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殘疾人常見病養生運動處方
定價:58.00元
售價:39.4元,便宜18.6元,摺扣67
作者:張廣德
齣版社:高等教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040409536
字數:
頁碼:15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殘疾人常見病養生運動處方(附光盤)》依據疾病的三級預防模式,圍繞現代常見的16種疾病,從方義解詁、功前準備、動作指南、練習次數、注意事項和主要作用等6個方麵,詳細闡述瞭張廣德先生創編的16套運動處方,既簡明扼要,又有較完整的養生理論、醫學知識和鍛煉方法介紹。讀者通過5分鍾的經絡導引練習,可達到對疾病的預防和助療效果。本書配有2張教學光盤,由張廣德先生親自講解並示範。
張廣德,字飛宇,號鶴齡燕人,1932年3月齣生於河北唐山,1963年畢業於北京體育學院(現北京體育大學)武術專業,留校任教,之後又考入該校研究生部,是我國導引養生學傢,新中國代武術研究生,中國武術八段,中華武林百傑,享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特殊津貼,曾任北京體育大學導引養生功研究室主任,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導引養生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中國導引養生功研究會會長,現任北京體育大學導引養生中心名譽主任,中國健身氣功協會常委。 50多年來,張教授以易學的哲理、髒腑經絡學說及陰陽五行學說等中醫理論為指導,融係統性、科學性、實效性、藝術性和廣泛適用性於一體,以強身健體、防治慢性疾病為目的,創編瞭導引養生功和養生太極兩大體係,著書60餘部,深受國內外廣大友人的歡迎,得到有關專傢的充分肯定和國傢氣功管理中心的正式承認。其中導引養生功獲得國傢體委“體育科學技術進步奬”,成為國傢健身氣功項目和全民健身計劃推廣項目,被中國武術協會主席張耀庭先生譽為武術的新發展、武術的“金項鏈”。1993年,國務院授予張教授“為高等教育事業做齣突齣貢獻”榮譽證書。 目前,導引養生功已普及到世界五大洲,受到國際友人的喜愛,被他們由衷地稱贊為“神功”、“救命功”,現已成為北京體育大學的一項品牌,並設立體育養生專業,麵嚮全國招收本科和研究生。另有法國、比利時、羅馬尼亞等多個國傢都在張教授的指導下積極籌建養生文化學院。 張教授的導引養生功著作被譯為英、法、日、韓、意、德等多國文字齣版。張教授多次赴美、英、法、德、日、澳、印度尼西亞、荷蘭、瑞士、新加坡、比利時、奧地利、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羅馬尼亞等眾多國傢及我國香港地區講學,傳播中國養生文化,為促進國際間友好往來和東西方文化交流做齣瞭積極貢獻。 “欲明人者先自明”是張教授多年來崇尚的名言;“不爭春榮,笑迎鞦霜”是他的人生追求。
我花瞭大量時間試圖在書中尋找一些針對特定殘疾類彆的、可操作的康復建議,結果發現它更像是一本泛泛而談的健康常識匯編,缺乏真正的專業深度和針對性。比如,對於一位因中風導緻偏癱的讀者來說,他需要的可能是非常精細的、針對肌肉群恢復的漸進式訓練計劃,並且需要有明確的風險提示和替代方案。然而,這本書裏給齣的“運動建議”過於籠統,像是從一本麵嚮普通大眾的健身手冊裏隨便摘抄瞭幾段,然後用一套完全不適用的語言生硬地套在瞭殘疾人群體身上。它沒有深入探討不同病理狀態下對運動強度的限製、關節保護的重要性,甚至連基本的安全監測指標都含糊其辭。當我翻到關於平衡訓練的部分時,裏麵的描述極其抽象,完全沒有提到如何使用輔助工具,或者在專業人士的監護下進行,這對於平衡感較差的人來說,簡直是在鼓勵危險行為。這本書似乎停留在“動起來總比不動的”這種初級理念上,完全沒有觸及到科學、安全、個體化的康復精髓。
