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经典名歌名曲钢琴简谱版(附光盘1)
*:38元
作者:泷洲 王千
出版社:上海音乐
出版日期:2007-01-30
ISBN:9787806679388
字数:
页码:147
版次:第1版
装帧:平装
作为一个教龄有些年头的钢琴老师,我深知市面上很多简谱乐谱的“坑”——要不是和弦编写得混乱不堪,要不就是缺少必要的力度记号和表情术语,使得学生们弹出来的曲子像“机器人”一样呆板。所以,当我看到这本《经典名歌名曲钢琴简谱版一(1)》时,我是带着“审视”的眼光去挑选的。让我惊喜的是,它在简谱的基础上,非常细致地添加了许多钢琴演奏必备的标记。比如,哪些音符需要轻奏(p),哪些需要突出(>),甚至在一些转调或节奏变化比较大的地方,都用小括号清晰地标注了速度的微调建议。这说明编者是真正懂钢琴演奏和教学的。我立马将其中几首曲子推荐给了几位刚接触钢琴不久,但对民族音乐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他们的反馈非常积极,表示以前觉得五线谱太吓人,而这本曲谱让他们第一次体会到了弹奏完整一首流行经典歌曲的成就感。CD的作用在这里体现得尤为关键,它不仅仅是“伴奏”,更是一种“范本指导”。学生们可以对比自己的演奏,马上发现自己在时值把握上的偏差。总之,这是一套非常务实、注重实用性和音乐性的教材补充材料,成功地在“简易性”与“音乐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
评分这本乐谱集简直是为我们这些怀旧的钢琴爱好者量身定做的!我一拿到手,首先被它的装帧吸引了,虽然是简谱版本,但纸张的质感和印刷的清晰度都让人感到舒服。我试着弹奏了几首里面的曲目,比如那首耳熟能详的《月光下的凤尾竹》,用简谱来对照那些熟悉的旋律,感觉一下子就抓住了歌曲的精髓。对于那些从小听着这些老歌长大,但五线谱功底略显不足的朋友来说,这简直是一剂强心针。它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和弦标记,完全就是直观的数字和线条,让我这个业余水平的弹奏者也能很快上手。而且,选曲的范围也相当广,不仅有我们熟悉的经典老歌,还穿插了一些年代感十足的民歌小调,每一页都像是在翻阅一本流动的音乐记忆录。我特别喜欢它对节奏的标注,虽然是简谱,但通过一些细微的符号提示,能感受到原曲那种特有的韵味和律动。这本册子在我家的钢琴边放了快一个月了,几乎每天都会随手翻开一两首来弹奏,感觉就像是和老朋友在聊天一样亲切。CD的配套也十分实用,虽然我更多是依靠自己的理解来演奏,但偶尔听一下专业的演绎,也能帮助我校正一下自己演奏中的一些细微偏差,尤其是对那些复杂的双手配合部分,CD提供了极佳的参考范本。总而言之,这是一次非常愉快的音乐体验,它让“经典”不再是高不可攀的殿堂之音,而是触手可及的指尖流淌的温暖旋律。
评分我必须承认,我原本对这类“简谱版”的乐谱集抱持着一丝怀疑的态度,总觉得它们在音乐的精确性和深度上可能会有所欠缺。然而,这本《经典名歌名曲钢琴简谱版》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并非简单地将五线谱数字“翻译”一遍了事,而是真正下功夫去适配钢琴演奏的特点。我注意到,一些原本可能在合唱或管弦乐谱中才有的和声伴奏部分,在这里被巧妙地简化并融入了钢琴独奏的结构中,这对于追求饱满音效的钢琴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举例来说,在演奏一些年代久远的电影插曲时,原曲可能需要非常复杂的配器,而这本谱子做到了“神似而不过火”,既保留了歌曲的灵魂,又保证了钢琴演奏的连贯性和可行性。更值得称赞的是,书中的排版设计非常人性化,行间距和字体大小都拿捏得恰到好处,即便是长时间阅读和演奏,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我习惯在晚上练习,房间光线稍弱时,清晰的印刷质量帮了大忙,不必费力去辨认那些模糊的数字。至于那张附赠的光盘,虽然我更偏爱自己摸索和演绎,但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对演奏者负责任的态度,意味着出版方提供了从“看”到“听”的全方位学习支持,这对于自学者来说价值连城。这本书成功地架起了一座桥梁,连接了我们对经典旋律的深厚情感与实际的钢琴演奏技能。
评分我这次购书的体验,很大程度上是被“全能”这个概念吸引的——简谱、钢琴曲谱、附带CD。在如今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能找到一本集合了所有必要元素的实体书,实属不易。这本《经典名歌名曲钢琴简谱版》在内容组织上体现了极高的专业水准。它不仅考虑到了初学者的需求(简谱的直观性),也兼顾了进阶者的要求(详细的指法和和声提示,尽管是以简谱形式呈现)。我特别留意了那些被誉为“钢琴必弹”的几首大曲,发现编者在处理复杂的琶音和跨把位时,提供的简谱解决方案清晰易懂,没有为了迎合“简谱”而牺牲掉技巧的难度和美感。我把这本书带到了一次家庭聚会上,年长的亲戚们听到我用钢琴弹奏了他们年轻时常听的歌曲,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这本书成功地将“古典练习”与“大众流行”进行了巧妙的融合。CD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标准审美参考”,让我在自我练习时,能时刻提醒自己,这些曲子应该被如何深情地演绎出来,而不是仅仅把音符弹对就算完事大吉。这是一次物超所值的购买,它让我的钢琴练习不再是枯燥的机械重复,而是一次次与往昔美好时光的亲密对话。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纯粹是因为好奇,我家里已经堆了不少五线谱版本的曲集了,但我就是想看看,用简谱来处理这些被大家“耳熟能详”的曲目,到底会是怎样一番光景。翻开第一页,看到那些熟悉的数字排列,感觉就像是回到了初学钢琴的年代,那种无拘无束、只管按键的纯粹快乐又回来了。这本书的选曲非常具有代表性,它涵盖了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八九十年代的几个重要音乐阶段的代表作,基本上能照顾到不同年龄层读者的“音乐记忆库”。我个人的偏好是里面的某些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小调改编,钢琴的音色特质让这些原本可能偏向民族乐器的旋律,焕发出了一种全新的、更具抒情性的美感。CD的音质也出乎意料地好,录音清晰、动态范围适中,听起来非常舒服,没有那种廉价录音的“毛刺感”。我甚至尝试着在听完CD后,关掉CD,尝试用自己的理解去“再创造”一些力度变化,这对我这种老乐手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即兴训练。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工具(五线谱或简谱)只是表达音乐的载体,真正重要的是音乐本身的情感内核,而这本书恰恰完美地传递了这些情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