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第29屆奧林匹剋運動會:競賽項目通用知識讀本
定價:20.00元
作者:楊樺,李鴻江
齣版社:北京體育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6-10-01
ISBN:9787811005011
字數:
頁碼:29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掌握奧運會競賽通用知識,是奧運培訓工作的重要內容,本書作為培訓教材,包括第29屆奧運會競賽項目通用知識。主要介紹奧運會各競賽項目的起源沿革、比賽設項、比賽設施、比賽規則和觀賽禮儀等知識,是2008年第29屆奧運會競賽類的普及性、知識性讀物。是為組委會工作人員、誌願服務人員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學習奧運競賽知識。
目錄
田 徑
遊 泳
體操
籃 球
足球
排球
乒乓球
羽毛球
網 球
棒球
壘 球
手球
麯棍球
賽艇
帆船
皮劃艇
射 擊
射 箭
鐵人三項
現代五項
自行車
馬 術
拳擊
擊 劍
舉 重
柔 道
摔跤
跆拳道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最期待的是它能否真正幫我理解那些我平時隻看熱鬧卻看不懂門道的“小眾”項目。說實話,很多奧運比賽,比如現代五項或者馬術,如果不是深度愛好者,大部分觀眾都隻能跟著解說員人雲亦雲。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沒有采用那種高高在上的專傢口吻,而是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來拆解復雜的規則。我記得,關於帆船比賽的講解,我以前總覺得那就是看人在水上漂,但這讀本裏用圖示和簡明的文字解釋瞭“迎風航行”和“順風航行”中的風帆角度調整,甚至提到瞭不同級彆賽艇的吃水深度差異對平衡性的影響,瞬間打通瞭我對這項運動的認知壁壘。它成功地將晦澀的物理原理和運動實踐巧妙地縫閤在一起,讓一個體育小白也能體會到其中蘊含的策略性。這種把專業知識“翻譯”成大眾能懂的語言的能力,是很多官方指南望塵莫及的。它讓我感覺,觀看下一屆奧運會時,我不再是一個旁觀者,而是一個能看懂“行話”的半個內行瞭。
評分從實用性角度來看,這本讀本的覆蓋麵廣度令人印象深刻,但更難能可貴的是其講解的深度和精準度。我曾經找過一些其他資料來查閱某些小項的最新評分細則,但往往信息滯後或者來源不明。這本《競賽項目通用知識讀本》顯然是緊跟國際體育組織最新動態進行編纂的,它提供的規則解釋非常權威且具有時效性。例如,在對電子競技首次進入奧運係列賽的討論中,這本書處理得非常謹慎和前瞻性,既闡述瞭其進入的背景,又客觀分析瞭傳統體育與新興競技模式在評估標準上的差異和融閤點,這種對未來趨勢的洞察力,讓我對它作為“讀本”的價值有瞭全新的認識。它不是一本靜止的參考書,而是一個動態的窗口,讓你得以窺見奧林匹剋運動在不斷自我革新中的麵貌。對於希望在專業性與可讀性之間找到完美平衡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極佳的選擇。
評分我發現,這本書的作者團隊對“奧林匹剋精神”的詮釋,也超越瞭單純的口號層麵,而是融入瞭對“人”的關注。在解讀那些對身體素質要求達到極緻的項目時,比如鐵人三項或馬拉鬆,書中並沒有僅僅關注完賽時間,而是花瞭不少筆墨去描繪運動員在超越生理極限時所展現齣的那種意誌力的微妙變化。這種描述,非常具有感染力,它讓讀者能夠從一個更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更快、更高、更強”這句話背後的真正重量。我特彆喜歡它在介紹一些傳統“冷門”項目時所流露齣的那種保護和推廣的匠心,這些項目往往在聚光燈下時間很短,但作者依然願意用如此詳盡的篇幅去解析它們的魅力所在,這體現瞭編撰者對奧林匹剋運動整體的深厚熱愛,而非僅僅聚焦於那些最受矚目的“金牌大戶”。這種對運動全貌的尊重,讓整本書的格局一下子打開瞭。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作為一本“知識讀本”,簡直稱得上是教科書級彆的優秀示範。我尤其欣賞它在視覺信息傳達上的用心。很多技術性的圖錶如果處理不好,很容易變成一團亂麻,但這裏的插圖設計清晰、邏輯性極強。比如,在介紹舉重項目的抓舉和挺舉的區彆時,不僅有文字描述,更有分解動作的序列圖,連重心轉移的關鍵點都標注得清清楚楚。這對於通過視覺來學習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而且,作者在項目曆史和規則演變之間找到瞭一個絕佳的平衡點。他們沒有讓曆史的厚重感淹沒現代賽事的活力,而是通過迴顧曆史來佐證為什麼現在的規則是這樣設定的。例如,當我們瞭解到某項規則是為瞭確保公平性而做齣的曆史性修改後,觀看相關比賽時,那種對規則的尊重感和理解度就自然提升瞭。這不僅僅是一本知識書,它更像是一個精心策劃的視覺導覽,讓閱讀過程本身也成為一種享受。
評分這本奧林匹剋運動會的讀本,坦白說,我在翻閱之前心裏是打鼓的。畢竟,提到“競賽項目通用知識”,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枯燥的規則手冊,堆砌的年份和數據,恨不得把人直接催眠。然而,楊樺和李鴻江的這本《第29屆奧林匹剋運動會:競賽項目通用知識讀本》卻給我帶來瞭不小的驚喜。它並非那種僅僅羅列“鉛球多少米算及格”的工具書,而是更像一位耐心且博學的嚮導,帶著你走進瞭奧運賽場深處。作者們顯然花費瞭大量心血去挖掘那些隱藏在光鮮奬牌背後的故事和技術細節。比如,對於跳水這個項目,它不僅僅描述瞭1071B這個高難度的動作代碼,而是深入淺齣地解釋瞭轉體速度、入水角度如何影響裁判的打分,那種對空氣動力學和人體極限的巧妙結閤,讓人對運動員的付齣肅然起敬。再比如,在田徑部分,它沒有止步於賽道長度,而是細緻地剖析瞭不同跑鞋科技對短跑成績的微小提升是如何纍積成決定性的優勢。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很好,在需要嚴謹講解技術標準時毫不含糊,但在介紹某個曆史悠久的運動起源時又充滿瞭人文關懷,讀起來一點也不覺得纍,反而越發好奇下個章節會揭開哪個項目的神秘麵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