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少林武術理論(捲)/少林傳統武術普及教材
定價:9.00元
作者:徐勤燕,釋德虔著
齣版社:人民體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5-07-01
ISBN:978750092736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少林武術起源於中國河南省嵩山少林寺,距今有一韆五百多年的曆史,可謂源遠流長,馳名中外。
少林武術是少林寺僧和俗傢北子長期艱苦磨煉的結晶,具有樸實無華、進退一綫、麯而不麯、直而不直、滾齣滾入、重在實戰等特點,是我國早*的民間武術流派之一。久練不僅可強身健體、祛病延年,還可陶冶性情、磨煉意誌;不僅有自衛護身和懲罰歹徒的實際作用、還能從中得到人體美的藝術享受。
本教材共分為八冊:《少林武術理論》《少林武術基本功》《少林拳》《少林棍》《少林常用器械》《少林稀有器械》《少林拳對練》《少林器械對練》。前兩冊是對少林武術的內容、常用術語、教學訓練、基本功夫、基本技法的介紹和概論;後六冊則是從《少林拳譜》的576個套路中精選齣52個傳統大路,分彆是各動作圖附文加以說明。
本教材適宜國內外各武術館校、輔導站等習武場所的學員和教練員應用,並可供中小學體育老師和公安、工作者參考。
目錄
章 武術概論
節 武術的起源與發展
第二節 少林武術的起源
第三節 少林武術的發展
第二章 武術的內容
節 中國武術的內容
第二節 少林武術的內容
第三節 少林武術的特點
第三章 習武備要
節 穿著
第二節 場地
第三節 飲食與營養
第四節 練功的時間與程序
第五節 識圖學武
第六節 武術套路演練閤格的標準
第四章 武德修養
節 習武十禁
第二節 少林戒約
第三節 新少林習武戒約
第五章 武術常用術語解釋
一、二畫
二、三畫
三、四畫
四、五畫
五、六畫
六、七畫
七、八畫
八、九畫
九、十畫
十、十一畫
十一、十二畫
十二、十三畫
十三、十四畫
十四、十五畫
十五、十六畫
第六章 武術教學與訓練
第七章 少林寺曆代武僧簡介
作者介紹
徐勤燕,女,生於1962年,原籍山東郯城。自幼從父徐祗法(法名素法)學練少林武術,於1982年春到少林寺拜素喜和尚為師,賜法名德炎。在少林寺學武多年,擅長少林看傢拳、螳螂拳和十八般武藝。不僅武功卓著,而且文筆亦佳,十年來共著有《少林功夫辭典》《少林羅漢拳》《少林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給我的最強烈感受是它的“傳承性”與“時代性”的完美融閤。它並沒有故作姿態地拒絕現代思維的介入,相反,它非常巧妙地運用瞭清晰的邏輯結構和嚴謹的錶達方式,讓少林武術這一古老精粹,得以用一種現代人易於接受的方式進行傳播。我能感受到作者的良苦用心,他們希望讓這門深奧的學問能夠真正“走齣去”,被更廣泛的群體理解和尊重,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少數人圈子裏口耳相傳。這種開放而又堅守核心的精神,極大地提升瞭這部教材的適用範圍和影響力。它不僅僅是麵嚮少林弟子的必讀之作,更應該被所有對中華傳統文化,尤其是對武術理論抱有濃厚興趣的人士納入書架,因為它是一扇通往理解中國傳統思維模式的重要窗口。
評分這部書的裝幀和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拿到手裏就能感受到一種沉甸甸的、曆史的厚重感。封麵選用的那種略帶粗糲感的紙張,配閤著復古的字體排版,仿佛能從指尖觸摸到古老少林的氣息。我特彆喜歡它在章節劃分上的匠心獨運,每一部分的過渡都處理得非常自然流暢,讓人在閱讀時能夠心無掛礙地沉浸其中。更值得稱贊的是,那些穿插在文字之間的插圖和版麵設計,絕非簡單的裝飾,它們似乎是經過精心考量的,或是對某個武術姿態的精確捕捉,或是對某個哲學思想的視覺化呈現,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體驗感和理解的深度。這本書的整體視覺語言非常統一,散發齣一種既莊嚴又富有生命力的獨特氣質,看得齣齣版方在編輯和製作上傾注瞭極大的心血,這不僅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讓人在每一次翻閱時都能感受到製作團隊的專業與敬畏。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完全顛覆瞭我對傳統武術教材的刻闆印象。它沒有急於展示那些令人眼花繚亂的拳套路,反而將大量的篇幅用於鋪陳理論基礎和心法的構建。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論述“剛柔相濟”這一概念時所采取的辯證手法。他並沒有將剛與柔視為對立麵,而是將其置於一個動態平衡的係統之中進行探討,指齣在不同階段、麵對不同力量時,主導的要素會發生巧妙的轉換。這種深入的哲學思辨,讓閱讀過程變得極為充實和耐人尋味,讀完一章,常常需要停下來,反復咀嚼其中的精髓。這對於那些隻追求“套路熟練”的愛好者來說,或許會覺得有些“慢熱”,但對於追求武道真諦,渴望在技法背後探尋規律的人來說,這種循序漸進的引導方式,無疑是最高效且最持久的學習路徑。
評分從一位資深習武者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其提供瞭一種高度濃縮卻又極其精確的知識體係。它像是一份經過時間淘洗的精華提煉,剔除瞭那些流傳過程中可能産生的冗餘和誤導。我留意到書中對一些基礎樁功的描述,其細節之精準,遠超我以往接觸的任何文字資料。每一個呼吸的配閤、每一次肌肉群的細微收縮與放鬆,都被描述得一絲不苟。這說明編纂者對於“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的理念有著深刻的理解和堅守。閱讀這些章節時,我常常會立即起身,在原地進行比對練習,發現自己過去習練中那些潛藏的、細微的偏差,都能在書中的標準描述下被迅速校準。這種即時的反饋和指導性,是任何單純的視頻教程都無法比擬的,因為它讓你學會的是“如何感知身體”,而非“如何復製動作”。
評分初次翻閱時,我被書中對“氣”的闡述方式深深吸引住瞭。它沒有采用那種晦澀難懂的玄學描述,而是嘗試用一種更貼近現代人理解的、帶有係統性分析的語言去剖析少林武術的核心——內在的精氣神。作者似乎在努力搭建一座橋梁,連接著古老的修煉法門與當下的身體感知科學。閱讀過程中,我仿佛能感受到作者本人在長期的習武與教學中,對這些理論進行反復打磨和提煉的過程。那些看似簡單的文字背後,蘊含著無數次實戰檢驗和內省的智慧。特彆是一些關於“勁力如何從腰腹發起,並傳導至四梢”的論述,邏輯鏈條清晰到令人嘆服,對於任何想要深入理解武術發力機製的習武者來說,這無疑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它教會的不是簡單的招式模仿,而是對人體運動原理的深層次覺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