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养蜂技术
定价:11.00元
作者:黄文诚
出版社:金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6-01
ISBN:978750825677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182kg
编辑推荐
本书在第三版的基础上进行了技术内容的更新,重点讲述了蜜蜂饲养管理技术及各种蜂产品的生产技术和先进经验,增加了春繁期灾害天气时的管理措施、分区管理法、多功能保蜂罩养蜂、新老蜂王和平交替、多王群的组建和应用、巢蜜盒子框和蜂蜜棒生产以及蜂产品综合高产技术等,并改写了雄蜂蛹及其生产技术。
内容提要
本书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黄文诚研究员编著,是《蜂王培育技术》、《蜜蜂病虫害防治》的姊妹篇。在前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技术内容更新,增加了春繁期灾害天气时的管理措施、分区管理法、多功能保蜂罩养蜂、新老蜂王和平交替、多王群的组建和应用、巢蜜盒子框和蜂蜜棒生产以及蜂产品综合高产技术等,重点改写了雄蜂蛹及其生产技术、蜜蜂主要病敌害的防治及养蜂始业内容。全书内容包括:蜜蜂养殖技术、蜂产品及其生产技术、蜜蜂授粉技术和养蜂始业。语言通俗易懂,内容先进实用,适合养蜂人员、养蜂科技工作者及农业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目录
章 蜜蜂养殖技术
一、蜜蜂生物学基础知识
(一)蜂群的组成
(二)蜜蜂的发育
(三)蜜蜂的行为特点
(四)蜜蜂的信息交换
(五)蜂群周年生活规律
二、蜜蜂品种
(一)东方蜜蜂
(二)西方蜜蜂
(三)我国选育的高产蜂种
(四)蜂种的选购
三、蜜粉源植物
(一)花蜜和花粉
(二)主要蜜源植物
(三)主要粉源植物
(四)甘露植物
四、养蜂机具设备
(一)蜂箱
(二)巢础
(三)饲养管理用具
(四)饲喂用具
(五)其他工具设备
五、建场和养蜂常规管理技术
(一)养蜂场地的选择
(二)蜂群的排列
(三)蜂群的检查
(四)蜂群的合并
(五)蜂王的诱入
(六)巢脾的修造
(七)盗蜂的防止
(八)蜂群的饲喂
(九)蜂群的移动
(十)巢脾的增减
六、自然分蜂及分蜂控制技术
(一)引起分蜂的原因
(二)自然分蜂
(三)分蜂控制技术
(四)人工分蜂
七、蜂群的周年管理技术
(一)强群优势
(二)增殖时期的管理
(三)恢复发展时期的管理
(四)强盛时期的管理
(五)炎热季节的管理
(六)越冬的准备
(七)北方蜂群的室内越冬
(八)南方蜂群的室内越冬
(九)蜂群的室外越冬
(十)转地饲养
(十一)单脾春繁
(十二)封盖子脾的人工孵化
(十三)春繁期灾害天气时的管理措施
(十四)分区管理法
(十五)多功能保蜂罩养蜂
(十六)新老蜂王和平交替
(十七)多王群的组建和应用
八、良种繁育技术
(一)人工育王
(二)交尾群的组织和管理
(三)蜂王的贮存
九、笼蜂的饲养和生产技术
(一)笼蜂的用途和生产与饲养条件
(二)蜂笼的构造
(三)饲料的配制
(四)笼蜂蜂王的培养
(五)笼蜂的生产技术
(六)签订购销合同
(七)装笼
(八)笼蜂的运输
(九)笼蜂的饲养技术
十、中蜂科学饲养技术
(一)中蜂的特点
(二)中蜂过箱技术
(三)中蜂人工育王
(四)中蜂蜂产品的生产
(五)野生中蜂的收捕
(六)中蜂饲养管理要点
十一、蜜蜂主要病敌害防治技术
(一)蜜蜂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二)蜜蜂主要敌害防治技术
(三)蜂具消毒
第二章 蜂产品及其生产技术
一、蜂蜜及其生产技术
(一)蜂蜜的酿造
(二)蜂蜜的成分和性质
(三)蜂蜜的性和应用
(四)蜂蜜生产技术
(五)取蜜
(六)主要蜜源植物流蜜期的管理
(七)巢蜜生产技术
(八)大块巢蜜生产技术
(九)半脾巢蜜生产技术
(十)巢蜜盒子框生产技术
(十一)蜂蜜棒生产技术
二、蜂蜡及其生产技术
(一)蜂蜡的成分和性质
(二)蜂蜡的用途
(三)蜂蜡的生产措施
(四)蜂蜡原料的加工
(五)蜂蜡的精制
(六)巢脾的医疗作用
三、蜂王浆及其生产技术
(一)蜂王浆的成分及性质
(二)蜂王浆在医疗保健上的应用
(三)蜂王浆生产技术
(四)提高蜂王浆产量的措施
(五)蜂王浆的采收
(六)蜂王浆的保存
(七)蜂王幼虫的利用
四、蜂花粉及其生产技术
(一)花粉的成分
(二)花粉的医疗作用
(三)花粉的采收工具
(四)花粉的收集
(五)花粉的干燥
(六)花粉的贮藏
五、蜂毒及其生产技术
(一)蜂毒的成分和性质
(二)蜂毒的医疗作用
(三)采集蜂毒的工具
(四)蜂毒的采集
六、蜂胶及其生产技术
(一)蜂胶的成分和性质
(二)蜂胶的应用
(三)蜂胶的采集工具
(四)蜂胶的采收和贮藏
七、雄蜂蛹及其生产技术
(一)雄蜂蛹的成分
(二)雄蜂蛹的利用
(三)雄蜂蛹的生产工具
(四)雄蜂蛹的生产条件和方法
(五)雄蜂蛹的采收和加工
八、蜂产品综合高产技术
(一)养蜂场地建设
(二)蜂群管理措施
(三)蜂王浆生产技术的改进
(四)雄蜂蛹生产技术的改进
(五)采蜜技术的改进
(六)花粉采集技术的改进
第三章 蜜蜂授粉技术
第四章 养蜂始业
一、蜂群蜂产品的年产量
二、养蜂技术培训单位
三、养蜂业领导机关和科研机构
四、养蜂群众组织
五、养蜂报刊
六、出售蜂王、蜂种的单位
七、出售蜂具、蜂药、巢础的单位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它就像一位博学的智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揭示了养蜂的奥秘。我非常欣赏书中对于蜂群生理和行为的深入剖析,它让我理解了为什么蜜蜂会做出某些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对整个蜂群的生存和繁衍有多么重要。书中关于如何根据蜜源植物的季节性变化来调整养蜂策略的指导,让我明白了养蜂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也让我学会了如何顺应自然,而不是与之对抗。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如何利用自然条件来优化蜂箱布局和管理技巧的讲解,这让我感受到了养蜂的智慧和艺术。而且,书中对于蜂蜡、蜂胶等蜂产品的功能和应用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让我对养蜂的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养蜂技术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与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指南。阅读的过程让我感到平静和充实,仿佛在与一群勤劳而智慧的生命进行对话。
