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书名: | 高师声乐教学曲:古典艺术歌曲选 |
| 丛书名: | 21世纪音乐教育丛书 |
| 作者/主编: | 杨玲, 刘春平 |
| 出版社: |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ISBN号: | 9787562162360 |
| 出版年份: | 2015年7月 |
| 版次: | 第1 版 |
| 总页数: | 199页 |
| 开本: | 16 |
| 图书定价: | 39元 |
| 实际重量: | 0.522kg |
| 新旧程度: | 正版全新 |
目前,声乐教学大多数是以美声发声方法为训练基础。早期意大利歌曲旋律简单,加之意大利语语音清晰,语言重音的节奏感赋予这种语言独特的音韵和美感,单词中元音居多且元音发音饱满有利于发声。古典艺术歌曲的早期优秀作曲家所创作的这些简洁的旋律中包含有大量声乐技术训练,因此,选择意大利古典歌曲来教学对于训练初级的学生尤其有帮助。但这类作品的教材在国内不多,调性的可选择性也很小,这也是大多数声乐教师的烦恼。编者在意大利留学期间注意收集这方面的曲目,选编了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整理成册,并根据声乐教学的规律,调整了一些歌曲的调。
编者在日常的教学中注意到:一个单词某一个元音当它在一句较长的旋律上延长时,要用小短线即“连字符”连起来,表示这是一个单词。有些翻译作品在曲谱转行的时候忘记添加连字符,从而使没有学过意大利语的老师和同学不知道这是一个单词,造成在单词中间换气的错误。因为不确定哪些语音连在一起表示一个单词,在想查单词意思时也无从下手。意大利语中一个单词结束在辅音字母,后一个单词以元音字母开头的时候要连读,唱的时候也要连起来,本册曲谱对于这种情况都明确地用下划圆弧线符号标识出来。
我尤其欣赏这本书在选材上所展现出的广阔胸襟和精准的定位。古典艺术歌曲的范畴极其宽泛,如何在一本有限篇幅的书籍中既保证了广度,又兼顾了深度,是个巨大的挑战。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平衡。它没有一味地追逐那些被过度演绎的“标准曲目”,而是巧妙地穿插了一些虽然不那么出名,但在音乐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精品。这些作品的出现,极大地拓宽了我们,尤其是年轻一代学习者的视野,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到不同风格、不同历史阶段的声乐精品。阅读这些选曲时,我仿佛跟随着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走过了一条精心规划的艺术长廊,每走一步都能发现新的美景。它培养的不仅是歌唱能力,更是一种对声乐文学宝库的敬畏之心和探索欲。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选用的那种哑光纸张手感极佳,摸上去有一种沉甸甸的质感,而不是那种廉价的光面纸。色彩搭配上,深沉的蓝色调与封面上烫金的字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透露出一种古典而又庄重的艺术气息。即便是放在书架上,它也散发着一种低调的奢华感。内页的纸张厚度适中,光线好的时候阅读起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排版布局也十分讲究,字体的选择上明显是下了功夫的,既保证了清晰易读,又符合古典艺术歌曲的格调。装订工艺看起来也很扎实,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担心出现散页或者书脊开裂的问题。这绝不是那种粗制滥造的教材,看得出出版社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力求完美,充分体现了对内容本身的尊重,这样的书拿在手上,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让人在翻开学习之前,就已经对即将接触到的音乐作品产生了美好的期待。
评分说实话,作为一名长期在声乐一线摸爬滚打的教师,市面上大部分的声乐教材,要么是学院派的理论过于繁琐,让人望而却步;要么是实用性太强,却缺乏对艺术精神的引导。但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种“两难”的真空地带。它在技巧指导上,虽然篇幅不如专门的声乐技术书那么详尽,但它提供的“语境化”指导非常高明。比如,在某些高难度乐句的处理上,作者并未直接给出僵硬的呼吸点提示,而是通过对歌词意境的引导,自然而然地导向最佳的气息支持点。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非常符合艺术学习的规律,它教会的不是“怎么唱”,而是“为什么要这么唱”。这种对艺术整体性的把握,体现了编者深厚的专业素养和极高的教学智慧,对于准备考级或进行专业深造的学生来说,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在实际课堂运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们都知道,在声乐教学中,教材的“可操作性”至关重要。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在提供专业指导的同时,保持了高度的灵活性。针对不同声部、不同演唱水平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书中的核心理念,灵活调整侧重点。例如,对于初学者,可以先聚焦于特定的曲目的基础情绪把握;而对于高阶学习者,则可以深入挖掘其复杂的和声色彩和文本解读。更贴心的是,很多曲目都附带了不同版本的参考建议,这对于我们进行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它不是一本“一刀切”的教条,而是一份充满智慧的“工具箱”,让教学过程变得更高效、更有层次感,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的高级境界。
评分拿到这本书后,我立刻被它的内容深度所折服。这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曲谱集,更像是一部小型的艺术歌曲史的缩影。编者对作品的选择显然是经过了极为严苛的筛选,每首曲目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音乐价值,绝非市场上常见的那些“热门金曲”的简单堆砌。更难得的是,对于每一首作品的背景介绍和艺术阐述部分,文字精炼却又极富洞察力,它没有采用那种枯燥的说教式分析,而是用一种非常贴近演唱者和学习者的视角,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歌曲的情感核心和技术难点。比如对某几首特定时期作品的处理上,作者结合了当时的社会思潮,让学习者在理解旋律时,能更深层次地把握作曲家的真实意图,而不是停留在表面技巧的模仿,这对于培养一个成熟的歌唱者至关重要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