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特色果蔬 食用菌 中藥材富硒生産技術
定價:45.00元
作者:鄧正春 等
齣版社:中國農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10921754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由鄧正春、鬍淑雲、吳平安、吳仁明、操成波等主編的《特色果蔬食用菌中藥材富硒生産技術》圍繞水果、蔬菜、食用菌、中藥材富硒生産技術進行闡述,包括生長特性、園地選擇、品種選擇、栽培關鍵技術、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本書圍繞水果、蔬菜、食用菌、中藥材富硒生産技術進行闡述,包括生長特性、園地選擇、品種選擇、栽培關鍵技術、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等。
目錄
作者介紹
鄧正春,研究員。曆任常德市武陵區蔬菜科學研究所所長,武陵區農村辦副主任,武陵區蔬菜辦主任,武陵區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常德市委主委,常德市科協副主席,常德市農業局總農藝師、副局長,常德市政協副主席及常德市農學會會長等職。一直從事農業技術研究與推廣工作,獲省市縣科技成果68項,發錶學術論文182篇,齣版專*6部,獲國傢發明1項,編寫省市地方標準119項。推廣農作物新品種、新技術麵積1億多畝。被授予常德科技之星、常德市**專傢、常德市科技功臣、常德市首屆**社會科學專傢及常德市農業科技精英、農業科普精英等榮譽稱號,先後評為全國糧食生産先進工作者、全國農業科普先進工作者、全國**科技工作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傢。 吳仁明,研究員。曆任常德市種子公司糧油部部長、市農技乾部培訓中心副主任、市農業局辦公室主任、市農業局糧油科科長等職。先後被聘為湖南省稻米協會理事、常德市農學會副理事長、常德市農業專傢組成員、常德市科普講師團特聘專傢、常德市12396科技信息服務專傢。一直從事農業技術研究與推廣工作,獲科技成果24項,發錶學術論文74篇,參與齣版專*7部,獲國傢發明1項,編寫省市地方標準68項。3次被市人民記三等功,2次被省農學會評為**青年科技工作者。被市委、市授予第七屆“常德科技之星”榮譽稱號。 鬍淑雲 經濟師。現任湖南常德中旺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常德市及武陵區政協委員、湖南省富硒生物産業協會副會長、市工商聯女企業傢名譽會長、市及武陵區個協副會長。市工商聯常委,武陵區工商聯副會長等職。 先後獲得“全國知識型職工”“全國先進女職工”“湖南省再就業明星”“湖南省巾幗建功之星”“湖南省創業之星”“湖南省文明公民”“常德光彩之星”“常德養殖明星”“常德十佳生産經營標兵…常德十佳下崗青工興業帶頭人”“常德十大新聞人物”“武陵區有突齣貢獻的政協委員”“常德市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中央電視颱、國傢個協報、湖南電視颱、湖南工人報及經濟報、常德日報等新聞媒體曾多次報道其先進事跡,並人選《湖南名人誌》。 操成波 農藝師,現任湖南湘穗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一直從事水稻、油萊新品種選育及農作物新品種、新技術推廣工作,參與選育瞭湘晚秈13號、中健2號,金健162等3個優質水稻新品種,同時參與選育瞭常油雜61、常油雜72、常油雜83、常油雜69、金香油11號、盛雜油10號等6個油菜新品種。5次獲得湖南省農業豐收奬。多次被評為常德市**農業科技工作者、常德市**農業科普工作者、常德市**農學會會員。
文摘
序言
當我看到《特色果蔬 食用菌 中藥材富硒生産技術》這個書名時,我的腦海裏立刻勾勒齣瞭一幅生機勃勃的農業圖景。首先,“特色”二字讓我充滿瞭聯想,它可能意味著書中會介紹那些在市場上有獨特競爭力,或者具有地方風味、稀缺性的果蔬、食用菌和中藥材品種。我尤其關注的是,書中是如何將“富硒生産技術”與這些特色農産品進行深度融閤的。例如,對於口感鮮甜、營養豐富的藍莓,書中是否會提供一套科學的富硒栽培方案,以進一步提升其抗氧化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在食用菌領域,像有著“山珍”之稱的鬆茸,其生長環境獨特,富硒技術的應用又會帶來哪些驚喜?而在中藥材方麵,我最想知道的是,如何通過富硒技術來科學地增強人參、枸杞等傳統名貴藥材的藥效,同時又能確保其安全性?我期待書中不僅能提供理論性的指導,更能包含大量的實踐案例和數據支撐,讓讀者能夠清晰地瞭解到每一種特色農産品在富硒化過程中所麵臨的挑戰和機遇,以及具體的解決方案,這對於提升農産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具有非凡的意義。
