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设计,说实话,乍一看有点复古,甚至可以说有点“过时”,但这反而给了我一种沉静下来的感觉。现在很多教材为了吸引眼球,封面弄得花里胡哨,内页设计也追求时尚的色彩搭配,结果反而让人分心。这本《细说慢练学二胡》的内页是标准的A4大小,纸张质量适中,印刷清晰锐利,墨色浓重,即便是在光线不是特别好的时候阅读,那些五线谱和简谱对照的标记也依然清晰可见,这对长时间看谱的乐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细节。我特别欣赏它在曲谱标注上的细致程度。很多教材的演奏法记号常常是寥寥数语,有时甚至需要查阅附带的说明书才能理解。但这本书的曲谱中,几乎每一个长音符、每一个连弓段、每一个滑音,都标注了明确的力度记号(如mf, p, cresc.)和演奏速度的细微变化(如rit., accel.)。这使得即便是一个简单的练习曲,在学习时也有了更丰富的表达层次,而不是机械地拉出正确的音高而已。这种对音乐细节的尊重,体现了作者对二胡艺术的深刻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相当朴实,一眼就能看出是那种老老实实教东西的类型,没有太多花哨的视觉元素,这倒是挺合我胃口的。我拿到手翻看了一下,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对于基础功的讲解,简直是掰开了揉碎了讲。比如揉弦这个动作,很多教材要么一笔带过,要么就是几张图加几个说明,让人看不太明白力度和位置的微妙变化。但这本书里,作者似乎非常理解初学者在面对这些难关时的那种“不知所措”,他用了大量的篇幅去解析揉弦时手指关节的受力点,甚至还配上了详细的示意图,图上的标注清晰到连指尖与琴弦接触的角度都有提及。对于我这种,拉了几年二胡但总感觉音色不够“润”的人来说,这种细致入微的指导简直是醍醐灌顶。而且,书中对于弓法的讲解也很有独到之处,特别是“分弓”和“连弓”的衔接处理,作者强调了在换弓瞬间弓杆的微小倾斜方向,这直接关系到换弓时会不会出现“咯噔”的生硬感。我试着按照书上的描述调整了一下,果然,几次练习下来,弓段的过渡明显平滑了不少,声音的连贯性也增强了。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不只是提供曲谱,它是在给你一把“手术刀”,让你能精确地解剖自己的演奏问题,并找到最有效的改进方法。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主要是冲着它承诺的“常用调及转换”部分去的,因为我的练习经常被频繁的定弦变化卡住,尤其是在演奏一些需要频繁切换到D调或G调的曲目时,每次停下来重新调音都让人很沮丧,严重影响了演奏的连贯性和情绪的保持。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处理,只能用“专业且实用”来形容。它不是简单地给出一张调音表,而是系统地讲解了不同把位下,为适应新调性而需要进行的指位微调。比如,从A调转到D调,不仅是空弦变了,很多熟悉的指型在新的音高体系下都需要重新适应。书中用大量的篇幅对比了同一首练习曲在两种调性下的指位差异,并且清晰地指出了哪些音符的按弦深度需要增加或减少。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套“盲调”的练习方法,让你在不完全依赖电子调音器的前提下,快速感知并调整音准。我用了书中介绍的几个小练习,确实发现在不看调音器的情况下,我的耳朵对音高的敏感度提高了,这对于提升现场演奏的自信心非常有帮助。这部分内容,对于想要从爱好者进阶到能独立进行一些小型演出的乐手来说,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实战手册。
评分作为一本“进阶教材”,它在曲目选择上的梯度设置非常合理,避免了那种上来就给你拉《赛马》或者《光明行》的“陡坡式教学法”。它更像是循序渐进地给你增加难度。前几章仍然巩固基础,但练习曲的旋律已经开始变得更加优美和富有歌唱性,不再是那种为了练习某个技巧而编排的僵硬片段。到了教材的中后段,曲目开始引入一些具有明显地域色彩或叙事性的乐曲,这对我来说很有吸引力。我发现其中有一段关于“弓法在表现不同情绪场景下的运用”的专题讨论非常到位。比如,在表现悲伤或沉思的段落时,作者建议使用偏慢的弓速配合稍重的指法来营造厚重感;而在表现欢快、跳跃的场景时,则鼓励使用更快的弓速和更轻快的触弦。这种将演奏技巧与音乐情感表达直接挂钩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去尝试用“讲故事”的方式演奏的兴趣。它教会了我如何让二胡“开口说话”,而不是仅仅发出声音。
评分附带的双DVD资源,是这本书价值的巨大补充,而不是可有可无的附赠品。我通常对教材附带的光盘持保留态度,因为很多光盘只是简单地把书上的曲子录一遍,缺乏指导性。但这里的DVD内容,制作得非常用心。它不仅提供了所有练习曲的示范演奏(这对于校准自己的音准和节奏感是必须的),更重要的是,它还收录了几个关键技巧的“慢速分解演示”和“反向演示”。比如,在讲解一个复杂的换把动作时,DVD里会用慢动作回放,甚至将速度降到原速的四分之一,让观看者能够清楚地捕捉到左手手指抬起、移动、落键的完整轨迹。而且,一些示范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还会有屏幕上的文字提示,指出当前正在应用的技巧点。我发现,光是跟着DVD里的老师进行几次视听同步练习,比我自己对着镜子琢磨半天都要有效率得多。这套组合拳——详实的文字讲解、清晰的图示,再加上高质量的影音示范,让这套教材真正实现了“手把手教学”的承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