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當代北京體育史話
定價:30.00元
作者:金汕
齣版社:當代中國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08-01
ISBN:9787801707291
字數:128000
頁碼:21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322kg
編輯推薦
北京五代為都,每代都會産生新的運動項目,從選農壇到〔鳥巢〕——北京體育場館的發展史,競技體育道路的跌宕起伏,參與奧運是每個市民的夢想和責任。
內容提要
當代北京編輯部用幾年的時間,策劃、編輯瞭這套《當代北京社會生活史話》叢書。這套叢書屬於當代北京編輯部組織編寫的《當代北京叢書》中的史話係列,它的目的是記錄和宣傳北京在新中國成立後,與老百姓密切相關的社會生活各方麵的變化、發展和進步,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巨大成績;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普及當代北京史的研究成果,幫助大傢瞭解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觀念的變化,同時,為迎接2008年奧運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嚮世人展示當代北京的成就和風貌。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曆史是需要用文字、圖片等記錄下來的。記錄的方式很多,黨史、國史、地方誌以及紀實文學等等都是。這套史話叢書.則是既體現“史”的宗旨,即以真實的史料為依據,注重完整性、科學性、知識性,縱嚮脈絡清晰,橫嚮展現充分;又具有“話”的特點,即力求敘述的通俗生動和議論的簡潔明瞭,使老百姓願意讀、喜歡讀。這個努力是否取得瞭的成功,這就需要請讀者來做齣評判瞭。
目錄
作者介紹
金汕,畢業於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供職於北京社科院並擔任體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作品《京味兒——透視北京人的語言》、《當代北京語言史話》、《青春的浩劫》、《一生緊隨毛》以及《中國足球之謎》、《淚灑漢城——奧運反思錄》、《隻差一步到羅馬》、《難圓足球夢
文摘
序言
還有一本是關於文學流派興衰的隨筆集,作者的文筆極其老辣,充滿瞭洞見。這本書與其說是在梳理文學史,不如說是在探討人性在不同時代背景下的投射與錶達。作者對於那些經典作品的解讀角度非常新穎,總能從一個意想不到的側麵切入,挖掘齣隱藏在文字之下的深層含義。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和一位學識淵博的朋友進行深入的交談,他會時不時地拋齣一個極具啓發性的觀點,讓你陷入沉思。尤其是一些關於創作心態和藝術追求的討論,對於任何從事文字工作的人來說,都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這本書的結構鬆散卻又脈絡清晰,更像是一係列精心打磨的思維火花,而非綫性的曆史陳述,讀起來非常自由和享受。
評分最後,想提一本關於社會思潮變遷的科普讀物。這本書的難度係數適中,作者非常擅長將復雜的哲學或社會學概念,用生動的故事和貼近生活的例子進行解釋。它講述瞭近一個世紀以來,社會大眾的集體信念是如何受到重大曆史事件和媒體傳播的影響而發生演變的。閱讀過程中,我不斷地在書中描繪的“過去”和眼前的“現實”之間進行對照,深刻體會到我們今天習以為常的許多觀念,其實都是曆史長河中無數次爭論和選擇的結果。作者的論證嚴謹,同時又不失幽默感,讀起來毫不費力,但其蘊含的知識密度卻非常高。這本書成功地激發瞭我對當下社會熱點現象背後的深層邏輯進行反思的興趣,是一本非常及時的“清醒劑”。
評分另一本書則聚焦於某個特定領域在近幾十年來的技術革新與觀念轉變。這本書的學術性稍強一些,但行文卻非常流暢,沒有那種枯燥的理論堆砌感。它詳細梳理瞭從傳統方法到現代高科技手段的演進過程,並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來佐證觀點。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處理復雜概念時的清晰度和邏輯性,即便是非專業背景的讀者也能大緻領會其核心思想。書中穿插瞭一些業內人士的訪談記錄,這些鮮活的個體聲音,極大地增強瞭文本的真實感和可讀性。通過閱讀,我意識到,任何一個看似成熟的領域,其背後都蘊含著無數次的探索、試錯與突破。這種對知識探索精神的贊頌,著實令人振奮。它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所處的行業環境,思考如何以更開放的心態去擁抱未來的變化。
評分我最近還看瞭一本關於城市規劃與建築美學的比較研究。這本書的特點在於其宏大的視野和精美的插圖。它不僅僅羅列瞭不同城市在規劃上的成功與失敗案例,更重要的是,它探討瞭“人”與“空間”之間微妙的關係。作者堅持認為,優秀的城市設計應該迴歸到服務於人的基本需求上來,而不僅僅是追求錶麵的宏大敘事或技術奇觀。書中對比瞭東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對公共空間的理解差異,這種跨文化的視角讓人受益匪淺。每當介紹到一個具體的建築或廣場時,作者都會配上高質量的圖片,這些視覺材料與文字描述相得益彰,極大地提升瞭閱讀體驗。這本書讓我對居住的環境有瞭更深刻的思考:一個真正宜居的城市,其魅力一定是由細節和人文關懷構築起來的。
評分最近讀瞭幾本關於城市發展和曆史變遷的書,感覺很有意思。其中一本講的是某個特定城市在特定曆史時期的社會風貌和生活狀態,作者通過細膩的筆觸,描繪瞭當時人們的衣食住行、文化娛樂,甚至是一些細微的社會現象。比如,書中對某個時期某個區域的街道布局和建築風格的描述,就讓我仿佛身臨其境,看到瞭那些古老的石闆路和錯落有緻的房屋。更重要的是,作者沒有停留在錶麵的描述,而是深入挖掘瞭這些現象背後的曆史動因和社會意義,讓我對那個時代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尤其是那些關於普通市民日常生活的記載,特彆能引起共鳴,讓人不禁思考,在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我們是否遺失瞭某些寶貴的東西。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很好,引人入勝,讓人一頁接著一頁地讀下去,仿佛跟隨作者的腳步,穿越瞭時空隧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