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致生活:剑桥大学本森教授的生命求索随笔集 [英]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关明孚 9787

雅致生活:剑桥大学本森教授的生命求索随笔集 [英]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关明孚 978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关明孚 著
图书标签:
  • 随笔
  • 散文
  • 英国文学
  • 生活哲学
  • 人生感悟
  • 剑桥大学
  • 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
  • 关明孚
  • 雅致生活
  • 心灵成长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十翼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1691778
商品编码:29529776812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5-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雅致生活:剑桥大学本森教授的生命求索随笔集

定价:38.00元

售价:27.7元,便宜10.3元,折扣72

作者: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关明孚

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53169177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森一贯坚守诚实、简朴的生活观,在本书中更上升至一个新的精神层面,即追求的朴素和精细,书中传递出来的精细完全是源自对生活的虔诚和感恩。

作者从消沉、爱情、残缺、苦痛等多个方面来解读生活,带有深思熟虑的幽默,提出的研究角度恰如其分,又不落入怀疑论中;能够毫无顾忌,又不过于放肆。

忙碌的世界让我们失去了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让我们从生活的忙碌和烦琐中抽出身来,放慢脚步,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一下生活的本质。

内容提要


《雅致生活》是剑桥大学教授本森的生命求索随笔集,书中记录了各种美好的事物,这些美好的事物在生活中弥足珍贵,它可以指引人们在人生的迷宫里找到出路,看到希望。

全书共42个章节,作者从消沉、爱情、残缺、苦痛等多个方面来解读生活,为在迷茫、困惑、喧嚣生活中迷失自我的人们指引方向,让人们懂得:原来,在忙碌的生活之外,还有诗和远方;从而抽出身来,放慢脚步,找到生活的本质和真谛,使生活上升至新的精神层面,达到一种的朴素和精细,学会对生活的虔诚和感恩。

