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通信工程技术
:32.00元
售价:23.4元,便宜8.6元,折扣73
作者:刘玉彬,肖瑛,许爽
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561194812
字数:
页码:28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任务型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系列教材:通信工程技术》以“语码转换”理论为指导,结合通信工程专业特色,根据渗透式双语教学特点,从理论基础到工程实践形成了一部突出应用性、先进性和系统性的双语教材。《任务型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系列教材:通信工程技术》包含上、下两篇共计32个章节,上篇以通信工程专业理论基础为主,内容涵盖通信工程专业基础课和主要专业课,包括电子技术、电路原理、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等共26门课程;下篇以实践应用教学为主,包含部分课程实验报告、课程设计报告以及与专业内容相关的面试用语等。
我对摄影和后期处理一直抱有极大的热情,因此我对市面上所有关于图像处理和色彩科学的书籍都有所涉猎。这本关于高级色彩管理与打印技术的书,给我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它详细阐述了从CMYK到RGB色彩空间的转换机制,以及ICC Profile在不同设备间保持色彩一致性的原理。让我受益匪浅的是它对“人眼视觉感知”的描述,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心理物理学实验结果,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看到的颜色和显示器上显示的颜色会有细微的差别,这让我对“真实色彩”有了更科学的认识。书中的实践案例部分,教导了如何精确校准专业级显示器和高精度打印机,这对于从事商业摄影或印刷行业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技能。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极其用心,大量的图表和色彩样本对比,使得抽象的色彩理论变得具象化,读起来枯燥感大大降低。它不是一本简单的操作指南,而是一本能够提升你对色彩敏感度和专业素养的进阶读物。
评分我一直对古代建筑的结构和材料科学非常着迷,尤其好奇那些宏伟的古代遗迹是如何在没有现代钢筋混凝土的情况下屹立千年的。这本深入探讨传统建筑材料力学特性的专著,完全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它细致地分析了古代石材、木材以及特定配比的灰泥在长期风化和承重作用下的老化机制和表现特性。书中对“榫卯结构”的力学分析部分尤为精彩,作者运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清晰地展示了榫卯连接点在受到复杂荷载时应力的重新分配过程,解释了这种看似简单的连接方式为何能展现出惊人的韧性和稳定性。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古朴典雅,充满了对传统工匠智慧的敬意,同时又不失现代科学的严谨性。阅读它,我不仅学到了材料的物理特性,更感受到了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感,理解了古代工程师们是如何将经验和直觉巧妙地融入到他们的设计之中,实在是令人叹服。
评分这本关于电子设备维修的书简直是我的救星!我一直对电路板上的那些细小元件感到头疼,每次想自己动手修个小家电,最后都只能无奈地送去维修店。这本书的图文并茂的讲解方式真的太友好了,特别是对那些复杂的焊接和测量步骤,作者用非常直观的语言和高清的图片一步步带我入门。我记得有一次我的老式收音机突然不响了,我按照书里教的万用表使用方法,一点点排查,最后发现是一个电容坏了。自己动手换上新电容后,那熟悉的沙沙声又回来了,那种成就感简直无法用言语形容。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位耐心的师傅在耳边指导。它没有堆砌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大量贴近生活的实例来阐述原理,比如讲解电阻的阻值时,会联想到家里的电灯亮度,这种接地气的方式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快速掌握核心知识。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电子产品修理有兴趣的朋友们,这本书绝对能让你从“不敢动”变成“想试试看”的转变。
评分作为一名刚刚接触金融建模的新手,我对如何用程序语言来处理海量金融数据感到手足无措。这本介绍Python在量化分析中应用的教材,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制的。它没有一上来就抛出复杂的算法,而是从最基础的Pandas数据结构和Numpy矩阵运算讲起,确保读者能够扎实地掌握数据处理的基础功。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涵盖了从数据获取(比如如何爬取历史股价数据)到回溯测试的完整流程。作者非常注重代码的可读性和效率,提供的每一个代码块都经过了充分的注释和优化,这对于我这种正在建立编程习惯的新手来说,是最好的示范。我跟着书中的例子,成功地构建了自己的第一个简单的移动平均线策略,并进行了初步的回测。这本书的实用性极强,它不是空谈理论,而是手把手教你如何将复杂的金融概念转化为可执行的代码,是通往量化分析领域的绝佳桥梁。
评分最近在研究智能家居系统的搭建,对各种传感器的接口和数据传输协议感到非常困惑。偶然翻到这本专注于传感器网络和数据采集的书,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和广度都令人印象深刻。它不仅仅停留在介绍各种传感器的基本功能,更是深入探讨了它们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干扰问题以及如何通过软件算法优化数据准确性。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噪声过滤与信号预处理”那一章节的论述,它用一套非常严谨的数学模型解释了卡尔曼滤波在实时定位系统中的应用,这对我设计一个室内环境监测系统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作者的行文风格非常专业、逻辑严密,读起来就像是在跟一位顶尖的工程师进行学术探讨。虽然有些地方需要反复阅读才能完全理解,但这种深度的内容正是专业人士所需要的,它能让你在面对复杂的系统集成项目时,有理论支撑作为后盾,而不是盲目地进行试错。对于想深入了解物联网底层数据流动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不可多得的宝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