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永续经营:突破企业成长中的战略转折点
定价:29.80元
售价:20.3元,便宜9.5元,折扣68
作者:曹光荣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4-01
ISBN:978780197057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作者的观点: 我历来不主张夸夸其谈地给企业去做艺术般的所谓“模式’,这对企业是有害的,因为随着模式的诞生,企业的行为可能就会偏离内生出来的企业实际,从而放弃了原本合理的行为方式和经营模式。 一个企业再好好不过它的经理,一如金字塔再高高不过它的塔尖。这就是说,企业家的思维、知识和能力,构成企业成长的极限。 企业家精神是非常稀缺的资源,难以用一些指标(如体力,学位和经历等)来定义出来,因而不存在一个真正的企业家的市场,因此,真正的企业家精神是不能“买到’的。 企业核心理念是企业领导人作出重大决策,处理重大问题,进行组织沟通所具有的独特观念和技巧,并且能够转化为整个企业具有内在一致性的行为,成为企业生命体的核心元素或“全息基因”。 一个企业只能在其经营理念的空间之内成长,所以企业的成长往往被其经营者的理念所限制。 如果企业这个木桶本来就装不住水,缝隙满身,你的木板再长也徒劳!因此,还倒不如先把下面的桶缝补好,这样水至少可以装到短木板处。等缝隙补好了,再去加长短木板才是明智之选! 谁来监督老板?什么制约老板?如果失去价值观的制约,老板也会乱来的。面老板的乱来比员工乱来更可怕。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的文化,它们是能量巨大的监督力。老板就由企业文化来监督。
内容提要
目录
章 突破才能化“蛹”为“蝶”
——企业在战略转折点沉浮
战略转折点在哪里
战略转折点什么时候到来
警惕转折点的来临
战略转折点管理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 摧毁行业投资价值
——格兰仕构筑价格壁垒极速扩张
两次战略转折
如何突破战略转折点
格兰仕能否越过第二道坎
为格兰仕的未来进言
第三章 能否实现“柔软”之梦
——IBM走过的路,联想走得通吗
联想的三次战略转折
别无选择的战略
联想转型之困
为联想提醒
第四章 “买车”还是“打的”
——蒙牛飞船还能飞多远
环绕速度的成长
蒙牛神话的评说
蒙牛创业的思考
蒙牛的扩张难题
蒙牛到了战略转折点
第五章 做狮子还是做羚羊
——伊利凭什么从到
突破并峙的平衡
成就之路
伊利战略转折点的危机
能否跨过之坎
如何突破:进言伊利
第六章 要么成长,要么死亡
——企业在生命周期中遭遇战略拐点
第七章 变革是永恒的
——突破拐点就需要变革
第八章 企业在价值观内成长
——企业家的理念决定企业能走多远
第九章 突破的持久力
——靠创新跨过企业的战略转折点
第十章 从木桶到铁桶
——核心竞争力从补桶缝开始
第十一章 突破的减震器
——企业文化帮助企业渡过转折点
第十二章 要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多元化战略本身并不是错
第十三章 通过巨人之路
——成功的并购有利于企业的快速成长
作者介绍
曹光荣,男,湖南商学院副院长,曾主著、参著有《企业伦理》、《企业管理》等书,在《湖南日报》、《中国高等教育》、《商业研究》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并组织主持了校企联合人才教改实验商科类人才道德培养课题研究多个,参与多家大型企业的管理咨询工作,现任北
文摘
序言
初翻开这本书的目录,我就被其清晰的逻辑结构所吸引住了。它似乎没有采用那种堆砌理论术语的方式来构建内容,反而更侧重于构建一个可以实操的“路线图”。我注意到章节划分非常细致,从宏观的市场环境分析,到微观的组织能力重塑,再到具体的执行层面的文化变革,每一步都有详尽的论述。其中一个章节标题提到了“组织惰性的解构”,这正是我当前团队面临的最大痛点之一。我们有着优秀的人才基础,但随着规模的扩大,创新活力却在减弱,变得越来越害怕试错,这种“舒适区的陷阱”往往是扼杀成长的元凶。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论证如何在这种环境下,既能维持稳定运营,又能鼓励冒险和颠覆性思维的。