评分我一直是个对自然事物充满好奇的人,而这本书正好满足了我对蜜蜂的好奇心。这本书的逻辑性非常强,从蜜蜂的基本习性到具体的养殖技术,层层递进,非常适合初学者。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蜂群的繁殖和管理的部分,它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增加蜂群的数量,以及如何防止蜂群的分裂。书中对各种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也讲解得非常详细,包括如何识别症状,以及采用哪些药物或方法来治疗,这让我对养蜂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有了充分的准备。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关于蜂蜜和其他蜂产品的加工和利用方法,比如如何提取蜂蜡、蜂胶等,这让我看到了养蜂的多样性和经济价值。书中的一些关于如何选择优良蜂种的建议,也让我受益匪浅,毕竟好的蜂种是成功养蜂的基础。整体而言,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和系统的养蜂知识体系,让我感觉自己能够一步步地朝着成为一名合格的养蜂人迈进。
评分这本书实在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对蜜蜂和蜂蜜的世界充满好奇,但又苦于无从下手。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循序渐进地带领我了解这个神奇的昆虫王国。首先,它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复杂的专业术语,而是从蜜蜂的生物学特性、社会结构讲起,比如蜂群的组成、每个成员的职责,这一点对我这个门外汉来说非常友好,让我能够迅速建立起对蜜蜂的初步认知。接着,书中详细介绍了蜂箱的种类、蜂具的选择和使用方法,并且图文并茂,让我这个动手能力不强的人也能够清晰地理解每一个步骤。最让我惊喜的是,它还深入探讨了蜜蜂的采蜜过程,从蜜源植物的选择到蜂蜜的采集和酿造,每一个环节都解释得十分到位。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如何识别和处理常见蜜蜂疾病的部分,这对于保证蜂群的健康至关重要。而且,书中对于蜂群管理的一些细节,比如如何扩大蜂群、如何进行分蜂等,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让我感觉自己真的掌握了一些实用的技巧。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养蜂世界的大门,让我对这项古老而迷人的技艺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关于蜜蜂的奇幻漂流!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部讲述蜜蜂生命故事的史诗。书中的语言生动有趣,我常常在阅读中被那些关于蜂王、工蜂和雄蜂之间复杂关系的描述所吸引,仿佛置身于一个微缩的社会。它没有生硬的理论堆砌,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和生动的比喻,将那些原本枯燥的技术要点变得栩栩如生。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对蜜蜂感官世界的探索,了解了它们如何通过触角、复眼感知世界,如何利用信息素进行交流,这让我对这些小生物的智慧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且,书中关于不同季节的养蜂重点和注意事项的指导,让我明白了养蜂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自然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这体现了养蜂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养蜂不仅仅是为了获取蜂蜜,更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它教会我如何尊重生命,如何与自然建立深厚的联系。阅读的过程充满了惊喜和启发,我感觉自己不仅仅学会了养蜂的技术,更获得了一种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心。
评分作为一名对农业技术一直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启发。它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养蜂的步骤,更是在潜移默化中传递了一种科学的管理理念。书中关于如何科学地选择蜂箱的位置,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来优化养蜂方案的建议,都非常有价值。我尤其被书中关于如何预测和应对蜂群过冬的策略所吸引,这让我意识到养蜂需要长远的规划和细致的准备。而且,书中对于如何科学地采集和储存蜂蜜,以及如何提高蜂蜜的品质和产量,也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技巧。它还涉及到一些关于蜂群授粉的经济价值和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这让我看到了养蜂更广阔的前景。这本书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兼备,让我对养蜂这项古老而充满活力的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激发了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欲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