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高爾夫球運動手冊 | 作者 | 袁運平,淩奕著 |
| 定價 | 15.00元 | 齣版社 | 人民體育齣版社 |
| ISBN | 9787500921516 | 齣版日期 | 2001-10-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商品重量 | 0.222Kg | |
| 內容簡介 | |
| 本書介紹瞭高爾夫球運動的起源與發展、設施與類型、器材與服飾、熱身運動與運動損傷的預防;技術、戰術、心理訓練、基本規則與裁判法;比賽、球手、常用英文詞匯與短語等。 本書冊以圖文並茂的形式較為全麵地介紹瞭高爾夫球運動的基本常識、技術、戰術、競賽基本規則及有關訓練方法,書中內容集知識性、實用性和普及性於一體,適閤於不同水平的高爾夫球球手、愛好者及有關從業管理人員閱讀。 |
| 作者簡介 | |
| 袁運平:男,1967年2月3日齣生,體育副教授。 1987年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體育學院本科,獲教育學學士學位;1989年畢業於西安體育學院研究生部,獲教育學碩士學位;1999年考取北京體育大學博士研究生,攻讀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1996年開始從事高爾夫球運動的訓練有關培訓 |
| 目錄 | |
| 編輯推薦 | |
| |
| 文摘 | |
| 序言 | |
這本書的敘事風格,簡直像是在聽一位老教練在冗長地背誦他多年前的筆記,語氣非常平鋪直敘,缺乏必要的生動性和吸引力。它更像是一份官方發布的標準操作流程(SOP),每一個段落都嚴謹得像是法律條文,讓人在閱讀過程中很難集中注意力。我尤其受不瞭它對規則部分的闡述,雖然準確無誤,但那種堆砌術語的方式,對於我這種還未完全掌握所有術語的業餘球友來說,簡直是一場災難。我得時不時地停下來,翻到書後麵的術語錶去核對,一來一迴,閱讀的連貫性就完全被打斷瞭。而且,這本書似乎對“如何建立正確的心理素質”這個高爾夫運動的靈魂部分避而不談,或者說,提得非常膚淺。它告訴你“要冷靜”,告訴你“不要在乎前一杆的失誤”,但真正麵對關鍵推杆時心跳加速、手心冒汗的感覺,它是無法通過文字來傳達和解決的。我希望它能多講一些那些職業選手或資深球友在壓力下的心理調適方法,比如他們會對自己說什麼,或者他們是如何運用呼吸來控製緊張感的,但這些內容幾乎是空白,這使得這本書在“提升球技上限”這個層麵上顯得力不從心。
評分從一個注重實用性的讀者的角度來看,這本書在“賽場實戰應用”方麵的指導性極度不足。它花瞭很多篇幅來描述標準的訓練流程,比如在練習場上如何係統地分配時間來練習驅動、鐵杆和推杆,這部分內容是紮實的,但對於真正的18洞比賽來說,幫助有限。高爾夫的魅力和難度,很大程度上在於臨場應變:麵對不熟悉的草皮、不平的球位、突如其來的天氣變化,以及麵對同伴的競爭壓力。這本書對於如何解讀球場布局、如何根據旗杆位置選擇攻擊路綫、如何在知道自己距離隻有標準距離八成的的情況下,製定一個“保帕”而非“博鷹”的策略,這些實戰智慧幾乎沒有提及。它更像是指導你在一個完美無瑕的練習場上如何打齣一杆完美的球,而不是指導你如何在充滿變數的球場上,打齣低於標準杆的那個“閤理的結果”。對於一個渴望提高自己在大賽中穩定性的球友來說,這本書提供的更多是基礎的“技術組件”,而不是將這些組件高效組裝成一套“比賽係統”的方法論。
評分閱讀體驗上,這本書最大的問題在於它的“時代感”太強瞭。我拿起它時,總有一種穿越迴九十年代初的感覺,這不僅僅是印刷質量的問題,更體現在它對技術理念的介紹上。例如,在談論驅動木的擊球點和杆麵傾角匹配時,它強調的似乎還是那種相對保守的、偏嚮於“打高不打遠”的傳統理念。對比現在市麵上那些強調空氣動力學、注重球速和後鏇優化的現代教學方法,這本書的內容顯得有些滯後瞭。我試著去理解它所倡導的那些“經典”技巧,但當我把它和我在一些現代高爾夫論壇上看到的新思路進行對比時,總覺得它少瞭那麼一層對現代器材性能的考量。現代球杆的容錯率高得多,杆麵角也越來越小,這本書的教學方法似乎是為那些更早、更難駕馭的球杆設計的。因此,對於一個想用最新科技武裝自己的球手來說,這本書提供的理論框架,可能需要大量的個人修正和過濾,這對非專業人士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認知負擔。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組織,坦白說,有點混亂,缺乏一個清晰的邏輯主綫來引導讀者。它似乎是把所有關於高爾夫的知識點都硬塞進一個相對有限的篇幅裏,導緻章節之間的跳轉非常突兀。前一章還在詳細講解如何保養球杆,後一章突然就跳到瞭一個非常復雜的差距離打法的圖解,中間完全沒有過渡。這種編排方式讓初學者很難建立一個從點到麵的學習路徑,他們可能不知道自己應該先掌握握杆,還是應該先去理解擊球路徑。更讓我感到睏惑的是,書中對於不同水平球友的建議是混雜在一起的。它沒有明確劃分齣“給新手的入門三步走”、“給中級球手的技術瓶頸突破”這類針對性的章節。結果就是,我這個經常下場但水平徘徊在中等級彆的球手,反而很難找到專門針對我當前睏境的有效建議,那些基礎內容對我來說過於簡單,而那些高級技巧又缺乏足夠的深度去指導我實操,最終變成瞭一本“什麼都講瞭點,但什麼都沒講透”的工具書。
評分這本書,說實話,拿到手裏的時候,我其實有點小小的期待落空的失落感。封麵設計得還算簡潔,但內頁的紙張質感,嗯,感覺像是那種早期的印刷品,顔色偏暗,字體的排版也稍微有點擁擠,讀起來眼睛需要時不時地眯一下。我本來指望能看到一些高清的大圖,比如不同揮杆姿勢的分解圖,或者是一些頂級球場的美景,但很遺憾,裏麵插圖非常少,而且質量也隻能說是“能看清楚動作”的水平,遠達不到那種令人賞心悅目的程度。更彆提什麼彩頁的廣告或者最新的裝備介紹,這本書似乎停留在瞭一個更早的年代。內容上,它試圖涵蓋高爾夫的方方麵麵,從最基礎的握杆、站姿講起,一直到一些復雜的規則解讀,但這種全麵性帶來的副作用就是,很多關鍵點的講解都顯得過於蜻蜓點水,像是教科書的目錄,而非深入的指導。比如關於如何處理沙坑球,它給齣的步驟很標準,但對於不同沙質、不同深度的沙坑,應該如何微調技巧,書中幾乎沒有涉及,留給讀者的想象空間太大瞭,對於初學者來說,可能還是得去網上找更具體的視頻教程來輔助理解。我嘗試按照書中的建議調整我的短鐵杆擊球,效果並不如預期,總感覺缺少瞭那麼一點“內行的秘訣”或者說“實戰經驗的提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