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你可以跑得更快:跑者都應該懂的跑步關鍵數據
:59.80元
作者:徐國峰
齣版社:新星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51332340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Garmin地區總教練、姿勢跑法中國區總教練徐國峰凝聚多年經驗寫就的專業跑步指導書
★結閤訓練理論 穿戴式裝置 跑者數據分析,專業、精準、清晰
★村上春樹《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是跑者的人生指南,徐國峰《你可以跑得更快》是跑者的技術指南
★專業跑步訓練機構“跑步學院”指定教材,使跑者深刻認識和掌握身體密碼,量化每一次進步,更安全地提升跑步實力
★瞭解自己跑得有多快,明白自己為何跑得這麼快,知道如何讓自己跑得更快!
內容提要
《你可以跑得更快》是姿勢跑法中國區總教練徐國峰,根據多年經驗寫就的專業跑步指導書。
作為跑步圈的先鋒,徐國峰結閤自己多年的研究和教學實踐,通過“體能”、“技術”和“壓力與效果”三大指標,教你如何正確解讀跑步數據。
利用數據,我們纔能為自己量身打造高效的訓練計劃,評估自己目前跑步的體能與技術。唯有先認識自己,纔能突破自我,跑齣自身極限的速度!
《你可以跑得更快》讓你瞭解自己跑得有多快,明白自己為何跑得這麼快,知道如何讓自己跑得更快!
目錄
Chapter1大攝氧量
1.心髒隻是泵,跑者的引擎在綫粒體
2.不用進實驗室也能知道自己的大攝氧量
3.如何利用跑錶準確估算大攝氧量
4.提升大攝氧量的佳方法?
Chapter2訓練強度區間
1.6種強度區間的訓練目的
2.找到自己的心率區間
3.如何知道自己的大心率與靜息心率?
4.胸帶式vs光學式心率錶:前者準確,後者舒服
5.找到自己的配速區間
6.確認各跑步強度區間的訓練時數與進步幅度
Chapter3訓練量與狀況指數
1.訓練量有助你厘清過去的訓練重點
2.訓練量的計算方式
3.體能進步幅度、疲勞度與當前的狀況一目瞭然
4.用熱身時的數據告知跑者今天的狀況
5.RQ狀況指數就像長期股票走勢,可以幫助跑者決定未來的訓練方嚮
Chapter4周期化訓練
1.該練什麼強度?
2.如何確認自己的有氧體能基礎已經打穩瞭?
3.打好體能基礎,LSD練2小時30分就夠瞭
4.基礎體能打穩之後要開始練間歇纔會再進步
5.利用訓練量找齣間歇訓練的具體次數
Chapter5跑力
1.通過競賽跑力麯綫幫你發現自己跑步體能的優缺點
2.實時跑力可協助跑者實時掌握自己進步的幅度
3.跑力與大攝氧量的差距越小,跑者的效率越高
Chapter6跑步力學
1.運動力學的階層
2.利用角度判定誰的跑步技巧比較好
3.利用手機APP量化自己的前傾角度與觸地角度
4.作用在跑者身上的兩種力:重力與地麵反作用力
5.在月球上跑步比較快嗎?
6.不刻意跨步也可以跑齣長步幅
7.跟腱是腳上的天然彈簧
8.錯誤的步態不再被沿用
Chapter7如何量化跑步技術
1.10公裏世界紀錄進步史
2.想要提高配速,先縮短自己的觸地時間
3.縮短觸地時間的方式
4.檢查自己兩腳的動作是否平衡
5.可以量化跑姿優劣的移動參數
6.挺直跑vs坐著跑:量化跑姿數據
Chapter8熱量與燃脂量
1.燃脂機器vs燃糖機器
2.LSD訓練將使你嚮燃脂機器進化
3.FatZone:大燃脂強度區間
4.短暫的間歇訓練也能提升運動後的燃脂率
5.間歇跑和有氧跑在燃脂上的差彆
Chapter9壓力與訓練效果
1.變強,發生在壓力之後的恢復期
2.心率變異度可以用來量化身體的抗壓性
3.壓力越大,訓練效果越好
4.如實設定個人資料,纔能提高效果值的準確度
5.利用訓練後的EPOC評估訓練效果
6.訓練效果越好,恢復時間也越長
Chapter10比賽的配速策略
1.半馬配速策略
2.全馬比賽策略
3.衰竭vs破PB
4.人與獸的差異:不為食物和繁衍而跑
5.比賽中體能分配失當的休剋體驗
6.比賽配速是一種藝術,而跑錶是創作的工具
附錄跑步科學術語匯整
作者介紹
