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企业形象策划(第2版)
:33.00元
售价:22.4元,便宜10.6元,折扣67
作者:李森
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7-01
ISBN:978751211501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企业形象俗称CIS,是企业的视觉形象(VI、理念形象(MD、行为形象(BI)的统称。《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经济管理系列:企业形象策划(第2版)》对企业形象策划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对其产生的影响和变化进行了分析、探讨。在充分介绍和分析CIS核心内容和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一些成功的CIS策划案例,着重从操作层面系统地阐述了企业形象策划的创意、传播及企业理念、视觉和行为识别系统的策划方法。《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经济管理系列:企业形象策划(第2版)》理论联系实际,重点突出对企业形象策划方法和技巧的分析、介绍,并就网络时代的企业形象策划进行了专门的分析和阐述,具有很强的时代特点。
《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经济管理系列:企业形象策划(第2版)》可作为高等院校企业形象策划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有关人员在职培训教材和自学参考书。
章导论
1.1企业形象策划概述
1.1.1企业形象概述
1.1.2企业形象策划的定义
1.2企业形象策划的形成和历史发展
1.2.1CIS产生的原因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1.2.2CIS产生的历史及发展趋势
1.3企业形象策划方法
1.3.1CIS的理论基础
1.3.2企业形象策划的方法
1.3.3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的方法
1.3.4树立企业形象的原则
1.3.5企业形象的建设重点
第2章企业形象概述
2.1企业和形象
2.1.1企业形象的含义
2.1.2对企业形象内涵重新界定的心理学依据
2.1.3企业形象的定义
2.1.4企业形象要素
2.1.5企业形象的特征
2.2企业和品牌
2.2.1品牌的基本知识
2.2.2品牌定位
2.3企业形象和企业文化
2.3.1企业文化的概念
2.3.2企业文化理论的提出
2.3.3企业文化的要素
2.3.4企业文化的内容
2.3.5企业文化的分类
2.3.6企业文化的基本结构
2.3.7不同国家的企业文化模式与管理特点
2.3.8企业文化的功能
2.3.9以企业文化为核心构筑企业形象
2.3.10企业形象的塑造方法
案例一:“森达”的大战略
案例二:国际市场上打出的“海尔”牌
案例三:“一致”从品牌到
案例四:康力与康力文化
第3章企业理念策划
3.1企业理念的概念
3.1.1概念的解释
3.1.2不同学科维度中的企业理念及其研究价值审视
3.1.3美、日、中理念文化的比较
3.1.4企业理念基本概念
3.2企业理念的识别
3.2.1企业理念识别概述
3.2.2理念识别系统
3.3企业理念的策划
3.3.1企业理念开发
3.3.2企业理念定位
3.3.3企业理念实施
案例一:世界企业的经营理念
案例二:浦江饭店的历史回顾
第4章企业行为策划
4.1企业行为的概念
4.1.1企业内部行为
4.1.2企业市场行为
4.2企业行为的识别
4.2.1企业内部识别系统
4.2.2企业对外识别活动
4.2.3企业行为识别界定
4.2.4企业行为识别系统和企业理念识别系统的关系
4.2.5企业行为识别系统的形成
4.2.6企业行为识别系统的构成和目标
4.3企业行为的策划
4.3.1建立识别系统的原则与程序
4.3.2科学构建行为主体
案例:浦江饭店的行为策划
第5章企业标识系统策划
5.1企业标识系统的概念
5.2企业标识系统的识别
5.2.1依据企业标识的不同功能分类
……
第6章企业形象策划的操作
第7章网络时代的企业形象策划
参考文献
坦白说,我购买这本书之前,对“企业形象策划”这个概念其实是有点迷茫的,觉得它可能只是一个花哨的包装。然而,这本书让我对这个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看到了它在现代商业竞争中的核心地位。它最让我欣赏的一点是,它不仅仅关注“如何让人看到你”,更关注“让人如何记住你,并产生积极联想”。书中对“品牌资产”的量化分析部分非常专业,它展示了形象策划是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财务价值的,这对于说服高层投入资源至关重要。作者在论述中展现了一种跨文化传播的视野,讨论了在国际化背景下,形象如何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文化禁忌和审美偏好进行微调,这在当今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设计也做得非常考究,没有那种传统教材的刻板感,即使是初次接触这个领域的人,也能轻松地消化吸收其中的精髓。它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思维框架,让人不再是零敲碎打地处理形象问题,而是从全局出发进行顶层设计。
