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西方古典绘画入门
定价:36.0元
作者:吾淳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0-01
ISBN:9787540776299
字数:20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6个单元,共30讲,囊括162位画家的300幅绘画作品。这部由常年在高校从事哲学研究工作的艺术爱好者为艺术入门者撰写的作品,本着“一道入门”的宗旨,用生动的语言,客观的立场和兼收并蓄的态度,为古典艺术的入门爱好者提供了一份颇有分量的导读,读者步入古典艺术的神圣殿堂。
内容提要
这是一部写给古典绘画爱好者的书。全书总计提供了162位画家的300幅绘画作品。作者按时代顺序来进行叙述,不仅提供了详细的推荐作品条目,也附上了精到的欣赏指南。全书一共包括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又下设五讲,同时包括丰富的插页内容,囊括了从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到19世纪后期古典艺术终结时代的作品。
作者常年担任高校哲学教师,擅长从理性思维的角度出发理解感性的艺术世界,其遴选的作品在绘画史上具有代表性,书后还提供了多种索引方式,为古典绘画爱好者提供了一本值得一读的入门级作品,兼具实用性和欣赏性。
目录
作者介绍
吾淳,祖籍浙江衢州,1955年出生于上海。1978年考入大学,1997年获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哲学与跨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思维与哲学发生和范型问题研究,兼涉科学、伦理、宗教以及艺术。专业性著作包括:《中国思维形态》《古代中国科学范型——从文化、思维和哲学的角度考察》《中国社会的宗教传统——巫术与伦理的对立和共存》《对话:哲学与艺术》等。
文摘
朋友,有没有接触过古典艺术,想不想接触古典艺术?你或许会问:进入或接触古典艺术难吗?当然,它比流行艺术艰深,否则何以堪称古典?西方古典艺术究竟有多“厚”?举个例子,米开朗琪罗距离我们500年,拉斐尔距离我们500年,你觉得“厚”吗?不仅如此,它背后是犹太民族和《》的底蕴,是古代希腊文明的底蕴,距离我们2500年,你说有多“厚”?相反,流行如流光,它是易逝的,今年流行,明年或许不再。通俗易懂的东西往往也可能过目即忘,因为它无法抵达你的心灵,而只是那种一时的情绪冲动。其实我们都知道,凡好东西的获得都有难度,唾手可得的东西没有价值。庄子也说过,夏虫不可以语冰,井蛙不可以语海,正是此谓。但古典艺术的训练或许又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就拿我来说吧,天资不敏,以前接受训练的条件更远远不能同今日相比;况且如果你还会一两样乐器,或者学过一些素描甚至更多,那我还不如你。古典艺术并非像空中楼阁那样高不可攀,难度往往有可能是被你夸大的,或者是因你的无来由的恐惧和懒惰而造成的。如果你跳一下便能摘到果实,或者如果你通过锻炼跳得更高一些,能摘到更多的果实,你愿不愿意?想当初,我开设艺术课的重要目的之一,也就是想开拓学生的审美视界,增益学生的精神生活。如果再深掘一下提问,就是我们能否更有修养,我们能否更有教养;我们能否少一点功利,我们能否多一份理想。总之,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存在能否更有趣味,更有品位,更少一些动物的本能?这么说吧,古典这个东西,你一旦进去了,就会站在金字塔尖俯瞰世界,而不是哆哆嗦嗦、战战兢兢地仰望这个塔尖,同时成为塔尖上的那个人或那些人的俯瞰物。
序言
我一直对欧洲历史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辉煌的艺术遗产。在寻找一本能系统梳理西方古典绘画脉络的入门读物时,我偶然发现了《西方古典绘画入门 吾淳》。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仅是一本介绍画作的书,更像是一部浓缩的西方艺术史。作者以一种非常宏观的视角,将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绘画风格置于历史和社会背景下进行解读,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艺术是如何随着时代变迁而演变的。例如,从古希腊雕塑对人体比例的理想化追求,到古罗马现实主义的肖像描绘,再到文艺复兴时期对古典人文精神的回归与创新,每一步都阐述得逻辑清晰,层层递进。作者在分析具体画作时,也并非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创作理念、技法特点以及所处的文化语境。我特别喜欢作者对色彩运用和构图布局的讲解,那些原本觉得抽象的艺术语言,在作者的解释下变得具体可感。书中引用的案例也相当丰富,从乔托充满戏剧性的宗教场景,到提香细腻的肖像刻画,再到鲁本斯奔放的热情,每一个例子都恰到好处地印证了作者的观点。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西方古典绘画的理解,已经从“看热闹”提升到了“看门道”的层面,对那些曾经只能用“美”字来形容的画作,现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评分作为一名对历史和文化有一定了解的读者,《西方古典绘画入门 吾淳》这本书给予了我意想不到的收获。它并非简单地将西方绘画史上的重要作品堆砌在一起,而是巧妙地将艺术的发展置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中,深入剖析了政治、宗教、哲学、社会等因素对绘画艺术的影响。作者的分析鞭辟入里,观点独到。例如,在探讨文艺复兴时期的发展时,书中不仅提及了美第奇家族的赞助,还分析了地理大发现对人们世界观的冲击,以及这些是如何在绘画中得到体现的。这种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让我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每一幅作品的内涵。书中对不同艺术流派的划分和界定也十分清晰,从早期的拜占庭艺术的神秘主义,到哥特艺术的宗教虔诚,再到后来的印象派对光影的探索,作者都做了详尽的论述,并辅以大量的经典画作作为例证。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解读作品时,那种抽丝剥茧的耐心和洞察力,能够发掘出许多我之前忽略的细节和象征意义。这本书不只是停留在“好看”的层面,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为什么会这样”,从而达到一种更深层次的艺术欣赏。
