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起马局战术运用——象棋大师实战集锦
定价:21.00元
作者:方长勤著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8-01
ISBN:978750961489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3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起马局战术运用:象棋大师实战集锦》是当前全国大赛中流行的布局之一。它大打散手仗,没有的规范,战略战术灵活,变化深奥,出奇不意的攻击随时出现。为了更好地掌握这种布局,现从象棋大师们近年来的对局中选出典型局例,加以述评,通过对局中的得失,使读者更好地吸取其精华,在实战中发挥得更加出色。
目录
章 起内马局 对各种应法( ~150局 )
 局 李来群胜张元启
 第2局 庄玉庭胜宇兵
 第3局 陈寒峰胜龚晓民
 第4局 刘宗泽负柳大华
 第5局 吕钦胜陈寒峰
 第6局 孙庆利负张致忠
 第7局 程吉俊胜王新光
 第8局 吕钦胜于幼华
 第9局 陶汉明负于幼华
 0局 吕钦胜胡荣华
 1局 胡荣华胜赵国荣
 2局 吕钦和徐天红
 3局 吕钦和许银川
 4局 郑一泓负胡荣华
 5局 吕钦负陶汉明
 6局 陶汉明负蒋川
 7局 陶汉明胜刘星
 8局 刘伯良和李来群
 9局 胡荣华胜蔡忠诚
 第20局 陈孝坤和黄勇
 第21局 刘国华负吕钦
 第22局 侯昭忠负林宏敏
 第23局 赵汝权和李来群
 第24局 陈孝坤负吕钦
 第25局 王平胜李望祥
 第26局 胡荣华胜赵国荣
 第27局 陶汉明胜柳大华
 第28局 许波负黄勇
 第29局 胡远芳负温兴远
 第30局 赵丰负王嘉良
 第31局 王玉才胜马迎选
 第32局 胡荣华胜傅光明
 第33局 黎惠东负邓颂宏
 第34局 吕钦胜胡荣华
 第35局 李来群胜刘伯良
 第36局 翁德强胜杨国璋
 第37局 阎文清负宗永生
 第38局 赵汝权胜蔡福如
 第39局 陶汉明胜冯明光
 第40局 方艺负刘忆慈
 第41局 张惠民胜李定威
 第42局 刘殿中负王嘉良
 第43局 钱宗祥负邬正伟
 第44局 陈富杰和吕钦
 第45局 陈孝坤负葛维蒲
 第46局 李鸿嘉负蒋川
 第47局 王大勇负徐天红
 第48局 赵庆阁胜蒋志梁
 第49局 胡庆阳负林宏敏
 第50局 陈启明和张江
 第51局 谢丹枫负谢岿
 第52局 张强负赵国荣
 ……
第二章 起边马对各种应法(51~183局)
作者介绍
  方长勤,北京市人,12岁从师北京名棋手张德魁,曾获北京市象棋比赛第二名、第三名等成绩,从而成为北京名手。从事象棋理论研究和排局研究,曾任《北京象棋》杂志排局编辑。曾和全国冠亚军李来群、臧如意著《象棋大师争战谱》、《象棋先手布局策略》、《世界象棋斗炮战》等。
  他还是收集宋代青铜象棋子的收藏家,收有一副宋徽宗御制“瘦金书”体的青铜象棋,为世上罕见。有人说,这副棋子在棋史上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近年筹款准备建立公益事业“北京少年象棋图书馆”。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热衷于复盘和分析自己对局的棋手,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帮助我提升“棋局后验分析”能力的工具书。这本“实战集锦”在这方面表现卓越。它不仅仅是大师们的炫技,更是一堂堂深刻的“反思课”。每一局棋后,作者都会总结出几个核心的“教训点”和“可借鉴经验”。我发现,很多时候,大师们看似轻松的一步,其实是基于对全局几十步的预判和权衡。书中对弃子、兑换时机的把握尤为独到,它阐明了在什么情况下应果断放弃物质优势以换取速度或空间,以及这种牺牲在后续步骤中是如何兑现的。读完这本书后,我开始强迫自己在分析自己的对局时,也要去寻找那些“看不见的价值”,去思考那些常人忽略的潜在威胁。这彻底改变了我审视自己棋谱的方式,让我的学习效率得到了几何级的提升。这本书绝对是值得反复研读的案头宝典。