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军事理论课教程
定价:16.00元
作者:劳荣均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8-01
ISBN:9787501965311
字数:200000
页码:21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2002年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联合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学生军事训练是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包含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课程。本课程以国防教育为主线,通过军事课教学,使大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达到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基础的目的。
为适应高职院校国防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需要,根据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制定的教学大纲,结合当前世界与国家的形势、军事理论课教学实践经验和需要,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智发展、文化层次的特点,由我院武装部部长劳荣均组织本部任课老师,通过查阅和收集我国国防建设趋势特征和世界军事动态等方面大量的*信息,走访广州地区军事院校有关教研室,与军事教育工作做得较好的地方高校军事教研室互相学习和沟通,在《大纲》中规定的教学内容基础上作适当调整,使其更加适应高职院校的学生军事训练的要求,使学生基本掌握一定的军事基础知识,完成军事理论课程教学任务,激发青年一代的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培养更多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国际关系发展的爱好者,我一直觉得市面上很多军事读物要么过于偏重武器装备的参数堆砌,要么过于偏向空泛的政治评论。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成功地搭建了一座沟通军事科学与地缘政治现实之间的桥梁。它没有回避冲突背后的经济动因和社会矛盾,而是将军事行动置于更广阔的国际体系中进行考察。特别是书中对“软实力”在现代军事投射中的作用的探讨,让我耳目一新。作者似乎在暗示,未来的战争可能不再是纯粹的铁与火的较量,而是多维度、多层次博弈的综合体现。这种宏大叙事能力,使得这本书的受众群体可以远远超越军事专业的学生,扩展到所有对国家安全和全球秩序感兴趣的读者。它的观点犀利而不失客观,批判性思维贯穿始终,很少看到如此平衡且深刻的分析,读完后感觉自己的认知地图被重新绘制了一遍。
评分坦白说,我原本以为这类“教程”性质的书籍读起来会非常枯燥乏味,充满了教条式的口号和陈旧的理论模型。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刻板印象。它的语言风格出乎意料地充满活力,甚至带有一丝文学性的色彩。作者善于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富有画面感的描述来阐释那些抽象的军事原则。例如,在解释“集中优势兵力”这一核心概念时,他引用了一个古代兵法的场景,将抽象的数学比例转化为了具体的战术压力,使得原本晦涩的理论瞬间变得鲜活起来。更吸引我的是,书中穿插了大量关于军事决策心理学的探讨,这部分内容非常引人入胜,探讨了指挥官如何在极端压力下保持理性判断,以及信息延迟和情绪波动如何影响战局的走向。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像是一位引人入胜的导师,引导你主动去思考、去探索军事思想的奥秘。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对军事战略和战术历史有浓厚兴趣的人量身定制的。我一直想系统地了解现代战争的演变脉络,这本书从宏观的战略思维到微观的战术运用,都有着独到的见解。特别是它对冷战后非对称作战模式的分析,让我对当前国际安全环境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作者并没有陷入单纯的军事技术描述,而是着重探讨了军事理论如何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结构变化而调整的哲学基础。书中引用的案例分析极其丰富,从历史上的经典战役到近期的局部冲突,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剖析,让人仿佛置身于当时的决策层,感受那种权衡利弊的复杂性。这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写法,大大提升了阅读的沉浸感和启发性。我尤其欣赏它对“决心”和“意志力”在战争中的作用的强调,这部分内容超越了单纯的物质对抗,触及了人性的深处。总而言之,这是一部既有学术深度,又充满现实指导意义的佳作,值得反复品读。
评分这本书的资料搜集和引证工作做得极其扎实,这对于任何追求知识严谨性的读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品质。我特意查阅了其中引用的几篇学术论文和官方报告,发现引文标注规范且来源可靠,显示出作者在学术研究上的严谨态度。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体现了作者的深厚功底,它遵循着从基础概念到高级应用的递进逻辑,确保读者在理解复杂概念前,已经完全掌握了必要的前置知识。我最欣赏的是它对不同军事学派观点的呈现方式,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A派的观点和B派的观点,而是巧妙地将这些观点置于历史的语境中进行对比和辩论,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不同理论之间的逻辑关联与张力所在。这种处理方式培养了一种动态的、批判性的学习视角,而不是教导读者去死记硬背某种固定的“标准答案”。它更像是一份开放性的知识框架,鼓励读者根据新的发展进行自我更新和修正,是极具时代价值的一部参考读物。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设计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种沉稳大气的蓝色调,配合着清晰锐利的字体,立刻就给人一种严肃、专业的阅读体验。我翻阅了其中关于信息战和网络安全的那几个章节,作者在组织材料时的逻辑性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每一个论点都有清晰的论据支撑,段落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使得即便是初次接触这些复杂概念的读者,也能顺畅地跟上思路。插图和图表的运用也非常到位,比如某些作战序列图,用简洁的几何图形就将复杂的兵力部署和火力覆盖范围解释得明明白白,极大地降低了理解的门槛。我发现,即便是涉及到一些高度专业化的术语,作者也总能在脚注或正文中给出精炼的解释,体现了极高的为读者着想的态度。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理论读物,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工艺品,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