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2012年全国象棋少年赛男子丁组对局选评
定价:28.00元
作者:刘锦祺著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4-01
ISBN:978750963006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2012年全国象棋少年赛男子丁组对局选评》选局就是2012年全国少年赛男子丁组的对局。棋手普遍学棋三年左右,开局掌握面不广,但是对于比较熟悉的布局研究得比较深。中、残局的功力尚浅。对于一些象棋理论知识掌握不深,关键局面的处理缺少大局观,残局的基础不牢,局面发展易反复,是这个组别的普遍现象。本书选取对局146盘。其中评注50盘,其余96盘棋既作为资料保存,又为教学工作提供一些素材。在前50盘的评注中采用与成人评注不同的方式——多图制评注,凡棋局需要讲解的地方或者对局方出现问题之处都加以插图,这样有助于少年棋手学习。在讲解过程中由浅入深,特别是在开局部分,针对少年棋理论不足的弱点,侧重于开局战理的讲解,对于布局中出现的疑型,作者不惜笔墨,力求把棋讲透彻,这也是本书的特色之一。
目录
作者介绍
刘锦祺,辽宁锦州市人。象棋*裁判员,象棋教练员。《棋艺》杂志”棋理专栏”主笔,秋雨夜象棋网站管理员。先后出版《象棋十三冠军短局集》、《智者之战》(与赵冬合著)、《王者之战》、《群雄逐鹿》、《象棋杀法练习4000题》等十佘本著作。
文摘
序言
这本《2012年全国象棋少年赛男子丁组对局选评》在内容编排上,我个人觉得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从书名就可以看出,它聚焦的是一场具体的赛事,而且是针对男子丁组这个特定年龄段的选手。这通常意味着参赛选手都还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的棋风可能还没有完全定型,充满了可塑性和探索性,同时也可能带着一些稚嫩和冲劲。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对这些对局进行深入的分析,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录输赢,更重要的是能够点出其中的关键转折点,分析选手们在不同阶段的思路变化,以及他们是如何应对复杂局面的。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对选手们心理状态的描绘,比如比赛中的紧张、兴奋、沮丧等情绪如何影响他们的发挥,那就更完美了。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感受到少年棋手们在赛场上的拼搏精神,也能从中学习到一些适合青少年棋手学习和提高的策略和技巧。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倒是挺有意思的,封面上那几位少年棋手的照片,虽然像素不算非常高清,但那种赛场上的专注和青春的活力扑面而来,让人不由得想起当年自己热血沸腾的比赛场景。封面的色彩搭配也比较沉稳,带着一种经典的质感,不会过于花哨,却又能吸引人的目光。书页的纸张触感也挺舒服,不是那种廉价的滑腻感,而是略带一些纹理,翻页的时候有一种扎实的手感。我尤其喜欢封面右上角那个小小的出版社标志,经济管理出版社,这名字听起来就很有分量,让人觉得这本书的内容也一定经过了精心编排和审校,质量有所保障。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仅凭这第一眼的印象,就觉得这绝对是一本用心制作的书籍,从外在的细节就能窥见其内在的价值。这种对图书细节的关注,也让我对书中内容的期待又增添了几分。
评分经济管理出版社,这个出版机构的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严谨和专业的意味。虽然象棋属于智力运动,与经济管理似乎关联不大,但我猜想,出版方选择发行这本书,一定是因为他们看到了这本书在某种层面的价值。或许是它对于培养年轻一代的逻辑思维、战略规划能力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能力在任何领域都是至关重要的。或者,他们也可能看到了象棋作为一项智力竞技项目,其背后蕴含着大量的决策分析、风险评估等元素,这些都与经济管理的某些核心理念有所共通。我喜欢这种跨界合作带来的新视角,它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棋谱,更可能是一本能够启发思维、拓展视野的读物。这种出乎意料的组合,反而让我对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充满了好奇。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首先被它书脊上清晰的字体吸引了。那是一种很有力量感的黑体,字迹工整,即使在书架上众多书籍中也能一眼辨认出它的名字——“2012年全国象棋少年赛男子丁组对局选评”。这个标题本身就充满了信息量,一下子就勾起了我对那场赛事的记忆,甚至是对当年那群年轻棋手的思索。我记得那一年,我还在关注着国内的象棋赛事,虽然男子丁组并不是最受瞩目的焦点,但它代表着象棋运动的未来和希望。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为我打开了一个尘封的记忆宝箱,让我有机会重温那些精彩瞬间,重新审视那些年轻选手的成长轨迹。我猜想,书中收录的对局,必然是经过了严谨的选拔和专业的点评,能够从这些对局中学习到很多东西,无论是棋艺上的进步,还是对青少年象棋发展趋势的了解,都会很有帮助。