評分我特彆關注瞭書中關於“營養與運動結閤”的部分,希望能找到一些實用的膳食建議來配閤運動計劃。然而,這部分內容簡直是東拼西湊,毫無邏輯可言。它一會兒提及高蛋白攝入對肌肉修復的好處,下一段又突然跳到某種傳統中藥材的功效,兩者之間缺乏任何過渡和科學性的論證。更糟糕的是,它列舉的一些食物搭配或者所謂的“食療方子”,很多都是在網絡上流傳已久但缺乏現代營養學支持的說法。對於需要嚴格控製血糖或血壓的慢性病患者來說,這種不負責任的建議是極其危險的。書中沒有提供任何關於如何根據個體化運動量來調整熱量攝入的計算方法,更沒有強調食物過敏源和藥物相互作用的風險提示。這本書在跨學科知識的整閤上顯得力不從心,顯得非常膚淺和零散,根本無法構建一個完整的、科學的健康維護體係。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極其古闆和說教,讀起來讓人感到一種強烈的疏離感,仿佛不是一本用來指導生活的工具書,而是一本過時的教科書。作者似乎熱衷於使用大量的、晦澀難懂的醫學術語,卻很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解釋和轉化。每當齣現一個專業名詞時,你幾乎都要停下來,拿起手機去搜索它的確切含義,這極大地打斷瞭閱讀的連貫性和放鬆感。更令人費解的是,某些段落的語氣顯得居高臨下,充滿瞭“你應該如何”的命令式口吻,而不是鼓勵和陪伴的姿態。對於需要心理支持和積極引導的讀者群體而言,這種冰冷的、灌輸式的文字隻會增加他們的心理負擔和抗拒感。閱讀體驗就像是在接受一次枯燥的、不近人情的訓話,而不是在尋求一種積極的生活改善方案。一本好的養生指南應該充滿人文關懷和溫暖的力量,但這本書在這方麵可以說是完全失格瞭。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簡直是一場災難,完全沒有考慮到目標讀者的特殊需求。內文的字體小得可憐,而且行距也擠得讓人喘不過氣來。對於視力不佳的讀者來說,想要從中獲取任何有效信息都成瞭一種摺磨。更彆提那些所謂的“插圖”瞭,模糊不清的綫條和灰暗的色調,完全看不齣它們到底想錶達什麼。我嘗試著去理解那些復雜的動作分解圖,結果光是看圖就讓我感到頭暈目眩。這本書的裝幀設計也顯得十分廉價,紙張薄得一碰就容易撕裂,油墨的味道久久不散,拿到手裏就有一種不好的預感。如果說這是一本嚴肅的健康指導書籍,那麼它在基礎的可讀性上就徹底失敗瞭。編輯和設計團隊顯然沒有對“殘疾人”這個受眾群體做任何深入的調研和人性化的考量,這簡直是對讀者智商和耐心的雙重侮辱。讀完幾頁後,我不得不閤上它,因為我的眼睛已經開始酸痛,這與我希望通過閱讀來改善健康的初衷背道而馳。這本書的實用價值,在糟糕的物理呈現麵前,直接歸零。
評分這本書的“運動處方”部分,最讓我感到失望的是它對於時間管理和資源配置的現實考量不足。它似乎假設所有的讀者都擁有充足的、不受打擾的康復時間,並且能夠方便地獲取到所有推薦的器械。現實情況是,許多殘疾人士的時間被日常護理、就醫奔波占據,能夠專心進行一小時訓練的機會非常罕見。這本書提供的運動模塊大多是固定時長和固定強度的,完全沒有提供“碎片化訓練”的靈活選擇,比如“十分鍾快速激活訓練”或者“在等待時間可以做的微運動”。此外,它推薦的許多輔助訓練設備,要麼價格昂貴,要麼不易於傢庭存儲和操作。一本真正實用的書籍應該考慮到現實生活的復雜性和資源限製,提供多層次、多場景的解決方案,而不是提供一個脫離生活實際的“理想化”訓練藍圖。這種不接地氣的理論,隻會讓讀者在嘗試幾次失敗後,徹底放棄鍛煉的念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