評分這本《特色果蔬 食用菌 中藥材富硒生産技術》的齣版,無疑是對當前農業發展模式的一次有力補充。我尤其關注書中關於富硒生産技術的部分,這不僅僅是增産增收的手段,更關係到農産品的營養價值和消費者的健康。目前市場上,富硒農産品的概念已經被廣泛接受,但真正掌握核心技術、能夠穩定高效生産的案例並不多見。因此,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詳細介紹富硒元素在果蔬、食用菌和中藥材這三類不同作物上的吸收機製、適宜的施用方法、以及可能存在的環境影響和控製措施。比如,對於果蔬,不同的果實對硒的敏感度和吸收率是否有所差異?如何根據土壤條件和作物種類來選擇最閤適的富硒製劑?對於食用菌,其獨特的生長環境和營養需求,在富硒技術應用上又有什麼特彆之處?是菌絲體吸收還是子實體富集?而中藥材,其藥效與微量元素的關聯更為復雜,如何在保證藥效的前提下實現富硒,並評估其對藥性的影響,這纔是關鍵。希望書中能提供具體的案例分析和數據支持,讓讀者能夠真正理解並實踐富硒技術,而非停留在理論層麵。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眼前一亮,特彆是它將特色果蔬、食用菌和中藥材這三個看似獨立又實則相輔相成的領域,用“富硒生産技術”這一核心概念串聯起來。在當今消費者對健康食品愈發重視的背景下,富硒産品無疑占據瞭重要的市場地位。我非常好奇書中是如何將這三種截然不同的農産品進行統一的技術指導的。例如,在特色果蔬方麵,書中是否涵蓋瞭像藍莓、獼猴桃、草莓等高附加值水果的富硒栽培,還是更側重於一些地方特色品種的挖掘與推廣?對於食用菌,是側重於常見的香菇、平菇,還是會介紹一些市場潛力更大的新品種,比如猴頭菇、靈芝等的富硒培養基配方和工藝?而中藥材部分,我尤其關注的是如何科學地對人參、枸杞、黃精等名貴中藥材進行富硒處理,以期提升其內在品質和藥用價值,同時避免因過度富硒而帶來的潛在風險。如果書中能提供具體的富硒劑選擇、施用時機、劑量控製以及後期檢測的詳細指南,那將是極具參考價值的。
評分讀完這本書的標題,我腦海中浮現齣的畫麵是,在綠意盎然的果園裏,肥美的食用菌在濕潤的土壤中悄然生長,而旁邊,一株株藥材散發著獨特的清香。這本《特色果蔬 食用菌 中藥材富硒生産技術》似乎在描繪著一幅生態農業的畫捲。我對書中關於“特色”二字的解讀很感興趣。它究竟是指那些在國內産量高、品質優的傳統品種,還是那些具有獨特風味、營養價值高、市場前景廣闊的新興品種?又或者,是結閤瞭地域優勢和創新栽培模式的特色産品?此外,“富硒生産技術”聽起來就充滿瞭科學性和前沿性。我非常想知道,書中是如何將這一技術細緻地應用到不同類型農産品上的。比如,對於嬌貴的草莓,如何施用硒肥纔能保證果實的甜度和色澤,同時又實現有效富硒?對於生長周期較長的中藥材,其不同生長階段對硒的需求量和施用方式會有什麼不同?書中是否提供瞭實際操作的圖文演示,以及不同富硒産品在市場上的定位和營銷建議,這些都是我作為一名讀者非常期待的內容。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對於我這樣對農業科技充滿好奇心的人來說,無疑是一扇通往“健康農業”大門。我常常思考,我們日常食用的果蔬、菌類,以及用於養生的中藥材,其營養價值到底有多少是我們可以掌控的?而“富硒生産技術”這個概念,似乎給瞭我們一個提升農産品品質的全新視角。我特彆想瞭解,書中對於“特色”的定義是什麼?是那些稀有、珍貴的品種,還是那些具有特殊功效、能為消費者帶來獨特健康益處的農産品?書中是如何將富硒技術與這些特色品種有機結閤的?例如,對於像靈芝、鼕蟲夏草這類附加值極高的食用菌,其富硒培養過程是否會對其活性成分産生影響?對於一些在北方地區廣泛種植的特色果蔬,如沙棘、越橘等,它們在富硒方麵的潛力和實際應用案例又是怎樣的?我希望書中能有詳細的關於硒元素在不同作物體內轉移、積纍的機理分析,以及一套切實可行的、適閤不同規模農場的富硒技術指南,包括不同富硒肥料的選擇、使用劑量、施用方法,以及如何通過檢測來評估富硒效果,這些對我來說都至關重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