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芦笋产业发展研究
定价:50.00元
作者:刘恩平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51163590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芦笋是一种泊来蔬菜品种,在我国大面积栽培的历史不过二三十年。由于原来主要集中在沿江、沿海少数地区种植,并未引起国家有关部门重视,研究方面***科研机构也少有人问津。但芦笋以其高产值、高效益及高附加值很快就推广到我国华北、西北、西南等大部分地区种植,并成为当地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的好项目。芦笋产业以其良好的发展势头正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中国是世界**芦笋生产加工大国,本文从芦笋的收获面积、产量、单位面积产量、进出口贸易等方面,分析中国芦笋产业发展的现状;选取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出口价格比(EP)、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指数(QC)5个相关指标。对中国芦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并与东盟国家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提高中国芦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措施。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芦笋种植面积*大的生产和出口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但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仍受到产业政策、文化理念、产业结构、技术体系、信息服务、国际贸易壁垒、食品安全和产业服务等八大内外因素制约,唯有找出和正视这些瓶颈,才能有效推动产业健康稳步发展。
目录
**章外芦笋产业发展历史与未来展望(1) 1��1国外芦笋产业发展历史与现状(1) 1��2芦笋产业发展历史与现状(5) 第二章中国芦笋产业发展环境分析(11) 2��1宏观经济环境(11) 2��2国际贸易环境(13) 2��3宏观政策环境(13) 2��4芦笋产业政策环境(14) 2��5芦笋产业技术环境(14) 2��6外经济形势对芦笋产业发展环境的影响(15) 第三章中国芦笋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17) 3��1中国芦笋产业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17) 3��2芦笋产业发展的区位环境资源基础(20) 3��3芦笋种植区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协调发展对策(21) 第四章中国芦笋种植业发展概况(24) 4��1芦笋种植业现状(24) 4��2芦笋生产成本效益分析(33) 4��3芦笋种植业的投资前景(34) 第五章中国芦笋国际贸易与加工业(37) 5��1芦笋产业贸易市场综述(37) 5��2芦笋加工业现状与发展趋势(45) 第六章中国芦笋产业化组织模式与优化布局研究(47) 6��1芦笋产业化组织模式研究(47) 6��2芦笋产业优化布局研究(60) 第七章外芦笋产业技术研究概述(69) 7��1国外芦笋产业技术研究概述(69) 7��2芦笋产业技术研究概况(71) 7��3芦笋产业技术瓶颈(74) 第八章中国芦笋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84) 8��1当前芦笋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和结构性矛盾(84) 8��2中国芦笋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88) 8��3中国芦笋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89) 第九章中国芦笋产业发展模式与政策支持(91) 9��1芦笋产业发展路径依赖形成的初始条件(91) 9��2芦笋产业发展模式选择(92) 9��3芦笋产业发展的成就与问题(93) 9��4芦笋产业发展的路径扩展(95) 第十章小结与展望(97) 10��1外芦笋产业发展趋势(97) 10��2小结(98) 参考文献(100)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最近对农业经济的研究特别感兴趣,尤其想了解一些具有地方特色和发展潜力的农产品产业。中国芦笋,这个名字一开始就吸引了我。在我印象中,芦笋是一种比较高端的蔬菜,营养价值很高,但总感觉在中国的发展还没有像一些传统农作物那样普及和成熟。所以,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我这方面的知识空白。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梳理中国芦笋产业的发展脉络,从它的起源、引进,到如今的规模化种植和市场化运作,整个过程是怎样的?书中是否会深入分析不同地区,比如山东、河南、云南等地,在发展芦笋产业上各自的优势和特点?我特别希望能看到一些关于产业政策、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对芦笋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的论述。毕竟,政策和市场是产业发展的两大驱动力。同时,我也想了解一下,中国芦笋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如何,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如果书中能对这些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那对我来说,这本书的价值就非常大了。