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羽毛球競賽規則(2010)
定價:20.00元
售價:14.6元,便宜5.4元,摺扣73
作者:中國羽毛球協會
齣版社:北京體育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810519878
字數:
頁碼:170
版次:4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241kg
《羽毛球競賽規則(2010)》是根據世界羽聯新的羽毛球規則翻譯和修訂的。魯鋼、馮平善、林傳潮、鬱鴻駿、劉代娣、劉國珍、劉小峰、陳揚、趙小矛、劉茜、鄭三糧和張浩然等同誌參與瞭翻譯、修訂和審定工作。
如有本規則以外的新規定,以中國羽毛球協會頒發的文件為準。
部分 羽毛球競賽規則(中文)
規則
1 場地和場地設備
2 羽毛球
3 球速的檢驗
4 羽毛球拍
5 設備的批準
6 挑邊
7 計分方法
8 交換場區
9 發球
10 單打
11 雙打
12 發球區錯誤
13 違例
14 重發球
15 死球
16 比賽連續性、行為不端及處罰
17 裁判職責和申訴受理
18 雙打發球站位圖解
附錄
1 場地和場地設備的變通
2 禮讓比賽
3 其它計分方法
4 裁判員臨場規範用語
5 殘疾人羽毛球競賽規則,35
6 公製與英製對照錶
7 《羽毛球競賽規則》索引
對臨場裁判人員的建議
1 引言
2 裁判人員及其職責
3 對裁判員的建議
4 裁判員工作的基本要求
5 對發球裁判員的要求
6 對司綫員的要求
7 裁判員記分錶
第二部分 羽毛球競賽規則(英文)
11.1發球區和接發球區
11.1.1 一局比賽開始和每當一方獲得發球權,都應從右發球區發球。
11.1.2 每局開始的首先發球員或首先接發球員,在該局本方分數為0或雙數時。都應在右發球區發球或接發球。
11.1.3 每局開始的首先發球員或首先接發球員,在該局本方分數為單數時,都應在左發球區發球或接發球。
11.1.4 其同伴的站位與其相反。
11.1.5 站在發球員對角發球區接發球方的運動員為接發球員。
11.1.6 除規則12和14規定的情況外,發球都應從左右兩個發球區交替發齣。
11.2 擊球順序和場區站位
一迴閤中,發球被迴擊後,發球方的任一運動員和接發球方的任一運動員可在其場區的任何位置交替擊球,直至死球(規則15所述)。
11.3 得分和接發球
11.3.1 發球方勝一迴閤(規則7.3所述),發球方得1分,原發球員繼續發球。
……
部分 羽毛球競賽規則(中文)
規則
1 場地和場地設備
2 羽毛球
3 球速的檢驗
4 羽毛球拍
5 設備的批準
6 挑邊
7 計分方法
8 交換場區
9 發球
10 單打
11 雙打
12 發球區錯誤
13 違例
14 重發球
15 死球
16 比賽連續性、行為不端及處罰
17 裁判職責和申訴受理
18 雙打發球站位圖解
附錄
1 場地和場地設備的變通
2 禮讓比賽
3 其它計分方法
4 裁判員臨場規範用語
5 殘疾人羽毛球競賽規則,35
6 公製與英製對照錶
7 《羽毛球競賽規則》索引
對臨場裁判人員的建議
1 引言
2 裁判人員及其職責
3 對裁判員的建議
4 裁判員工作的基本要求
5 對發球裁判員的要求
6 對司綫員的要求
7 裁判員記分錶
第二部分 羽毛球競賽規則(英文)
這本書的文字風格齣乎我的意料,它竟然有一種近乎古典文獻的莊重感和精確性,讀起來就像是在啃一塊需要細細品味的硬骨頭,但迴報是豐厚的知識結構。我原以為規則書都會采取那種簡潔明瞭、如同操作手冊般的語言,但這本書顯然走瞭另一條路。它大量的運用瞭那種帶有學術性的修飾語和長句結構,每一個名詞的定義都經過瞭反復的推敲和打磨,力求達到“一字不差,一義不謬”的境界。我記得有一次,我特意去查閱關於“雙打換位”的細微規定,書裏對不同局勢下,兩人站位和移動時機的描述,簡直如同精密儀器的操作指南。對於初學者來說,這可能會構成一定的閱讀障礙,需要反復迴看和理解,但對於那些想要徹底掌握這項運動精髓的人來說,這種深度和密度恰恰是他們所需要的。它迫使你慢下來,去思考每一個規則背後的邏輯和曆史演變,而不是囫圇吞棗地記住“是什麼”,而是真正理解“為什麼是這樣”。這種沉浸式的、近乎鑽研的閱讀體驗,是我在其他體育類書籍中很少體會到的。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最大衝擊,在於它對“精神層麵”規則的強調,這部分內容完全齣乎我的意料。我原本以為規則書隻會關注“可執行的”物理限製,比如你能不能碰到網,你的球夠不夠高。但這本書花瞭相當大的篇幅去探討體育道德、尊重對手和裁判的義務。它把“尊重”這個概念,拆解成瞭具體的行為規範,比如在對手受傷時應有的禮儀,比如如何恰當地對裁判的判罰錶示異議(或者說,如何“不”錶示異議)。這種將競技性與人文關懷深度融閤的敘事方式,讓這本書的層次感瞬間提升到瞭一個哲學高度。它提醒我們,羽毛球不僅僅是分齣勝負的工具,更是一種文明的交流方式。讀完這些章節,我感覺自己不僅學會瞭如何“打好球”,更學會瞭如何“做一個體麵的羽毛球參與者”。這對於培養下一代運動員的品格,其意義不亞於教會他們如何發球。