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便被它浓厚的象棋文化气息所吸引。封面上少年棋手的神情,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精彩绝伦的对局故事。书名《2012年全国象棋少年赛男子丁组对局选评》,精确地指出了其内容的核心——对一场重要赛事的经典对局进行精选和深度点评。这让我不禁联想到,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将有机会“亲临”那场赛事,近距离观察和学习当年那些充满潜力的少年棋手的战术思想和临场应对。我希望书中对每一盘棋的点评都能够详实而富有洞察力,不仅仅是简单的招法复盘,更能深入剖析棋手们的思维过程,挖掘出其中的关键转折点和战略意图。这样,我才能真正从中汲取养分,提升自己的象棋水平,甚至是领略到象棋的更高境界。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是刘锦,这个名字对我来说并不陌生。虽然我不确定他是否是专业的象棋教练或者资深棋手,但“选评”这两个字,意味着他对这些对局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理解。我希望刘锦老师在点评时,能够用一种既专业又不失通俗易懂的语言来阐述。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棋手来说,过于晦涩的术语可能会让我们望而却步,但如果能用一些生动的比喻或者清晰的逻辑来解释棋局的妙处,那将大大提升阅读的体验。我特别期待能够看到一些“神来之笔”的妙招,以及一些“失误”后的反思,这些往往是提升棋力最直观的素材。同时,如果书中还能穿插一些当时比赛的背景信息,比如赛事的组织情况、选手的成长经历等,那就更能增添这本书的趣味性和收藏价值了。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和书名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它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象棋教学和参考书籍。作为一个象棋爱好者,我总是渴望能够从中学习到更高级的技巧和更深层次的理解。我特别看重“选评”这两个字,它意味着书中不仅有对局的记录,更重要的是有专业的点评和分析。我希望这些点评能够深入浅出,既能让有一定基础的棋迷理解,也能让初学者从中受益。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对棋手们“临场心态”的分析,或者“如何克服心理障碍”的建议,那就更是一本难得的宝藏了。我期待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棋艺,更好地理解象棋的精妙之处,并在实战中运用这些学到的知识。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特别是“2012年全国象棋少年赛男子丁组”,让我联想到了一段特定时期、特定群体的象棋发展历史。我很好奇,在2012年,象棋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普及程度如何?当时的训练模式和教学方法又有哪些特点?这本书中的对局,能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那个时期中国青少年象棋的整体水平和发展趋势?我希望书中的内容不仅仅是棋局的复盘,还能包含一些当时的赛事背景介绍,或者对一些有潜力的选手进行简要的介绍。通过这些信息,我希望能更全面地了解当时的中国象棋发展状况,以及这些少年棋手们是如何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成长的。这种历史的视角,让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更加丰富和有深度。
评分我喜欢这本书的一点是,它并没有将目光仅仅停留在顶尖选手的对局上,而是选择了“男子丁组”这样一个群体。这意味着书中可能会收录一些更具代表性的、能够反映出青少年棋手成长普遍情况的对局。这些对局可能不像特级大师的对局那样复杂精妙,但它们往往更接近普通棋迷的学习水平,更容易理解和模仿。我期待书中能够有一些关于“如何从错误中学习”的点评,或者“如何在劣势下寻找转机”的策略。这些对于那些正在努力提升棋艺的少年棋手,甚至是一些业余爱好者来说,都具有非常宝贵的参考价值。这本书就像是一个宝藏,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其中的精华,并将之转化为提升棋力的实际动力。
评分读这本书,我最期待的是能够看到那些年轻棋手们在赛场上的“灵光一闪”。象棋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无限可能性,即使是同一盘棋,不同的选手下出同样的局面,也可能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和思路。我希望书中的点评能够捕捉到这些瞬间,用生动的语言去描绘那些令人拍案叫绝的妙手,或者那些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的绝妙防守。同时,我也希望看到一些“败招”的分析,了解为什么一些看似不错的棋步最终会导致失败。这种对局中的“得失”分析,比单纯的技术讲解更能让人印象深刻,也更容易让人在实战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份对局记录,更是一份关于棋艺智慧和成长经验的宝贵财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