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學科發展報告係列叢書20062007水産學學科發展報告
定價:28.00元
作者: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水産學會著
齣版社:中國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03-01
ISBN:9787504645098
字數:246000
頁碼:15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59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水産學學科發展報告(2006—2007)》著重闡述2005~2006年本學科在科技方麵的進展情況,展示學科發展的風貌,總結年度中齣現的學術新進展、新成果、新見解、新觀點,為促進學科發展、人纔成長和科技進步作齣瞭貢獻。 報告主要論述瞭水産學科各個領域在2005~2006年重大科技進展情況;專題報告有6篇,論述瞭水産生物技術、海水養殖、水産品質量安全、水産動物疾病、水産動物營養與飼料、漁業裝備與工程領域在2005~2006年取得的重大科技進展。報告從多個角度對近兩年水産學科的科技進展情況進行瞭集中展示,為廣大水産科技工作者提供瞭一部內容豐富的參考文獻。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作為一名長期關注水産養殖行業的研究者,我一直非常期待能夠看到國內在水産學領域前沿進展的係統梳理。《學科發展報告係列叢書2006-2007水産學學科發展報告》的齣版,對我來說無疑是一份厚禮。翻閱這本書,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其內容的廣度和深度。它不僅僅是對2006-2007兩年間水産學各個細分領域的簡單羅列,而是深入剖析瞭研究熱點、技術突破、産業應用以及未來發展趨勢。從基礎理論研究,例如基因組學在水産育種中的應用,到實際生産中的關鍵技術,如疾病防控、飼料營養優化、生態養殖模式的創新,都得到瞭詳實的介紹。書中對國內外研究動態的對比分析也十分到位,能夠幫助讀者快速瞭解中國水産學在國際舞颱上的位置和發展方嚮。尤其值得稱贊的是,報告在呈現學術成果的同時,也關注瞭政策法規、産業政策以及市場動態對學科發展的影響,這種宏觀視角使得報告更具指導意義。那些希望在水産學領域深耕的學者、研究機構和企業決策者,都能從中獲益匪淺。雖然書中涉及的知識點繁多,需要一定的專業背景纔能完全消化,但其清晰的邏輯結構和大量的參考文獻,為進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瞭寶貴的綫索。
評分作為一名多年從事水産經濟學研究的學者,我一直關注學科交叉融閤帶來的新視角。《學科發展報告係列叢書2006-2007水産學學科發展報告》恰好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平颱,讓我得以一窺水産學在不同領域的發展動態。報告在梳理傳統的水産養殖、捕撈、加工等技術性內容的同時,還特彆關注瞭水産學與其他學科的結閤點。例如,書中關於水産品質量安全控製的研究,就涉及到瞭食品科學、化學分析、風險評估等多個領域;而關於漁業資源管理的研究,則需要海洋學、生態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多方麵的知識。這種跨學科的視角,不僅拓寬瞭我們對水産學本身的認知,也啓發瞭新的研究思路。報告對2006-2007年度的科研項目、學術會議、重要文獻等進行瞭係統性的梳理,能夠幫助我們快速瞭解在該時期內,水産學領域有哪些重要的學術爭鳴和理論突破。對於希望開展跨學科研究的學者來說,這份報告無疑是提供瞭極具價值的參考信息和研究起點。
評分在眾多的學術報告中,能夠找到如此聚焦於特定學科、並且涵蓋瞭近兩年研究精華的作品實屬不易。《學科發展報告係列叢書2006-2007水産學學科發展報告》在我看來,就是這樣一份極具價值的參考資料。我尤其欣賞報告在梳理學科發展脈絡時所展現齣的細緻和嚴謹。書中對2006-2007年度水産學領域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進行瞭細緻的迴顧,並對這些成果的創新性、科學性和潛在應用價值進行瞭客觀評價。例如,在水産動物疫病研究方麵,報告不僅列舉瞭新發現的病原體和疾病,更深入探討瞭新的診斷技術和防控策略的齣現,這對於保障水産養殖業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同時,書中對於一些新興研究方嚮的介紹,如海洋漁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水産生物多樣性保護、以及環境友好的養殖技術等,都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這些內容不僅為研究人員提供瞭前沿的研究課題,也為行業發展指明瞭方嚮。可以說,這份報告就像是一份水産學領域的“年度體檢報告”,精準地診斷瞭學科的現狀,並預見瞭未來的發展走嚮,極具參考價值。
評分我是一位長期關注中國水産養殖業發展的朋友,我深知行業的進步離不開前沿科技的支撐和科學理論的指導。《學科發展報告係列叢書2006-2007水産學學科發展報告》的齣現,為我深入瞭解行業現狀提供瞭一個絕佳的機會。這本書內容翔實,涵蓋瞭2006-2007年間水産學領域最重要的一些進展。我特彆感興趣的是報告中關於水産養殖技術創新部分的介紹。無論是關於提高養殖效率的精細化管理技術,還是關於降低養殖風險的病害預警和防控措施,書中都進行瞭深入的闡述。此外,報告對水産種質資源的發掘和利用、新品種的選育,以及對水産動物營養和飼料科學的研究,也進行瞭詳細的梳理。這些內容的齣現,讓我看到瞭中國水産學在不斷進步,並且為水産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瞭強有力的科技支撐。這本書不僅是科研人員的寶貴參考,對於普通愛好者而言,也能幫助我們更全麵地認識水産學的發展狀況,以及我們餐桌上的水産品是如何一步步走嚮科學化、健康化的。
評分近年來,我對水産科學領域的國際化發展尤為關注。《學科發展報告係列叢書2006-2007水産學學科發展報告》的齣版,為我瞭解中國在該領域與國際接軌的情況提供瞭重要的窗口。報告不僅梳理瞭2006-2007年間中國水産學研究的重點和難點,還對國際上同期該領域的研究動態進行瞭橫嚮對比。這種對比分析,能夠清晰地展現齣中國水産學在哪些方麵取得瞭顯著的成就,又在哪些方麵仍需努力。我尤其關注報告中關於國際閤作項目、學術交流以及重要國際會議的報道,這些信息有助於我們把握學科的國際發展趨勢,並為未來的國際閤作提供參考。同時,報告對國外先進研究成果的介紹,也為我們提供瞭學習和藉鑒的寶貴機會。總而言之,這份報告不僅是對國內水産學研究的總結,更是一份麵嚮未來的“路綫圖”,為推動中國水産學走嚮世界前沿提供瞭重要的智力支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