这本书的行文风格看起来非常务实,不像有些管理学著作那样高高在上,而是更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娓娓道来,让人感觉书中的每一个建议都是经过实战检验的,充满了“过来人”的智慧和洞察力,这让我对后续的阅读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给我一种沉稳且充满力量的感觉,那种深沉的蓝色调与金色的字体搭配,恰到好处地传递出一种关于长远规划和深厚底蕴的讯息。我是在一个行业论坛上偶然听到有人提及这本书的,当时他们正在热烈讨论企业如何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生命力,而这本书的名字正好点出了这个核心议题。作为一个在企业管理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深知战略调整的重要性,但更让人头疼的是如何把握那个“对的时机”。很多时候,我们都错过了最佳的转向窗口,要么是因为过于保守,要么是因为盲目求新。这本书的标题让我立刻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它似乎在暗示,作者已经为我们梳理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框架,能够帮助我们在关键的十字路口做出明智的选择。我尤其期待看到作者如何阐述那些“战略转折点”的具体特征,以及我们如何从日常的运营数据中敏锐地捕捉到这些信号,而不是等到危机真正降临时才手忙脚乱。这种前瞻性的视角,对于任何一个志在基业长青的领导者来说,都是极其宝贵的知识财富。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现在这个时代,什么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壁垒,还是快速迭代的能力?这本书的摘要中强调了“动态适应力”的重要性,这与我最近阅读的一些关于敏捷组织的文献不谋而合。但更高明之处在于,它试图将这种适应力与企业的长期愿景结合起来,避免了为了适应而适应的盲目性。我特别关注那些案例研究部分,因为理论说得再好,如果脱离了商业世界的残酷现实,也终究是纸上谈兵。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跨行业的、具有代表性的成功或失败案例,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那些成功穿越周期的企业,究竟在哪些关键节点上做出了与众不同的决策。这种对比分析,对于我们识别自身业务的潜在风险和机遇至关重要。如果作者能够提供一套清晰的评估工具,让我们自己也能给企业做一次“战略转折点扫描”,那就太棒了,这会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般理论书籍。
评分我注意到这本书的作者似乎有着深厚的咨询背景,这通常意味着其分析工具会非常系统化和结构化。然而,令我好奇的是,如何将这些高度结构化的工具,成功地植入到那些原本更依赖直觉和经验的传统行业企业中去?这是一个常见的落地难题——理论模型往往在进入复杂、多变的企业内部后,会因为各种利益冲突和既得利益者的阻挠而失效。我非常期待书中关于“变革推动力”的论述,即如何说服那些固守旧有模式的既得利益者接受变革,并让他们成为转型的积极参与者。这不仅仅是沟通技巧的问题,更是关于权力结构、激励机制和愿景认同的深层次博弈。如果作者能提供一个关于如何建立“跨部门转型联盟”的实战指南,帮助我们解决人性的阻力,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将无可估量。它不再仅仅是一本关于战略的书,而变成了一本关于“如何推行艰难决策”的领导力圣经。
评分从排版和设计上看,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应该很舒适。页边距的处理得当,字体大小适中,这对于需要长时间阅读管理类专业书籍的读者来说非常重要。但更吸引我的是它在处理“不确定性”问题上的态度。很多书籍会试图描绘一个清晰的未来蓝图,但现实是,未来充满了噪音和模糊不清的信号。我希望这本书能坦诚地探讨如何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进行决策,这才是高层管理者每天都要面对的真实考验。它是否提供了一种应对“黑天鹅”或“灰犀牛”事件的预案框架?或者,它是否提供了一套方法论,让企业能够建立一种“容错文化”,使得小范围的试错成本可以被吸收,而不会演变成灾难性的失败?如果这本书能指导我们如何将风险管理内化为一种企业文化,而不是仅仅当作一个部门的KPI,那么它无疑是具有颠覆性的,因为它触及到了企业生命力的深层机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