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残疾人体育
定价:25.00元
作者:郭卫,贾勇,谭涌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1-01
ISBN:9787811006988
字数:
页码:31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建国后的几十年来,残疾人体育事业在党和的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走向世界这样一个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在新中国残疾人体育的发展史上,即有2004年中国残疾人体育代表团在雅典残奥会上、奖牌双的辉煌,也有1984年中国残奥运动员平亚丽在世界残奥会上为中国实现的首枚突破。《残疾人体育》共计八章,详细地介绍了残疾人体育概论、残疾人体育的组织与管理、残疾人体育康复、残疾人运动员的医学分级以及残疾人体育科研等内容。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关于残疾人体育的书,简直是打开了我认识这个世界的另一扇窗户。我一直以为体育就是追求极限、超越自我的竞技场,但读完这本书后,我才深刻体会到,对于那些身体有障碍的朋友来说,体育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是一种重建生活、找回尊严的强大力量。书中对不同残疾类别的运动员的训练方法、心理调适过程的描写,细致入微,充满了人文关怀。我尤其被那些描述他们如何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最终在赛场上绽放光芒的故事所打动。那些文字不仅仅是记录,更像是一次次心灵的洗礼,让我反思自己对于“健全”和“残缺”的固有观念。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冰冷的竞技数据转化为了有温度的生命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精神中那股不屈不挠的韧劲。它没有刻意去煽情,而是用一种近乎冷静的笔触,展现了运动员们日常训练的艰辛与坚持,这种真实感,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有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温暖的坚韧”。它不是那种充满激昂口号的宣传册,而是带着一种深沉的、历经岁月沉淀后的平和力量。作者们没有回避残疾人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乃至日常生活中可能遭遇的偏见、资金短缺和康复困难。他们坦诚地剖析了这些系统性的挑战,但笔锋始终是积极向上的。每读完一个挑战的描述,紧接着往往就是一个突破困境的生动事例,这种结构让人读起来感到充满希望,而不是被沉重感压垮。它教给我的,与其说是运动技巧,不如说是一种面对生活的态度:接受既有的不完美,然后用最大的热情去雕琢剩下的可能性。这是一本能让人走出阴霾,重新审视自己生活状态的佳作。
评分从专业角度来看,这本书在技术细节的呈现上,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对于那些对残疾人运动装备和辅助技术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里面简直就是一座宝库。比如,关于仿生假肢在田径项目中的最新应用,以及如何根据不同截肢程度定制竞速轮椅的结构力学分析,都有相当详尽的介绍。我原本以为这些内容会非常晦涩难懂,但作者们似乎深谙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复杂的工程原理,让人既能领略到科技进步带来的震撼,又不会感到知识上的压力。这种平衡感掌握得非常好,使得即便是没有运动科学背景的普通读者,也能从中获得极大的知识满足感。它不仅是一本关于体育的书,更是一部关于人类如何利用智慧去对抗生理局限的科技史侧写。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触动,在于它如何细腻地描绘了“团队”的力量在残疾人体育中扮演的角色。很多运动,比如轮椅篮球或者盲人足球,对团队间的默契和信任要求极高。书中通过对几支优秀队伍的案例分析,展现了教练、队医、理疗师,乃至运动员家属之间那种无声的协作与支撑。这种支持系统是他们能够站在赛场上的基石。我以前看体育比赛,总关注个人英雄主义的光环,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在残疾人体育的语境下,集体精神的凝聚力,往往才是战胜对手和自身局限的关键所在。文字中流淌出的那种相互扶持、共同进退的情感,真挚而朴实,它让人意识到,体育的本质其实是人与人之间最深层次的连接。
评分初拿到这本书时,说实话,我对手册式的介绍类书籍有些警惕,担心内容会过于学术化或枯燥。然而,这本书的编排结构非常巧妙。它不仅仅停留在介绍各个残疾人体育项目的规则和历史沿革上,更深入地探讨了残疾人体育的社会学意义和未来发展趋势。作者们似乎在努力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国际残奥委会的运作机制,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推广残疾人体育方面的政策差异,都有着清晰而有力的论述。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无障碍设计”如何与体育设施建设相结合的那一部分,这体现了作者们广阔的视野,他们不仅仅是记录者,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思考者。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像是在参加一堂高水平的研讨课,信息的密度很高,但逻辑推进非常流畅,让人忍不住想一页一页地往下翻,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关键的洞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