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附带的那两张DVD,我的体验简直是一次令人沮丧的“技术灾难”。光盘的压制质量低得惊人,第一张光盘在我的播放器里卡顿了三次才勉强读完,其中关于运弓技巧演示的那个片段,画面模糊得像是在水下拍摄的一样,动态模糊非常严重,根本看不清弓毛与琴弦接触的具体角度和压力变化。更不用说音轨的同步问题了,很多时候演奏者的口型和拉奏的声音是明显不同步的,这让我这个初学者完全无法依赖光盘来校正自己的动作。想象一下,我满怀希望地打开光盘,期待看到清晰的慢动作教学,结果看到的却是模糊的像素点和错乱的声音,那种失落感是难以言喻的。对于一本声称是“细说慢练”的教材而言,视频质量的不达标,无疑是釜底抽薪,让整个学习体系都失去了重要的一环支撑。
评分我对于“慢练”二字的理解,是需要将复杂的技巧分解到极致,通过极慢的速度打磨每一个细节,确保肌肉记忆的正确性。然而,这本书在对“慢练”这一核心理念的阐释上,显得极其空泛和说教。书中充斥着大量诸如“贵在坚持”、“心平气和”这类空洞的口号式劝诫,却没有提供任何可以量化、可以执行的“慢练”方案。例如,在处理一个快速的连弓技巧时,我需要知道的是,应该以每分钟多少拍的速度开始练习,如何逐步缩短弓的行程,以及在哪个环节最容易出现松散,但这本书里完全没有这种实用的技术指导。它更多的是一本“精神食粮”,而不是一本“技术手册”。我购买一本教程,是希望得到的是清晰的步骤和可操作的练习模块,而不是一份充满哲学思辨的演奏指南。如果只是要听道理,我大可去听相声,实在不需要花钱买一本工具书来让我感到迷茫。
评分这本书在结构逻辑上的跳跃性,让我这个有一定基础的学习者都感到困惑,更别提那些想入门的琴友了。它仿佛是一本由几个不同作者在不同时间点拼凑起来的合集。前几章还在强调基础的持弓稳定性和音准练习,语气非常温和,仿佛还在幼儿园阶段徘徊;可紧接着下一页,突然就要求你进行复杂的二十四弓快速换把练习,而且没有任何过渡性的铺垫或分解教学。这种突兀的难度提升,使得中间的学习者找不到一个平滑的上升曲线。特别是对于“二胡常用调及转换”的讲解,理论上似乎想覆盖得全面,但实际上却流于表面,每一个点都只是轻轻带过,没有提供任何足够深入的、可以让我通过反复练习来内化的具体方法论。结果就是,我感觉自己像是被推到了一个陡峭的山坡上,想爬上去却找不到抓手。
评分这本《细说慢练学二胡第二册》的排版设计简直是灾难性的,感觉像是印刷厂的样品直接拿来销售一样。首先,纸张的质量就不敢恭维,那种薄薄的、略带粗糙的触感,让我怀疑它能不能经受住我频繁翻阅的“考验”。更要命的是,很多曲谱的五线谱和简谱对照居然出现了错位和重叠,尤其是在一些需要快速切换指法的段落,那简直是强迫症患者的噩梦。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试图辨认一个原本应该清晰明了的音符,结果还是得对照网上的教学视频来确认,这对于一本号称“进阶教材”的书籍来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失误。而且,书中的一些理论阐述部分,文字密度过高,字体又偏小,缺乏必要的图示辅助说明,导致我理解一些复杂的揉弦或换把技巧时,感觉像在啃一本枯燥的古代文献,完全没有现代教材应有的直观性和易读性。如果不是因为急着练习那几首精选的练习曲,我真想直接把它扔到一边。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选曲品味非常奇特,它似乎完全走的是一条“反潮流”的路线,这让我对它作为一本“进阶教材”的定位产生了深深的疑虑。书中收录的几首“重点练习曲”,旋律听起来非常晦涩难懂,缺乏一般二胡曲目那种流畅的叙事感和感染力。我尝试着跟着书上的指法标记去演奏,但无论怎么调整运弓力度和节奏,最终听起来都像是在拉锯子,而不是在拉二胡。更让我抓狂的是,教材中关于“常用调及转换”那一章节的处理方式,简直可以用敷衍了事来形容。它只是简单地罗列了几种调性的指法图,却没有深入解释不同调性在情感表达和音色控制上的细微差别,更别提提供任何实际的听力范例来辅助学习了。我期待的是能通过练习这些曲目,我的演奏能有一个质的飞跃,结果却是,我付出了大量时间,却只收获了一堆不知所云的音符组合,对提升我的音乐表现力几乎没有任何帮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