“以退为进”的深层含义。这本书更适合那些已经有几年棋龄,正在寻求突破瓶颈的棋手。如果你指望它教你如何摆脱“菜鸟”阶段,那可能会感到失望,因为它更像是提供了一把通往大师殿堂的钥匙,但路怎么走,还得你自己去探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