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本摄影书+一本摄影书(Ⅱ爱摄影)(共2册)
作者:赵嘉//爱摄影工社
定价¥ 196.00
出版时间:2014-10-1
ISBN号:9787121154904
出版社:电子工业
受欢迎的摄影书!有了《一本摄影书》就要有《一本摄影书2》,这次我们为您一并附上奉上!
《一本摄影书》是一本真正从一线摄影师的视角向初级爱好者和有进阶需求的爱好者传授摄影技术、解答摄影疑问、提炼关键知识点的摄影书。更有吸引力的是众多摄影师从实战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拍摄思路、实拍技巧与重点提示。
《一本摄影书II》介绍了提升摄影水准所需的构图、技术相机、中后期流程、影室灯光等进阶技术。为了帮助大家突破“瓶颈期”,《一本摄影书II》里给了大家系统学习个人纪实、建筑、艺术风景、影室静物与人像等更加专业的摄影领域的相关内容。同时,里面还讲了很多如何向其他艺术形式借鉴、学习并获得突破,以及形成个人风格的经验,也为大家介绍更广泛和深入的摄影理念。
《一本摄影书》和《一本摄影书II》是由畅销摄影书《摄影器材》制作团队的十几名作者与编辑历时4年时间共同创作完成的。这两本书真正从一线摄影师的视角向有进阶需求的爱好者传授摄影技术、解答摄影疑问、提炼关键知识点的摄影书。本书的图片和文字来自200多位的人文地理、新闻、婚礼、旅行摄影师,而更有吸引力的是他们从实战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拍摄思路、实拍技巧与重点提示。这本摄影书,无论是器材知识的介绍,还是摄影技术的阐述,都会使读者有更加开阔的视野,了解更加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观察、思考方法。相信本书会给摄影爱好者带来前所未有的学习体验。
赵嘉,从事摄影及传媒相关工作。作为摄影师和摄影指导,与多家欧洲和国内的人文地理、时尚类杂志及相关机构合作;同时为媒体及高校进行摄影培训;长于纪实和报道专题,并喜欢尝试关于影像的各个领域。作为摄影器材领域的专家,文章见诸于各摄影刊物,包括《中国摄影》、《大众摄影》、《中国摄影报》、《摄影之友》、《中国摄影家》等。作为多部热销图书的作者,创作的书籍涉及多个领域,近年出版的书籍包括:《兵书十二卷》、《摄影器材》、《那时西藏》、《EOS王朝》、《今生》、《佳能镜界》。《一本摄影书》
基础卷
第1章 摄影,可以很简单
第2章 认识相机
第3章 摄影基础知识
第4章 特殊环境拍摄
第5章 风光摄影
第6章 人像摄影
第7章 旅行摄影
第8章 婚礼摄影
第9章 人文摄影
第10章 初级后期制作
进阶卷
第11章 拥有一双慧眼
第12章 构建自己的摄影系统
第13章 摄影的四个要素
第14章 体育摄影
第15章 城市风光
第16章 自然风光
第17章 学会使用闪光灯
第18章 影室人像摄影
第19章 静物摄影和微距摄影
第20章 尝试航拍
第21章 高级拍摄和高级后期
《一本摄影书II》
第1 章 什么是好照片
第2 章 初学者的误区
第3 章 中期
第4 章 个人纪实专题
第5 章 构图
第6 章 后期
第7 章 不同拍摄题材的后期
第8 章 建筑摄影
第9 章 影棚器材
第10 章 棚内拍摄实例
第11 章 高级风光
第12 章 野生动物摄影
我一直是个摄影的“门外汉”,对器材和技术都一窍不通,但又渴望拍出一些能打动人的照片。这套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摄影师,在我迷茫的时候,为我指明了方向。第一本书,从最基础的光线原理讲起,细致入微地分析了不同光线条件下的拍摄技巧,并且配以大量的实拍图例,让我这个小白也能轻松理解。我尤其喜欢书中对“黄金时刻”的讲解,它不仅说明了为什么这时候的光线最好,还提供了具体的拍摄建议,让我能够抓住稍纵即逝的美好。而第二本书,则更侧重于“人像摄影”的进阶技巧。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按下快门,更是教你如何与人物互动,如何通过构图和角度来展现人物的魅力。其中关于“眼神的沟通”的章节,让我大受启发,它让我明白,一张好的照片,不仅仅是记录,更是灵魂的交流。这本书还让我认识到,构图不仅仅是“好看”,更是“有故事”。