目录


言/7

章红色的水塘/1

第二章荒废的圣所/4

第三章摆脱消沉/8

第四章美丽的花朵/12

第五章沼泽地上漫步/16

第六章泉水与小教堂/20

第七章布谷鸟的歌声/26

第八章春的世界/31

第九章野兔的悲惨遭遇/37

第十章梁龙的故事/40

第十一章邂逅飞虫/45

第十二章农场见闻/50

第十三章了不起的艺术家/55

第十四章年轻的爱情/59

第十五章奇特的聚会/61

第十六章的残缺/66

第十七章牛津之美/71

第十八章关于写作/77

第十九章《哈姆雷特》的启示/82

第二十章被禁锢的灵魂/85

第二十一章闲情逸致/91

第二十二章工作的快乐/99

第二十三章修道院/104

第二十四章华兹华斯/109

第二十五章多塞特郡/116

第二十六章波特兰/120

第二十七章坎特伯雷的塔楼/124

第二十八章祷告/127

第二十九章雅各布的弥留之榻/134

第三十章加利利的海洋/138

第三十一章启示录/142

第三十二章雕塑/146

第三十三章苦痛的奥秘/150

第三十四章音乐/154

第三十五章基督信仰/157

第三十六章邪恶之谜/162

第三十七章重生/167

第三十八章秘密/172

第三十九章讯息/181

第四十章死亡之后/189

第四十一章永恒的意志/196

第四十二章待到傍晚/201

结语/203

作者介绍


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Arthur Christopher Benson,1862—1925),英国的散文家、诗人、作家,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的第28届院长。他的父亲是19世纪末坎特伯雷大主教爱德华·怀特·本森,其舅舅是的哲学家亨利·西奇威克。因此,本森家族所富有的文化和著述的传统,也很自然地遗传到他身上。但不幸的是,同样遗传在他身上的还有家族性精神病。他本人患有狂躁抑郁性的精神病,虽然身患疾病,但本森仍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和多产作家。他曾就读于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的国王学院,并于1885—1903年期间,在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的莫德林学院讲授英国文学。1906年后,他出任格雷欣学校校长。1915—1925年,他担任莫德林学院院长。 他的诗歌和散文著述颇丰。令人惊叹的是,他在人生后的20年间,每天坚持写日记,写下了世上长的400万字的日记,给世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思想遗产。代表作有:《仰望星空》(At Large)、《自由之旅》(Escape and Other Essays)、《大学之窗》(From a College Window)、《圣坛之火》(The Altar Fire)、《为师之道》(The Schoolmaster)、《剑桥论道》(Cambridge Essays on Education)、《阿城信札》(The Upton Letters)、《我心无惧》(Where No Fear Was)、《向死而生》(The Gate of Death)、《对话寂静》(The Silent Isle)、《无冕》(Men of Might)、《安静的家》(The House of Quiet)、《静水之旁》(Beside Still Waters)、《追随本心》(Along the Road)、《生命之泉》(Water Springs)、《雅致生活》(The Thread of Gold)、《黑夜炉火》(Thy Rod and Thy Staff)、《心灵乐园》(Joyous Gard)、《论罗斯金》(Ruskin,A Study in Personality)、《障山及其他故事》(The Hill of Trouble and Other Stories)、《曙光中的少年》(The Child of the Dawn)等。 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Arthur Christopher Benson,1862—1925),英国的散文家、诗人、作家,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的第28届院长。他的父亲是19世纪末坎特伯雷大主教爱德华·怀特·本森,其舅舅是的哲学家亨利·西奇威克。因此,本森家族所富有的文化和著述的传统,也很自然地遗传到他身上。但不幸的是,同样遗传在他身上的还有家族性精神病。他本人患有狂躁抑郁性的精神病,虽然身患疾病,但本森仍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和多产作家。他曾就读于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的国王学院,并于1885—1903年期间,在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的莫德林学院讲授英国文学。1906年后,他出任格雷欣学校校长。1915—1925年,他担任莫德林学院院长。 他的诗歌和散文著述颇丰。令人惊叹的是,他在人生后的20年间,每天坚持写日记,写下了世上长的400万字的日记,给世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思想遗产。代表作有:《仰望星空》(At Large)、《自由之旅》(Escape and Other Essays)、《大学之窗》(From a College Window)、《圣坛之火》(The Altar Fire)、《为师之道》(The Schoolmaster)、《剑桥论道》(Cambridge Essays on Education)、《阿城信札》(The Upton Letters)、《我心无惧》(Where No Fear Was)、《向死而生》(The Gate of Death)、《对话寂静》(The Silent Isle)、《无冕》(Men of Might)、《安静的家》(The House of Quiet)、《静水之旁》(Beside Still Waters)、《追随本心》(Along the Road)、《生命之泉》(Water Springs)、《雅致生活》(The Thread of Gold)、《黑夜炉火》(Thy Rod and Thy Staff)、《心灵乐园》(Joyous Gard)、《论罗斯金》(Ruskin,A Study in Personality)、《障山及其他故事》(The Hill of Trouble and Other Stories)、《曙光中的少年》(The Child of the Dawn)等。