評分說實話,作為一名業餘愛好者,我最初買這本書是抱著“掃一眼關鍵點”的心態,畢竟規則嘛,不就是發球不能踩綫、球落地就算失分嗎?結果,我完全被它龐大的體係和細節的深度給震懾住瞭。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齣瞭僅僅是指導比賽的範疇,它更像是一部羽毛球運動的“法律匯編”。我發現,很多我們日常訓練中習以為常的動作,比如挑球後的跑位調整,或者接發球時身體重心的分配,其實都隱含在對“閤法擊球”和“閤理移動”的規則界定之中。書裏對器材標準的描述也極其詳盡,從球網的高度到球拍的拍麵尺寸限製,甚至連羽毛球的重量和飛行軌跡標準都有明確的數據支持。這讓我對這項運動的“科學性”有瞭全新的認識。它讓我意識到,所謂的“天賦異稟”,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對規則的精準理解和身體對規則限製的完美適應之上的。這種由內而外的對運動本質的解構,非常令人著迷,讓我對每一次揮拍都多瞭一層敬畏之心。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體育迷的福音,特彆是對於像我這樣熱衷於深入瞭解運動背後規則的人來說,簡直是打開瞭一扇新世界的大門。我原本以為自己對羽毛球的瞭解已經算得上是深入瞭,畢竟從小到大看瞭無數比賽,也自己下瞭不少場球。然而,真正拿起這本書翻閱後,纔發現自己過去對“齣界”、“界內”的判斷,對“發球”的細節要求,乃至那些在比賽中一閃而過的技術犯規,都隻是停留在錶麵功夫。這本書的編排邏輯非常嚴謹,它不是簡單地羅列條目,而是將復雜的規則置於具體的比賽場景中進行闡述。比如,關於網前球的處理,它不僅說明瞭什麼情況下算違例,還深入剖析瞭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規定,這種對“法理”的解釋,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深度。我尤其欣賞它對那些容易産生爭議的判罰點所做的詳盡解釋,引用瞭大量的實際案例,讓那些原本模糊不清的灰色地帶變得清晰可見。對於裁判員、教練員以及立誌成為高水平運動員的人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本不可或缺的“聖經”。它提供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看待比賽的專業視角和嚴謹態度,讓我在觀看比賽時,不再是單純的“看熱鬧”,而是真正地在“品味”比賽的每一個瞬間。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裝幀設計,透露齣一種對知識的尊重,雖然整體風格偏嚮於傳統和樸實,但其清晰度絕對是頂級的。我得說,很多技術手冊或規則集,為瞭追求“便攜性”而犧牲瞭閱讀體驗,字體小得讓人頭疼,圖例模糊不清。但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到位。即便是那些復雜的站位圖示,綫條也清晰銳利,即便是最細微的站位差異也能一目瞭然。而且,它對術語的定義部分做得尤其齣色,如果一個術語在不同語境下有細微差彆,它會用不同的顔色或標記來區分,這一點對於非母語學習者或者初次接觸正式規則的人來說,簡直是救命稻草。我記得有一次半夜研究一個關於“持續性犯規”的條款,本來已經準備放棄,但翻到專門的索引頁,用極快的速度定位到瞭相關解釋,那種流暢感和高效性,讓我不得不贊嘆編輯團隊的用心。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個高效率的學習工具,而不是束之高閣的裝飾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