评分说实话,我本来对这种“管理学”类的书籍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里面充斥着太多空泛的术语,读完跟没读一样。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的语言风格非常务实,有一种老前辈手把手教你的感觉。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危机公关与形象修复”的那几个章节。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任何一点小失误都可能被无限放大,企业形象的脆弱性不容小觑。书中对几个经典危机案例的剖析极为细致,它不是简单地复盘事件,而是深入挖掘了企业在危机发生前、发生中、发生后的每一个决策点。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提出的“透明度原则”和“快速响应机制”的重要性。它强调,面对危机时,逃避和粉饰太平是最大的禁忌,真诚地面对问题,即使是承认错误,反而能更快地重建信任。这种毫不含糊的直白,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实战经验非常丰富的专家。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在高压环境下做决策的人来说,这种基于经验的指导,比任何理论推导都来得有价值。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我的“职场救星”!最近刚跳槽到一家新公司,感觉自己像个外来人,对公司的文化和行业背景一无所知。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真正明白了“企业形象”这个概念有多么立体和深刻。它不是简单的Logo设计或者漂亮的宣传册,而是深入到每一个员工的行为举止、每一个对外沟通的细节中。特别是书中关于“视觉识别系统(VI)”和“听觉识别系统(AI)”的阐述,让我茅塞顿开。我以前总觉得VI就是换个好看的字体和颜色,但书里强调了如何通过一套统一的视觉语言,在客户心中建立起稳定、可靠的心理预期。比如,它详细分析了不同行业的企业在色彩心理学上的偏好,这对于我后续参与市场推广活动的策划简直是实操指南。我还特别喜欢其中提到的小案例,比如一家老牌制造业如何通过一次成功的形象重塑,成功吸引了年轻一代的关注,这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意识到形象策划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持续优化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装修工程”。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理论和实践结合得恰到好处,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反而充满了探索的乐趣。
评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乎我的预期。我之前对企业形象的理解,大多停留在市场营销的层面,但阅读后发现,它更像是一门综合性的“社会心理学”与“战略管理学”的交叉学科。它把企业形象的塑造拔高到了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高度。书中有一部分内容专门讨论了“内部形象建设”的重要性,指出如果员工对自己的企业都没有认同感,那么对外所做的一切形象宣传都将是空中楼阁,甚至是虚伪的表演。这一点对我触动很大,我开始反思我们公司内部沟通的效率和透明度。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一些社会学模型来解释群体认知的形成过程,让我明白,一个好的企业形象,其实是无数个体心智模型的聚合体。书中的图表和模型推演非常精妙,虽然逻辑链条很长,但作者的解释总是能让人抓住重点,避免陷入数据迷宫。对于想要从战略层面理解企业品牌运作的管理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视角是极其宝贵的。
评分我是在一个周末的下午,抱着随便翻翻的心态开始阅读的,结果一发不可收拾,一口气读完了大半。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流畅,它采用了大量的叙事手法来阐述复杂的概念,读起来感觉像是在听一个成功企业家的访谈录。特别是关于“品牌故事构建”的部分,简直是激发了我无限的创作灵感。作者非常强调“人情味”和“共鸣点”,指出冰冷的口号永远比不上一个触动人心的真实故事。书中列举了如何从企业创立的初衷、关键人物的坚持、产品研发中的曲折等角度去提炼故事核心,并且教读者如何将这些故事巧妙地植入到不同的传播渠道中。我发现自己开始不自觉地用书中的框架去审视身边所有成功的品牌,分析他们的叙事结构。这本书的优势在于,它不仅仅告诉你“要做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你“如何去感受”和“如何去表达”,提供了一套非常感性却又结构化的工具箱。对于文案策划和品牌传播人员来说,这本书的实用价值是立竿见影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