评分我曾以为自己对艺术绘画类书籍没什么兴趣,直到我翻开了《西方古典绘画入门 吾淳》。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复杂的艺术史和绘画理论,用一种极其平易近人的方式呈现出来。我一开始是被书中精美的插图所吸引,那些名家名作被高清呈现,细节之处尽显功力。但真正让我沉浸其中的,是作者旁征博引的讲述方式。它不像很多教材那样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故事性。作者在介绍每一位画家或每一个艺术流派时,都会穿插一些有趣的历史轶事或者画家本人的生平故事,让冰冷的艺术作品顿时鲜活起来。比如,讲述卡拉瓦乔时,作者并没有回避他身上的一些争议,反而通过他的经历,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他那种“戏剧性现实主义”的风格是如何形成的。而且,作者在讲解绘画技法时,也尽量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而是用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来类比,比如讲解透视法时,就像是在描绘你站在一条笔直的马路上,远处的景物会逐渐变小。这本书最大的优点是,它不会强迫你记住一大堆概念,而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让你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逐渐建立起对西方古典绘画的认知框架。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在探索和学习。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给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一直对艺术有点好奇,但又觉得望而却步,总觉得那些油画、雕塑什么的离我太遥远。拿到《西方古典绘画入门 吾淳》这本书的时候,说实话,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可能觉得它也就是走马观花地介绍一下吧。然而,事实完全出乎我的意料。首先,它并非简单地罗列名家名作,而是很有条理地从古希腊、古罗马一直讲到文艺复兴,再到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每一章都像是在讲述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作者的叙述非常生动,像是带着你穿越时空,亲眼目睹那些大师们如何构思、如何下笔。比如,在讲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时候,作者不仅仅是介绍达芬奇、米开朗琪罗,还会深入讲解那个时代的人文精神,以及这些精神是如何体现在绘画作品中的。那些对于光影、透视、解剖学的讲解,原本以为会枯燥乏味,结果在作者的笔下变得通俗易懂,甚至让人觉得很有趣。特别是作者对细节的捕捉,比如某幅画中人物眼神的细微变化,或者背景中某个不起眼的小物件所象征的意义,都让我惊叹不已。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图片质量很高,色彩还原度也很棒,我经常会一边读文字,一边盯着图画,仿佛真的能感受到画作的质感和温度。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不再觉得西方古典绘画是高冷的艺术,而是充满了人情味和故事的宝藏。
评分坦白说,我之前对西方古典绘画并没有太大的热情,总觉得它们要么太严肃,要么太遥远。直到我朋友推荐了《西方古典绘画入门 吾淳》,我才发现自己之前的想法有多么片面。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拉近了我和艺术的距离。作者的文字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朋友,在娓娓道来。它没有让人望而生畏的理论术语,而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解释那些看似复杂的绘画技法和艺术概念。比如,在介绍色彩理论时,作者会用大家都能理解的日常事物来打比方,让我恍然大悟。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绘画作品背后的人的情感和故事。它不仅仅是关于技巧,更是关于人类的表达、情感的流露和思想的碰撞。作者在分析每一幅画时,都会引导你去关注画中人物的表情、姿态,以及画家想要传递的情绪,这让我感觉我不再是孤立地欣赏一幅画,而是能与画家和画中人物产生共鸣。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与历史对话,与伟大的灵魂交流。它让我对西方古典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开始主动去寻找更多的作品来欣赏和研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