徐國峰,曾擔任Garmin總教練、姿勢跑法中國地區總教練、UnderArmour颱灣地區簽約跑步教練。曾擔任2015、2016年Garmin上海、北京、颱北地區訓練營的總教練,指導和參與瞭中國地區所有姿勢跑法的教練認證,對於跑步的技術、體能與肌力訓練都有著相當豐富的理論研究與實踐經驗。標鐵紀錄是2小時5分,大鐵紀錄是9小時44分,全程馬拉鬆的*紀錄在3小時以內,在耐力運動方麵已有10本相關著作與譯作。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排版和圖示設計非常齣色,這一點常常被忽略,但對一本技術性書籍來說至關重要。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解釋復雜概念時,總能配上清晰的圖錶或流程圖。舉個例子,講到跑步經濟性(Running Economy)時,那些展示不同力量麯綫和接觸時間的對比圖,比單純的文字描述直觀瞭百倍。我過去在YouTube上找過很多相關的教學視頻,但很多都講得語焉不詳,或者角度過於狹窄。這本書提供瞭一個全麵的、體係化的視角,讓你從地麵反作用力到垂直振幅,每一個環節都能找到對應的關鍵指標。我甚至開始留意我的跑鞋磨損情況和它與我的觸地時間的關聯,這些細節在過去完全不在我的考慮範圍之內。對於那些希望通過技術手段提升PB(個人最好成績)的嚴肅跑者來說,這本書簡直是不可多得的案頭參考書。
評分老實說,我最初對這類“數據導嚮”的書是持懷疑態度的,總覺得跑步應該更依賴感覺和直覺,過分量化會不會剝奪瞭運動的樂趣?然而,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它不是讓你變成一個行走的傳感器,而是提供瞭一套解讀身體反饋的“語言”。最讓我受益匪淺的是關於“恢復”和“訓練負荷”的那幾個章節。我過去總是心血來潮就加量,結果不是過度疲勞就是莫名其妙地受傷。書中關於心率變異性(HRV)的介紹,雖然概念聽起來有點復雜,但作者用生活化的比喻解釋得非常透徹,讓我明白瞭它如何反映我的自主神經係統狀態。現在,我不再是盲目地執行訓練計劃,而是學會瞭根據前一晚的HRV數據來微調當天的強度,這讓我的訓練變得更“智能”,也更有彈性。這種從“蠻力訓練”到“智慧訓練”的轉變,是這本書帶給我最核心的價值提升。
評分作為一名擁有十年跑齡的跑者,我自認為對跑步理論已經有瞭一定的瞭解,但這本書還是給我帶來瞭很多“原來如此”的時刻。它並沒有局限於講解那些常見的指標如VO2 Max,而是深入探討瞭諸如觸地時間、左右腳的對稱性誤差等更細微但影響深遠的參數。我記得有一段關於“觸地時間過長”如何導緻能量浪費的分析,作者引用瞭頂尖馬拉鬆選手的數據作為參照,通過對比,我意識到自己雖然體重偏輕,但我的“刹車效應”卻比許多體重更大的跑者還要嚴重。這讓我開始刻意練習更輕盈、更快速地抬腿,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更長的步幅。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自信且務實,它不販賣焦慮,而是提供解決問題的工具箱。閱讀體驗是流暢的,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知識淵博的體能教練坐在你身邊,用最清晰的邏輯為你剖析每一個數據點背後的運動生理學意義。
評分這本關於跑步數據分析的書,對我一個業餘跑者來說,簡直是打開瞭一扇新世界的大門。以前跑步,我隻關注時間、距離,偶爾看看心率,覺得這已經足夠瞭。可讀瞭這本書,我纔意識到自己錯過瞭多少寶貴的信息。作者沒有用那種高高在上的理論去說教,而是非常接地氣地講解瞭如何從那些枯燥的數字背後,挖掘齣身體發齣的真實信號。比如,步頻和步幅之間的微妙關係,以前我總覺得隻要跑得快就行,但書裏詳細闡述瞭不同配速下,最優的步頻區間是如何影響能量效率和損傷風險的。我開始嘗試調整我的步態,即使隻是微小的改變,比如每分鍾多邁齣兩三步,跑步的感覺立刻就不同瞭,那種“毫不費力”的感覺,不再是傳說,而是可以通過科學數據達成的目標。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提供一堆公式,而在於教會你如何與自己的身體進行一場基於數據的“對話”。我強烈推薦給所有想從“跑完”升級到“跑好”的跑友們。
評分我曾經花大價錢買過幾套所謂的“專業”跑步課程,但大多是照本宣科,教練隻是告訴我“你應該這樣做”。但《你可以跑得更快》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的“反嚮工程”思維。它沒有告訴你“必須”用某一種步頻,而是教你如何分析自己當前步頻下的效率瓶頸,然後告訴你應該朝哪個方嚮去優化。這是一種賦權。比如,我一直對自己的爬坡能力感到挫敗,這本書提供瞭一套基於配速和坡度變化時功率輸齣的分析方法。雖然我還沒有完全掌握如何實時應用,但至少我明白瞭為什麼我會在上坡時心率飆升卻速度不漲——我的力量耐力指標與我的心肺能力之間存在明顯的不平衡。這讓我製定瞭更具針對性的力量訓練計劃,而不是漫無目的地做深蹲和弓步。這本書的真正價值在於,它幫你找到瞭自己獨特的“數據簽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