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和之道
:55.00元
售价:37.4元,便宜17.6元,折扣68
作者:徐龙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4-01
ISBN:9787010069913
字数:300000
页码:31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由徐龙同志主编的《和之道:信息化时代的大国思想和大企业道路》一书,介绍了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模范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在拓展移动通信业务中促进社会信息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的做法及成效,提供了国有企业对内办成和谐企业,对外积极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宝贵经验,值得所有企业学习和借鉴。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初读此书,我本以为会是一部枯燥的历史文献汇编,没想到它竟然以如此生动、充满生命力的叙事方式展开。作者似乎拥有某种魔力,能将那些尘封的往事重新点燃,让它们在读者眼前鲜活起来。特别是关于早期探索历程的描写,那种筚路蓝缕的艰辛,那种对未知领域的执着追求,读来让人热血沸腾。我特别喜欢其中穿插的一些个人手札和信件片段,它们像是历史迷雾中的微弱烛光,照亮了人物在孤独和困境中的真实情感。这些零散的记录,与主线叙事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复调式的阅读体验,让整体的层次感一下子丰富了起来。我用了整整一个周末才读完,期间多次停下来,在书页上做下标记,记录下那些触动我心灵的语句。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信息的传递,更在于它激发了读者去思考“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终极命题。
评分说实话,我对这类题材的书籍一向持保留态度,总担心会陷入过度的神化或者片面的批判。然而,这本书的作者展现了惊人的平衡感和客观性。他没有回避人物的弱点和时代局限性,反而将这些“不完美”之处作为理解其伟大成就的关键钥匙。这种坦诚的态度,使得整个故事更加可信,也更贴近我们对真实人生的认知。文字风格上,它不像某些文学巨著那样晦涩难懂,但其思想深度却丝毫不逊色。它用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勾勒出宏大的历史图景,同时又不失对个体命运细致入微的关怀。我特别留意了作者是如何处理信息密度与阅读流畅性之间的关系的,处理得非常流畅自然,即便是对于不太熟悉相关背景知识的读者来说,也能轻松跟进。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知识普及与精神洗礼的结合。
评分这是一本需要细细品味的“慢读”之书。它没有那种迎合快节奏阅读习惯的煽情桥段或悬念设置,而是依靠深厚的学养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力来留住读者。每一章的结构都像精心打磨过的乐章,有着清晰的主题和明确的层次感。作者在阐述复杂概念时,总能找到最贴切的比喻或类比,使得原本高深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但绝不流于肤浅。我发现,自己每次重读某个章节,都会有新的体会和理解,这正是好书的标志——它能随着读者的阅历增长而不断焕发生机。它不强迫你接受任何既定的结论,而是邀请你参与到这场对真理和意义的探索之中。这是一次精神上的丰收,让我对“坚持”与“传承”这两个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完全颠覆了我对传统传记文学的固有印象。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洞察力,仿佛能穿透文字的表层,直抵人物灵魂深处。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仿佛和书中的主角经历了一场漫长而深刻的自我对话。叙事结构的处理非常巧妙,时而如涓涓细流般娓娓道来,时而又如惊涛骇浪般跌宕起伏,将历史的厚重感与个体命运的渺小感拿捏得恰到好处。尤其是对那个特定时代背景下,人物内心挣扎与抉择的描摹,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复杂人际关系时的那种克制与精准,没有过度渲染戏剧冲突,而是通过细微的动作和眼神变化,将人物的性格和动机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某个特定人物的记录,更像是一部关于人性、时间和命运的哲学思考。装帧设计也很有品位,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能感受到出版方对内容本身的尊重。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深度阅读和人文探索抱有热情的朋友们。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沉浸感”。仿佛作者搭建了一个精致的时间舱,将我完整地投射到了那个特定的年代。我能“听见”当时的喧嚣,能“闻到”空气中特有的气味,这种感官上的投射力是非常强大的。叙述的节奏掌握得极好,时而快进,跳过那些必要的背景铺陈,时而又慢放,聚焦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让读者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和体会人物内心的波澜。我尤其赞赏作者对于文化和技术细节的考据,那些严谨的脚注和附录,显示了作者背后付出的巨大努力,这让整本书的专业性和可信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读完后,我立刻上网搜索了书中提到的其他相关资料,这本书成功地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知识领域的大门,引发了我强烈的求知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