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棋艺精进的催化剂!我作为一个常年与棋盘为伴的业余爱好者,深知理论与实战之间的鸿沟。市面上很多象棋书籍要么过于晦涩,充斥着枯燥的公式和令人望而却步的死活题;要么就是流于表面,只讲解一些人尽皆知的套路。然而,这本“大师实战集锦”却完美地填补了这一空白。它没有仅仅停留在“如何走”的层面,而是深入剖析了“为何要这样走”的深层逻辑。作者的选例极为精妙,每一盘棋都像是精心打磨的艺术品,将复杂的局面拆解得条分缕析,让人恍然大悟。尤其是在中局转换和残局控制方面的论述,简直是醍醐灌顶。我感觉自己像是跟在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棋手身后,亲眼目睹他如何洞察先机、步步为营。读完后,我发现自己在实战中对局势的预判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都有了质的飞跃,不再是单纯地依赖记忆中的招法,而是真正理解了象棋对弈的精髓所在。
评分我是一个偏爱研究“布局设计”的棋迷,许多书籍在布局阶段往往草草了事,把重点放在了中盘的绞杀上。但这本合集对于前二十步棋的构建哲学,却有着独到且深刻的见解。它不是简单地罗列“红方先手走A兵,黑方应以B马”这样的死记硬背内容,而是探讨了不同开局体系背后的战略意图。比如,在面对常见的炮兵体系时,书中是如何通过微妙的调动来限制对方核心子力的发挥,如何构建一个既能快速出动又能有效防守的阵型。这种对“构建性思维”的强调,让我明白了布局不仅仅是开局的固定程序,而是一个长期战略规划的起点。我甚至开始尝试将书中所提及的一些布局思想,嫁接到我惯用的开局中去,结果发现我的开局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整个棋局的走向也更加主动和清晰。对于想从根本上提升布局理解的棋手,这本书提供了极高的价值。
评分初拿到这本棋谱时,我本以为又是一本堆砌经典对局的“流水账”,但很快我就被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入的剖析所吸引。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不仅仅展示了胜利的果实,更着重刻画了高手们在逆境中的挣扎与反击。我特别欣赏作者对“危机处理”部分的讲解,这恰恰是区分普通棋手和顶尖高手的关键所在。书中对于几处关键转折点的描述,那种紧张感仿佛能透过纸面传递过来,让人屏息凝神。作者没有简单地给出“最佳应手”,而是列举了对手的几种可能的错误应对,并详细推演了错误应对可能带来的后果,这种“反向教学”的方式极其有效。它教会我们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如何在被动局面下寻找那一线生机,而不是一味地死守。对于那些总是在优势局面下被对手翻盘的棋友来说,这本书无异于一剂良药,它教会我们如何把优势转化为胜势,如何把平局变成胜利。
评分这本书的印刷和排版质量非常出色,这对于一本专业性强的棋谱来说至关重要。走线图清晰锐利,没有丝毫含糊不清之处,即便是复杂的士象战局面,也能一目了然。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注释中大量使用了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语言来解释一些抽象的战术概念。比如,描述一个精妙的弃子战术时,不像教科书那样干巴巴地列公式,而是用“引蛇出洞”、“釜底抽薪”之类的词语来辅助理解,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这使得阅读过程变得非常流畅和愉悦,而不是一种负担。读完一盘棋后,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就像是欣赏了一部精彩的武侠电影,每一个转折都扣人心弦。这种流畅的阅读体验,让我在短时间内能消化吸收更多的信息量,并且能更持久地保持对学习的热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