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马晓春少儿围棋教程 中级 下册
定价:25.00元
作者:马晓春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55760483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作者介绍
马晓春,先后获得国内冠军头衔数十次,其中1989年至2001年中国“名人战”中连续13次蝉联桂冠,成为我国围棋届领军人物,被业内称之为马晓春时代。1995年5月获第6届东洋证券杯赛冠军,成为中国个围棋世界冠军;8月,再获第8届富士通杯赛冠军,成就“双冠王”。马晓春九段在中国围棋现代史上及当今棋界内外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和地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整体节奏把控得非常好,它似乎非常了解少儿学习的“注意力曲线”。每隔几页,就会穿插一些“趣味对弈片段”或者“历史棋手小故事”,这些穿插的内容起到了很好的“换脑”和放松作用,防止孩子因为长时间专注于复杂的计算而产生疲劳感。这种劳逸结合的编排方式,让整个学习过程保持了一种愉悦的状态。此外,我注意到书中对于“手筋”的介绍,不是简单地罗列,而是会用一个特别的边框或图标来标识,这让那些“灵光乍现”的关键招法得到了足够的突出和强调。这不仅方便了知识点的回顾和查找,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孩子主动寻找“妙手”的习惯,使得学习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而不是机械的重复训练。
评分从教学风格上来说,这本书展现出了一种成熟的、去功利化的教育理念。它并没有过度强调“胜负”或“等级分”,而是将重点放在了棋理的培养和棋艺的审美上。在一些涉及“大局观”和“效率取舍”的章节中,作者反复强调要学会放弃眼前的蝇头小利,去换取更大的发展空间,这种对围棋精神的熏陶,远比学会几个定式要宝贵得多。语言表达上,它避免了过于书面化或老气横秋的术语,多采用比喻和形象化的描述,比如将“薄弱的棋形”形容为“没有根基的楼房”,将“厚实的模样”比作“坚固的堡垒”,这些生动的语言让抽象的围棋概念变得具体可感,极大地降低了中级学习者在理解抽象概念时的心理门槛。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编排逻辑简直是太顺畅了,我感觉它不像是一本硬邦邦的教材,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棋手耐心地手把手指导。它没有一上来就抛出复杂的定式或陷阱,而是非常循序渐进地将中级阶段所需的理论知识拆解成一个个易于消化的小模块。比如,对“劫活”和“双活”概念的阐述,书中用了好几个不同角度的例子来解释,从最基础的眼位构造到复杂的打劫争夺,每一步都解释得清清楚楚,让人豁然开朗。我尤其欣赏它在引入新概念时,总是先通过一个简短的实战片段来引出,然后再进行理论总结,这种“先入为主”的教学方法,能极大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明白这些知识点在实战中的实际用途,而不是孤立的符号堆砌。这种从实践到理论的倒推过程,比起传统的死记硬背要高效得多,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少儿认知规律的深刻理解。
评分作为一位陪读的家长,我最看重的是这本书的“可操作性”和“反馈机制”。很多围棋书在讲解完理论后,就戛然而止了,留给家长的就是下一盘棋该怎么教的困惑。但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为每一章都设计了配套的“思考题”和“练习对局”。这些练习题目设计得非常巧妙,它们不是简单的黑白棋子摆放,而是往往隐藏着一个需要孩子自己去发现的“妙手”。更重要的是,书后附带的参考答案部分,不仅仅是给出了最终的走法,还附带了对每一步关键的“解说评注”,解释了为什么这样走是好棋,为什么其他走法会陷入困境。这种详尽的“解题思路”分析,极大地帮助了我们这些非专业背景的家长,让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并引导孩子进行深度思考,而不是只会指出对错那么简单。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色彩搭配得既活泼又不失稳重,很符合少儿读物的定位。纸张的质感摸起来很舒服,印刷清晰度极高,黑白线条的勾勒非常锐利,这对围棋教学至关重要,因为细节的处理直接影响孩子对棋形的理解。内页的排版也看得出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每一局棋谱的展开都留有足够的空间供家长或老师进行批注和演算,不会显得拥挤杂乱。特别是那些图例和示意图,线条的粗细变化恰到好处,重点突出的部分用加粗或阴影处理,这一点对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能迅速抓住关键点。装订结实耐用,即便是被活泼好动的小朋友反复翻阅和折叠,也不会轻易散页,从侧面反映了出版社在制作工艺上的用心。而且,书本的尺寸大小适中,方便孩子拿握,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沉重,这种对用户体验的关注,在少儿教辅领域是难能可贵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