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古代民族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定价:90.00元
作者:黄聪,袁冰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03041030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目 录
章导论1
节节相关概念界定1
第二节古代民族分布与演变基本情况6
一、古代民族分布与演变7
二、古代少数民族历史演变的基本特征8
第三节古代民族体育研究现状述评13
一、古代民族体育史的研究13
二、古代民族体育项目的研究13
三、古代民族体育文化的研究14
四、外古代民族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现状15
第四节文化资本与文化资源开发利用16
第五节古代民族体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战略意义20
一、古代民族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前提20
二、古代民族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意义24
第六节古代民族体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29
一、古代民族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主要内容29
二、古代民族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对象与方法31
第二章古代民族体育资源开发利用总述34
节古代民族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现状35
一、古代民族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管理35
二、古代民族体育资源开发利用领域45
三、我国古代民族体育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57
四、我国古代民族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的空间59
第二节古代民族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61
一、古代民族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61
二、古代民族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的目标62
三、古代民族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63
第三节古代民族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的路径65
一、以市场为主导,建设新型古代民族体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机制65
二、利用运动会宣传展示古代民族体育资源65
三、借助学校体育教学开发古代民族体育资源65
四、通过各地方的体育旅游扩大古代民族体育资源的影响66
五、实施古代民族体育资源开发的多样化和精品资源战略66
第四节古代民族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的领域66
一、教育领域的开发利用66
二、健身和养生领域的开发利用70
三、体育表演市场领域的开发利用70
四、体育产品与体育旅游领域的开发利用72
五、竞技体育领域的开发利用74
六、文化交流领域的开发利用75
七、古代民族体育资源开发利用建议77
第三章古代民族体育资源的整理与分析82
节古代民族体育资源分布82
一、古代民族体育资源挖掘整理的基本概况82
二、民族体育资源地域分布84
第二节古代民族体育资源分类96
一、以体育资源存在形式分类97
二、以民族体育资源运用领域分类103
第三节古代体育资源开发利用分级108
一、古代民族体育资源开发利用分级标准108
二、古代民族体育资源项目基本信息统计109
第四章古代民族体育资源相关申请研究142
节 概述142
一、的概念142
二、国际分类143
三、体育144
第二节中国体育的现状考察146
一、体育的总体状况146
二、体育的研究现状148
第三节古代民族体育资源申请的基本指导思想及意义150
一、申请的基本指导思想150
二、发展我国古代民族体育的意义150
第四节古代民族体育资源相关申请的基本原则157
第五节古代民族体育资源相关申请的发展战略159
第六节古代民族体育资源的申请和具体实施应用的路径160
一、可申请的我国古代民族体育资源的分类161
二、典型实例分析162
第五章古代民族体育资源在学校体育中的开发利用研究173
节开发利用研究现状173
第二节开发利用的总体思路178
一、学校体育课程资源与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关系178
二、开发利用的总体思路178
第三节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179
一、开发利用的基本指导思想179
二、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181
第四节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183
一、开发利用的意义183
二、开发利用的主要实施途径185
第五节开发利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98
一、开发利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198
二、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的解决对策200
第六章古代民族体育资源产品开发与博物馆建设202
节古代民族体育资源产品开发202
一、古代民族体育资源产品开发的总体思路202
二、产品开发相关概念204
三、古代民族体育文化旅游纪念品开发流程206
四、古代民族体育文化旅游纪念品开发的基本原则208
五、古代民族体育文化旅游纪念品的品牌推广及保护211
第二节古代民族体育博物馆建设214
一、古代民族体育博物馆建设的意义214
二、古代民族体育博物馆建设的现状217
三、古代民族体育博物馆建设的目标、原则、内容219
四、古代民族体育博物馆建设的中长期规划221
五、古代民族体育博物馆建设的措施223
六、古代民族体育博物馆平台功能的实现225
第七章古代民族体育文化遗产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28
节古代民族体育文化遗产的性质与特点228
一、古代民族体育文化遗产的界定228
二、古代民族体育文化遗产的性质234
三、古代民族体育文化遗产的特点236
第二节民族体育文化遗产进入保护名录保护现状与发展242
一、民族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进入保护名录发展状况242
二、关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代表作名录的项目类别设置的设想244
第三节古代民族体育文化遗产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机制…246
第四节古代民族体育文化遗产的归类250
第五节古代民族体育文化遗产编目252
一、巳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代民族体育项目编目252
二、具有潜在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式发展的古代民族体育文化遗产编目254
第六节古代民族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目标255
一、古代民族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255
二、古代民族体育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发展目标257
第七节古代民族体育文化遗产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和注意的问题261
一、古代民族体育文化遗产申报保护名录存在的问题261
二、古代民族体育文化遗产申报保护名录问题对策263
参考文献 269
