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象棋法练习4000题-第二册-801-1600题 体育/运动 书籍 |
| 作者: | 周晓朴 |
| 定价: | 29.0 |
| 出版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3-08-01 |
| ISBN: | 9787509625453 |
| 印次: | 1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小16开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是《象棋法练习4000题》丛书的第二册。这套丛书有以下几个特点:1、系列化。丛书共分5册,每册800局,从一步到多步(含连及缓),题量之大**;2、习题化。《象棋法练习4000例》采用习题的形式,便于教练在日常教学中使用以及学生课后练习;3、阶梯化。《象棋法练习4000例》内容安排上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实用性强。从第二册起,每一册既有上一册的同等难度,又适当有所拔高。**册多为一步到三步;第二册多为二步到四步;第三册多为三步到六步;第四册多为四步到七步;第五册多为五步到多步。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丛书编委会邀请到了象棋全国**、象棋特级大师陶汉明先生为本丛书作序!以期给广大爱好者更进一步的指引。 |
| 目录 | |
| **章 两步(801~900题) 第二章 三步(901~1000题) 第三章 四步(1001~1100题) 第四章 两步至四步混(1101~1600题) 附件参考答案 |
| 编辑 | |
| 《象棋法练习4000题(第2册)(801-1600题)》在编写时以循序渐进为原则,既有与前一册水平相当的练习,又有通过《象棋法练习4000题(第2册)(801-1600题)》提高的练习,这是我们编写这套书的原则。 |
| 前言 | |
| 在棋战中,擒住对方的将、帅就是胜利。因此,熟练掌握各种能够简捷、迅速地擒对方将、帅的方法,便成为下好象棋的重要基本功。虽然每盘棋的法千差万别,但认真分析之后,我们还是不难发现其中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我们所选择的法练习题,有的来自实战对局,有的改编于古谱,还有很多是来自编委的辛勤创作。这些法练习题千姿百态,难度有深有浅,但其实质都融合了战术组合的技巧。希望读者能在解答这些题目的过程中仔细揣摩、用心体会,终达到对各种法熟练掌握并能收到举一反三的良好效果。 本书在前一册的基础上难度有所提高。相信读者完成册练习以后,再学习第二册难度不会感觉很大。本书的内容是从两步开始到四步结束。之所以从两步练习开始,主要是考虑读者在练习完册以后,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局技巧,但是对其中的规律并不熟悉,尚待提高。所以我们在编写时以循序渐进为原则,既有与前一册水平相当的练习,又有通过本书提高的练习,这是我们编写这套书的原则。 全书分为四章:章100道题(第801~900题),为两步练习;第二章100道题(第901~1000题),为三步练习;第三章100道题(第1001~1100题),为四步练习;第四章500道题(第1101~1600题),为两步至四步混题型。附件部分是参考答案,是从法答案的多样性考虑的。“条条大路通罗马”,本书提供的答案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是答案。 之所以把第四章做成两步至四步的混型,主要是考虑可以拓展读者的思路,提高练习的难度,这样对读者的学习更有帮助。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难免有失当之处,请广大读者和方家批评指正,顺致谢意。 |
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和广度,真的超出了我的预期。我原以为它主要会集中在一些常见的开局变化或者中局战术上,但实际上,它对一些非常细微的棋理都有深入的探讨。有些题目解析部分写得简直就像一篇微型的学术论文,把一个看似简单的陷阱或者妙手,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剖析,甚至还引用了古代名家的对局作为佐证。这种严谨的态度让人肃然起敬。更难能可贵的是,它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易懂,尽管内容非常专业和深入,但作者总能找到一种恰当的比喻或者叙事方式,将那些晦涩难懂的计算过程娓娓道来,使得即便是初学者也能跟着思路走,而资深棋手也能从中挖掘出新的见解。这种兼顾了深度和可读性的叙述方式,是很多专业书籍难以企及的。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真的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里就感觉沉甸甸的,那种厚实的纸张和清晰的印刷质量,让人在翻阅的时候心情都跟着好了起来。封面设计得很有品味,既古典又不失现代感,那种沉稳的色调很符合象棋这种智力运动的特质。我以前买过一些象棋练习册,很多都是那种简单粗糙的黑白印刷,拿到手都没什么欲望去深究,但这本书完全不同,它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每一局棋谱的布局都标注得非常清楚,字号大小适中,长时间研究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而且,装订得非常牢固,即便是经常翻阅和在棋盘旁对照,书脊也不会轻易松散开来,这对于经常需要查阅的工具书来说太重要了。光是看着这本书摆在书架上,就能感受到一种专业的氛围,让人忍不住想立刻打开它,沉浸到那黑白的世界里去探索。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无疑提升了整个学习体验,绝对是物有所值。
评分我特别欣赏这本书在题目编排上的那种循序渐进的匠心。它不像有些教辅资料那样,上来就堆砌一堆难度极高的难题,让人望而却步。这本书的设计逻辑非常清晰,从相对基础的、巩固基本功的对局开始,然后慢慢过渡到那些需要更深层次计算和布局理解的复杂局面。我感觉作者非常了解学习者的心理,知道什么时候该给一个“甜头”来建立信心,什么时候又该适当增加挑战来激发斗志。特别是某些特定的主题章节,比如“残局精算”或者“中局攻防转换”,作者似乎不是简单地罗列题目,而是构建了一个个微型的实战场景,让你在解题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招法,更重要的是理解了背后的原理和哲学。这种教学方法,比起死记硬背套路,要有效得多,它真正培养的是读者的“棋感”和临场应变能力,让人在实战中受益匪浅。
评分这本书的“实战导向性”是其最大的亮点之一。它里面的很多题型,乍一看可能像是在某个特定的局面下寻找最佳着法,但当你深入研究其背景和解题思路时,会发现这些局面无一不是来源于真实对局中的关键转折点。作者似乎精心挑选了那些最具代表性、最能体现现代象棋思维的片段进行收录。它不仅仅是练习,更像是一部浓缩的、精英化的对局精选集。通过反复研习这些题目,我发现自己对局势的预判能力有了质的飞跃,特别是对于那些“看似平衡实则暗藏杀机”的局面,我的警觉性明显提高了不少。它教会我的,不是简单的招法组合,而是一种在复杂信息中快速提炼核心矛盾、并果断执行最优方案的能力。这对于任何想在竞技层面有所突破的人来说,都是无价的财富,让每一次的练习都充满了实战的张力与价值。
评分作为一名热衷于自我提升的棋手,我发现这本书为我的训练提供了一个极佳的结构化框架。在没有这本书之前,我可能更多是零散地在网上搜索一些残局或者中局练习,缺乏系统性,练完就忘了,效率低下。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给我配上了一个全天候的私人教练。我能根据自己的薄弱环节,直接定位到对应的章节进行集中训练,而且题目之间逻辑关联性强,能够形成一个知识闭环。例如,练完“弃子取利”的专题后,紧接着就会出现需要应用该战术的实战题,这极大地强化了知识的内化过程。它不仅提供了“做什么”的题目,更重要的是,它暗示了“为什么”要这么做,让我感觉每解开一道题,都不是在简单的积累题库数量,而是在构建一个更加坚固的象棋思维大厦。这种系统化的训练路径,对于量化进步非常有帮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