评分老实说,我之前对摄影的兴趣,更多的是被那些“看起来很专业”的器材吸引,但真正拿起相机,却发现自己连基本的构图都搞不清楚。这套书的出现,算是给我了一个“拨乱反正”的机会。第一本书,真的就像一个耐心的老师,从最基础的摄影原理讲起,一点点打通了我的“任督二脉”。它并没有一上来就讲那些高深的理论,而是用大量浅显易懂的图例,解释了光线、色彩、形状在摄影中的作用。我特别喜欢关于“色彩心理学”的那部分,它让我意识到,不同的色彩搭配不仅仅影响画面的美观,更能直接传达出一种情绪或氛围。而第二本书,则将重心放在了“人像摄影”的技巧和心法上。它没有教你如何去“P图”,而是教你如何通过“拍”来达到更好的效果。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引导线”的运用,它让我明白了,画面中的线条不仅仅是分割空间,更是能够将观者的视线牢牢地吸引到主体上。这本书也让我意识到,人像摄影的精髓在于“捕捉”,而不是“摆拍”。
评分我一直是个对摄影充满热情但又缺乏系统指导的爱好者,市面上看了不少书,但总感觉支离破碎,不成体系。直到遇到了这套书,才真正找到了“修炼内功”的感觉。第一本书在基础理论的讲解上非常扎实,它不像某些书那样直接抛出复杂的术语,而是从最基本的光学原理、相机结构讲起,让我这个对器材半懂不懂的人也能茅塞顿开。我特别赞赏书中对“用光”的解读,它不像教科书那样枯燥,而是通过大量的范例,演示了顺光、逆光、侧光等不同光线条件下,如何塑造人物的立体感和情感表达。例如,书中对“阴影的运用”分析得尤为透彻,它不仅仅是暗部,更是塑造情绪和引导视线的重要元素。而第二本书则将重心放在了“构图”和“后期”的艺术性上。它没有教你生硬的“三分法”、“黄金分割”,而是引导你理解构图背后的逻辑,比如如何利用线条引导视线,如何平衡画面中的元素,如何通过色彩来传达情感。其中关于“负空间”的章节,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启发,让我重新审视了画面中的“空白”,理解了它如何能够增强画面的张力。这套书不仅给了我“技法”,更给了我“思维方式”,让我从单纯的“拍下来”走向“拍得好”,甚至“拍出味道”。
评分这套书给我最大的惊喜在于它的“体系感”。翻开第一本,就如同进入了一个精心设计的摄影殿堂,从基础的器材认识,到光影的奥妙,再到不同场景下的拍摄思路,一步步引导着我这个摄影新手。书中不仅仅是简单罗列知识点,更注重将理论与实践巧妙结合。举个例子,在讲解景深时,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光圈大小影响景深”的泛泛而谈,而是通过大量的实拍案例,生动地展示了不同景深效果在人像摄影中能够营造出的不同氛围和视觉焦点。更让我受益匪浅的是,书中对于“决定性瞬间”的阐述,它并非强调技巧的炫技,而是引导读者去观察、去思考、去捕捉生活中的情感流露。我常常觉得,摄影不仅仅是按下快门,更是用镜头去讲故事。这本书就给了我很多关于“讲故事”的灵感。第二本书则更侧重于“创作”层面,比如如何在常见的场景下进行二次创作,如何通过构图和后期处理来提升作品的艺术性。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留白”的章节,它让我意识到,有时候“少即是多”,恰当的留白能够让画面更有呼吸感,也更能引导观者的视线。总的来说,这套书的知识覆盖面广,讲解深入浅出,非常适合想要系统学习摄影,并提升实操能力的读者。
评分购买这套书,其实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我之前对摄影的理解,大多停留在“会按快门”、“知道几个参数”的层面,总觉得想要拍出“像样”的照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没想到,这两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制的“通关秘籍”。第一本书从最基础的器材选择和使用,到理解快门、光圈、ISO之间的关系,再到各种经典构图法则的应用,都讲解得非常细致。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镜头语言”的解析,它让我明白,不同的焦段不仅仅是视野范围的改变,更是情感和叙事方式的差异。例如,广角镜头带来的空间感和疏离感,长焦镜头带来的压缩感和聚焦感,书中都通过精美的实拍图例,让我一目了然。第二本书则更侧重于“人像摄影”的实操性,从眼神的捕捉,到姿态的引导,再到如何利用环境烘托人物,都提供了非常实用的建议。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情绪表达”的章节,它没有教你生硬地摆姿势,而是引导你去观察模特的内心世界,并试图通过镜头去捕捉那一瞬间的真实情感。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好的摄影作品,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完美,更是情感上的共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