我深信,这本书能让我对中国芦笋产业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关注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读者,我对任何能够揭示某一细分领域发展真相的书籍都抱有浓厚的兴趣。中国芦笋产业,听起来就充满了发展故事和潜在的机遇。这本书,刘恩平的著作,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这本身就赋予了它一定的学术权威性和专业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停留在描述性的层面,而是能够深入到产业发展的“骨骼”和“肌理”之中。比如,书中是否会详细阐述不同种植模式(露地、大棚、温室)的经济效益和技术要求?对于病虫害防治,有没有介绍具有中国特色的、环保高效的新型解决方案?在市场营销方面,书中是否会探讨品牌建设、渠道拓展,以及如何应对国际国内市场价格波动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我期望书中能够对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进行细致的描绘,包括种子种苗繁育、种植管理、采后处理、冷链物流、加工增值以及终端消费等,分析它们之间的协同效应和瓶颈。同时,对于从事芦笋产业的农民、企业、科研机构以及政府部门,他们在产业发展中的角色和互动,也希望能有深入的解读。这本书,我期待它能成为我理解中国芦笋产业发展深度与广度的窗口。
评分拿到这本书,第一感觉就是它装帧精美,纸质也很好,捧在手里很有分量。这让我对书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对芦笋的认知主要停留在超市里能买到的新鲜芦笋,或者是加工过的罐头芦笋。但这本书的出现,让我意识到芦笋的产业发展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和宏大。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关于中国芦笋种植的“全景图”,从宏观的国家政策导向,到微观的农户家庭如何实践,中间涉及到哪些关键的环节和技术。比如,书中是否会介绍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如何影响芦笋的品质和产量?不同品种的芦笋在市场上的定位和需求有什么区别?还有,我想了解一下,中国芦笋的产业链是如何构建的,除了种植,还有哪些环节,比如初加工、深加工、物流、销售,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当然,如果书中能对一些成功的芦笋产业化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总结其经验和模式,那将是非常有价值的。毕竟,学习成功者的经验,往往能少走很多弯路。这本书的作者,刘恩平,名字虽然陌生,但“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这个名字,给了我很大的信心,相信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不少关于中国芦笋产业的“干货”知识。
评分这次淘到一本关于中国芦笋产业发展的书,真是意外的惊喜。我一直对农业科技的进步和产业化发展很感兴趣,尤其关注那些能切实提升农民收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领域。芦笋,作为一种营养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的经济作物,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这本书的作者,刘恩平,虽然名字我之前不太熟悉,但从书的厚度和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的背书来看,内容应该相当扎实。我特别期待书中能详细解读中国芦笋产业在不同地域的差异化发展模式,比如是纯粹的种植输出,还是包含精深加工、品牌化运营等多个环节。另外,对于技术层面的研究,比如新品种的选育、病虫害防治的创新技术、以及现代化种植设施的应用,我也希望能有详尽的介绍,这对于指导实际生产非常有帮助。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书中能够对当前中国芦笋产业面临的挑战,如市场波动、成本压力、技术瓶颈、国际竞争等,进行客观的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毕竟,任何产业的发展都不会一帆风顺,了解并应对挑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总之,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是一份学术研究的成果,更可能是一份指引行业未来方向的宝贵参考。
评分这次偶然的机会了解到这本书,我对中国芦笋产业的关注度可以说是一下子被点燃了。我总觉得,很多农产品在中国的发展,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而芦笋,作为一个相对“新”的经济作物,其发展过程一定充满了曲折和创新。这本书,作者刘恩平,来自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这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内容充满了信心。我非常好奇,书中会对中国芦笋产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一个怎样的梳理?是按照时间线,还是按照地域,或者按照技术演进的维度?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会深入分析,中国在引进和推广芦笋种植过程中,所遇到的技术难题和解决方案。比如,不同土壤和气候条件下,如何保证芦笋的品质和产量?对于新兴的农业科技,比如无人机植保、精准灌溉等,在芦笋产业中的应用情况如何?另外,从市场角度来看,中国芦笋的消费群体是怎样的?国内市场和出口市场分别有哪些特点和挑战?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揭示这些问题的答案,让我对中国芦笋产业有一个更立体、更深刻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