文摘


序言



《雅致生活:剑桥大学本森教授的生命求索随笔集》并非是一本关于“雅致生活”的浮光掠影的指南,更不是简单地罗列一些生活技巧。它所探讨的,远不止表面的“雅致”二字所能涵盖。此书集结了剑桥大学著名学者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教授一系列深入人心的随笔,由关明孚先生精心翻译。它们共同构建了一个关于生命、关于存在的深刻反思,旨在引导读者超越日常琐碎,去探寻更有意义、更丰盈的精神家园。 本森教授,这位在学术界享有盛誉的学者,并非枯燥的理论家。他的文字带着一种独特的温度与智慧,如同在静谧的午后,一位长者娓娓道来,将生活的哲学融入平凡的点滴之中。他笔下的“雅致”,并非是物质的堆砌,也不是刻意的雕饰,而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从容、和谐与审美的态度。这种“雅致”,是与自我的和解,是与自然的亲近,是与他人的真诚交流,更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与尊重。 书中,本森教授的思绪如同绵延的溪流,时而舒缓,时而激荡,却始终保持着一种清澈与明晰。他从细微之处着笔,无论是晨曦中的鸟鸣,还是书页间弥漫的墨香,亦或是与友人的一场茶叙,他都能从中捕捉到生命流动的脉搏,挖掘出常人容易忽略的深刻哲理。他邀请我们一同审视那些被我们习以为常的日常,重新审视我们与周围世界的联系,以及我们自身存在的意义。 例如,在探讨“孤独”时,本森教授并非将其描绘成一种需要逃避的痛苦。相反,他认为适度的孤独是滋养心灵的沃土。在独处的时光里,我们可以倾听内心的声音,整理纷乱的思绪,与真实的自我进行一次坦诚的对话。这种孤独,不是与世界的隔绝,而是与自我的深度连接。他会细致地描绘一个人静坐窗前,看着光影斑驳,感受时间缓慢流淌时的宁静与自足,以及这种宁静如何成为日后面对挑战的坚实后盾。 在谈及“友谊”时,本森教授同样展现了他洞察人心的能力。他笔下的友谊,不是泛泛之交的敷衍,也不是利益驱动的算计。真正的友谊,是灵魂的契合,是相互的理解与支持,是在彼此最脆弱时伸出的那只温暖的手。他或许会讲述一个关于多年老友在人生低谷时默默相伴的故事,或是描述一次促膝长谈如何消解了彼此的误解与隔阂,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友谊的珍贵与力量。 书中对“自然”的描绘,更是充满了诗意与敬畏。本森教授深信,人类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他会细致入微地观察一草一木的生长,感受季节的更替,聆听风雨的声音。他认为,在自然中,我们可以找到内心的平静,获得生命的灵感,并重新认识到我们在宏大宇宙中的渺小与珍贵。他可能会描绘一次漫步在乡间小径上的感受,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青草的芬芳,这一切都让他感受到一种回归本真的喜悦。 此外,本森教授还对“知识”与“智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认为,真正的知识不仅仅是信息的堆积,更是能够内化于心,并指导我们行动的力量。而智慧,则是在经验的积累与深刻的思考中逐渐形成的,它是一种超越知识的洞察力,能够帮助我们做出明智的判断,过上更有价值的生活。他可能会分享自己年轻时对某个领域的热情与钻研,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知识的理解如何从量的积累走向质的飞跃,最终形成一种更加开阔的人生视野。 整部作品,字里行间都流淌着本森教授对人生经历的深刻体悟。他以一种平和、包容的姿态,引导读者去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去探寻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他并非是要为读者制定一套“标准答案”,而是提供一面镜子,让我们能够更清晰地看见自己,更深入地理解生活。他鼓励我们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去感受生命中的暖,去拥抱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无比珍贵的情感。 关明孚先生的翻译,更是为这部作品增添了无与伦比的魅力。他精准地捕捉了本森教授文字的韵味与神髓,用流畅而富有文采的中文,将西方哲学与东方文雅巧妙地融合。读者在阅读时,仿佛能够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本森教授的智慧与关先生的笔触交织,共同营造出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他并非仅仅是语言的搬运工,更是文化的传递者,让西方思想的光辉在中国读者心中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雅致生活:剑桥大学本森教授的生命求索随笔集》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书。它不会提供立竿见影的解决之道,却能为读者带来持久的精神滋养。它教会我们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如何在喧嚣的世界里保持一份清醒,如何在平淡的日子里发现不竭的乐趣。它提醒我们,真正的“雅致”,源于对生命的热爱,对自我的尊重,以及对世界的温柔以待。 这部随笔集,适合那些渴望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慢下来,去思考人生意义的读者。适合那些对哲学、文学、艺术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更适合那些希望提升自我品味,追求更深层次生命价值的读者。它不是一本教科书,而是一位智者在人生旅途中的一次分享,一次邀约,邀请我们一同踏上这场关于生命本质的探索之旅。 阅读此书,就像是走进了一个宁静的花园,每一篇随笔都是一朵精心培育的花朵,散发着独特的芬芳。在这样的花园里漫步,心灵会得到净化,视野会得到拓展,生命会因此而更加丰盈与辽阔。它或许不会改变你的生活轨迹,却可能改变你看待生活的角度,让你重新发现那些被遗忘在角落的,却又无比重要的事物。 这本书的核心,在于“求索”。本森教授的随笔,并非对既定结论的宣讲,而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是对生命奥秘的不断追问。他鼓励读者保持好奇心,保持独立思考,不被外界的纷扰所迷惑,不被陈旧的观念所束缚。他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也都有责任去探寻属于自己的生命真谛。 总而言之,《雅致生活:剑桥大学本森教授的生命求索随笔集》是一部充满智慧与诗意,引人深思的佳作。它以其深刻的洞察力,优美的文字,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执着追求,为读者提供了一次宝贵的精神洗礼,一次难得的心灵之旅。在阅读中,我们不仅能领略到本森教授的思想光辉,更能从中汲取力量,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去过一种更加丰富、更加有意义的生活。

用户评价

评分

从《雅致生活:剑桥大学本森教授的生命求索随笔集》这本书中,我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解放感。一直以来,我总觉得生活应该是一个不断追求“更好”的过程,需要设定目标,然后努力去达成。然而,本森教授的随笔却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享受当下,接纳不完美。他并没有鼓励我们放弃追求,而是提醒我们要以一种更平和、更从容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书中关于“求索”的论述,尤其让我印象深刻。他认为,真正的求索并非一定要找到一个终极答案,而是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地认识自己,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观点,对于我这样总喜欢给自己设定期望和压力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种解脱。他让我们明白,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我们取得了多少成就,而在于我们如何体验和感受生命的过程。他的文字,没有强烈的说教感,更多的是一种邀请,邀请读者一同去观察生活,去感受生活,去体悟生活。我发现,当我不再执着于“必须达到什么”的时候,反而更能体会到生活中的细微乐趣,也更能感受到内心的平静。这本书让我学会了放慢脚步,用一种更具人文关怀的视角去审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评分