后记 277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刚看到《中国古代民族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这个书名,我的第一反应是,这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体育文化,特别是那些鲜为人知的民族体育项目,有着浓厚的兴趣。总觉得在现代体育日益专业化、商业化的浪潮下,许多珍贵的民族体育遗产正面临着被遗忘的风险。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束光,照亮了这条被忽视的道路。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界定“民族体育资源”的?它是否包含了那些纯粹的体育技艺,还是延伸到了与之相关的音乐、舞蹈、服饰、器械,甚至是那些深藏在传说中的体育智慧?“开发利用”这个词,更是引发了我无限的遐想。在古代,这些体育活动往往是生存的技能、集体的仪式、精神的寄托。那么,在现代社会,它们的“开发利用”又将指向何方?我猜测,书中或许会探讨如何将这些古老的技艺转化为现代的健身方法,或者如何将它们融入到旅游产业中,成为吸引游客的独特文化体验。我也好奇,作者是否会提出一些具体的“利用”模式,例如,如何将某个民族的传统摔跤与现代搏击运动相结合,或者如何将某种民族的集体游戏改编成适合学校体育的趣味项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思路,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扬这些宝贵的民族体育文化遗产,让它们在新的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评分读到《中国古代民族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这个书名,我的脑海里 immediately 浮现出那些充满力量与智慧的古代运动场景。这不仅仅是关于“玩乐”,更是关于“生存”与“传承”。古代民族的体育活动,往往与他们的生活环境、生产方式、宗教信仰以及社会结构息息相关。例如,游牧民族的骑射技能,不仅是娱乐,更是保卫家园、获取食物的关键。山地居民的攀爬、跳跃技巧,则是在复杂地形中生存的本能体现。而那些源于祭祀、庆典的集体舞蹈和仪式性表演,则承载着民族的情感寄托和文化认同。这本书的题目“开发利用”,则暗示着一种积极的视角,它不仅仅是历史的陈列,更是对这些宝贵资源价值的挖掘和现代转化的思考。我很好奇,作者会如何去定义“资源”?仅仅是运动项目本身,还是包括了相关的器械、场地、技法、音乐、服饰,乃至与之相关的神话传说和伦理规范?“开发利用”又会指向哪些方向?是将其作为一种文化旅游资源?还是作为一种健康养生方式?抑或是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符号进行推广?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突破性的见解,或许能看到一些古老的技艺如何在现代体育训练中得到精炼,或者一些被遗忘的民族游戏如何在教育体系中找到新的定位,让这些蕴含着智慧和活力的古代遗产,在今天依然能够发光发热,为我们的社会发展贡献独特的力量。
评分我最近偶然翻阅到一本名为《中国古代民族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书,虽然我尚未深入阅读,但仅凭书名就勾起了我对中国古代体育文化深厚的兴趣。这让我联想到,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孕育了如此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肢体运动,更承载着各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社会习俗乃至于哲学思想。想象一下,古时战场上骑射的英姿,节日庆典上舞龙舞狮的热闹,或是农耕劳作间隙的摔跤较量,这些都是鲜活的民族体育记忆。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窥探这些宝贵文化遗产的窗口。我特别好奇,作者将如何系统地梳理和呈现这些分散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中的体育资源?它们是如何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发展并与社会生活紧密融合的?更重要的是,在当代社会,这些古老的体育形式是否仍具有生命力?它们又该如何被“开发利用”?书中或许会探讨一些理论性的框架,又或者会带来一些令人惊喜的案例研究,例如某个鲜为人知的民族摔跤技巧如何被现代体育借鉴,或是某种古代的健身方法如何被重新发掘并应用于养生保健。我期待书中能够唤醒我们对民族体育的热情,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和珍视这些属于我们共同的文化财富,并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为它们注入新的活力,让它们重新焕发光彩。
评分《中国古代民族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这个书名,让我立刻联想到一股原始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气息。古代民族的体育,往往不是为了竞赛而竞赛,而是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生存方式、精神世界深度交织。例如,那些狩猎、捕鱼、劳作中发展出的技巧,本身就是一种生存智慧的体现。而那些祭祀、庆典中的集体活动,则承载着民族的情感联结和文化认同。本书的“资源开发利用”这一角度,让我看到了对这些古老遗产的积极态度,不仅仅是停留在历史的描述,而是着眼于它们的价值挖掘和现代应用。我尤其好奇,作者是如何将这些分散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体育活动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类的?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某些具体民族的代表性体育项目,比如北方游牧民族的马术和射箭,南方水乡的龙舟竞渡,或是高原地区的摔跤和歌舞?“开发利用”的内涵是什么?我猜测,它可能涉及到从这些体育项目中提取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健身原理,或者将它们改编成适合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休闲娱乐项目。我也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探讨如何将这些民族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进行品牌化推广,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活化”这些沉睡的文化宝藏的深刻见解,让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甚至为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评分《中国古代民族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这个书名,成功地吸引了我,让我对书中可能探讨的内容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我一直认为,体育不仅仅是强身健体的手段,更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蕴含着一个民族的性格、价值观和生活哲学。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多元民族的国家,其古代民族体育无疑是一座巨大的宝藏。想象一下,在古代,各个民族是如何在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发展出独具特色的体育活动?这些活动是如何与他们的生产生活、军事训练、宗教祭祀、节庆习俗紧密结合的?本书的“资源开发利用”这一角度,更是让我眼前一亮。这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当下和未来的思考。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挖掘这些民族体育资源的“潜能”,例如,一些古老的搏击技巧是否能够被提炼成现代的格斗术?一些充满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民族游戏是否能够被改编成适合现代人参与的休闲体育项目?更进一步,那些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体育观念,是否能够为我们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启示?我对书中可能提出的“利用”策略非常感兴趣,它是否会涉及到一些具体的实践案例?例如,某个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如何通过文化产业的方式焕发新生,或者某种古老的健身养生方法如何被科学地应用于现代社会。总而言之,这本书所蕴含的丰富信息和独特视角,让我充满了期待,相信它能为我们理解中国古代文化提供全新的维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