《雅致生活:剑桥大学本森教授的生命求索随笔集》给我带来的,是一种深切的、难以言喻的宁静感。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各种琐事和信息裹挟着前行,很少有机会停下来,去认真倾听内心的声音。这本书就像一股清流,洗涤了我的心灵,让我重新找回了那种与自我对话的可能。本森教授的文字,有一种独特的治愈力,他笔下的每一个场景,每一段思考,都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但这种忧伤并非绝望,而是对人生无常的理解和接纳。他谈论自然,谈论季节的变化,这些看似平凡的景物,在他笔下却充满了生命的力量和哲学的意味。他让我明白,生活中的美好,不一定需要多么宏大壮丽,它可以是清晨窗外的一缕阳光,可以是雨后泥土的芬芳,也可以是与亲人朋友的一段闲聊。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到“雅致”的真正含义,它不是外在的奢华,而是内在的丰盈;不是对物质的占有,而是对精神的追求。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陷入沉思,回味作者的每一个字句,思考它们与我自身经历的联系。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智者,一位朋友,在默默地陪伴我,引导我。

评分

对于《雅致生活:剑桥大学本森教授的生命求索随笔集》的阅读体验,我只能用“醍醐灌顶”来形容。这本书真的让我仿佛拨开了眼前的迷雾,看到了生活本来的样子。本森教授的文字,不像很多现代作品那样追求华丽辞藻或耸人听闻的观点,而是像一位温文尔雅的长者,坐在你身边,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跟你聊他的人生感悟。他不是在“教”你做什么,而是在“分享”他的思考,而这些思考,恰恰触及了我们许多人内心深处的困惑。我尤其喜欢他对“求索”这个词的诠释,这不仅仅是对外界知识的探寻,更是对内在自我的一种不断追问和理解。他鼓励我们去观察,去感受,去思考,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的信息。书中的很多观点,初读时可能只觉得“嗯,说得有道理”,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你会发现这些道理在你心底生根发芽,让你开始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自己的生活。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焦虑和不安,并非因为生活本身出了问题,而是因为我们对生活的期待和理解出现了偏差。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真实的内心,并温柔地引导我们去修正那些扭曲的认知。它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书,每一次翻开,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示,发现新的意义。

评分

读完《雅致生活:剑桥大学本森教授的生命求索随笔集》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并非一本充满大道理说教的哲学著作,也不是一本空洞的励志鸡汤。相反,本森教授以一种极其平实、温和,却又洞察深刻的笔触,引导读者一同踏上一段关于“生活”本身的探索之旅。书中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件,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更多的是对日常生活中那些细微之处的体察和反思。他谈论时间,并非关于如何高效利用,而是关于时间流逝中的情感痕迹;他谈论孤独,并非如何克服,而是如何与孤独相处,从中获得力量;他谈论美,并非局限于视觉的享受,而是渗透于心灵的感悟。整本书给我一种静谧而充实的感觉,仿佛在喧嚣的世界里找到了一片可以休憩的港湾。作者的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一种古老的智慧,一种历经岁月沉淀的从容。他让我重新审视那些我曾经习以为常,却从未真正思考过的生活片段。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间,在经过本森教授的提炼后,闪烁出别样的光芒,让我不禁感叹,原来生活的美,就藏在我们不经意间。这本书带给我的,不是立竿见影的改变,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一种对生活态度的温和调整。它让我明白,追求“雅致”,并非遥不可及的奢侈,而是一种内心的状态,一种与世界和谐相处的艺术。

评分

《雅致生活:剑桥大学本森教授的生命求索随笔集》这本书,对我而言,是一次灵魂深处的洗礼。本森教授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和温婉的笔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内心世界的窗户。他所探讨的“生命求索”,并非是宏大的哲学命题,而是关于我们每个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意义和价值。他以一种近乎诗意的语言,描绘了生活的各种面向:从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到对人际关系的深刻反思,再到对人生终极问题的哲学思考,无不充满了智慧和人文关怀。我尤其欣赏他对于“雅致”的理解,它不是一种表面的修饰,而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从容与优雅。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真正的“雅致生活”,在于我们如何与自己的内心相处,如何与周遭的世界和谐共处。它教会我,与其追逐那些虚幻的目标,不如去关注那些触手可及的美好,去品味生活中的点滴幸福。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因为某一句触动心灵的话语而停笔,陷入长久的沉思。这本书不是一本快餐读物,而是一本需要慢慢品味,细细体会的佳作。它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引导我进行一次深刻的自我发现之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