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人文奥运研究报告2008 人文之光:人文奥运理念的深入诠释与实践
定价:48.00元
售价:33.6元,便宜14.4元,折扣70
作者:冯惠玲,魏娜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2-01
ISBN:9787300131450
字数:
页码:26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人文奥运研究报告2008·人文之光:人文奥运理念的深入诠释与实践》不仅收录了研究中心在北京奥运举办前后的有关人文奥运的研究成果,以及2008年“北京2008奥运国际论坛”的学者言论,还盘点了研究中心8年来的主要研究历程,简要介绍了本中心研究人员承担的20余项重要研究课题的学术精华,以及奥运结束后的部分研究成果,附录部分的大事记也延伸到了2009年。本报告丰富的学术成果、开阔的研究视野、精湛的理论观点从学术研究的维度彰显了北京奥运的深刻内涵和丰厚价值。
章  人文奥运理念阐释
人文奥运:从理念阐释到实践推进
人文奥运——奥林匹克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和谐是人文奥运的灵魂
北京奥运会与文化中国国家形象构建
人文奥运的内涵和灵魂
北京奥运的人文价值
的跨越:奥林匹克主义在中国
人文奥运:奥林匹克精神的当代解读
中国传统文化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回应
仁爱自强厚德平等和谐
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建设
北京人文奥运的价值期待
北京奥运会的精神诉求
第二章  人文奥运与文明建设
实践人文奥运构建文明赛场
北京奥运与国民文明素质提升
文明素质需要培育
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研究的主导观念
北京奥运会文献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第三章  志愿精神与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培育公民精神的新典范
奥运会志愿者的管理与激励
后奥运的志愿服务思考
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总体建设的探讨
首都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现状的调查分析
第四章  重要课题研究成果
一、奥运会总体影响(OGI)
二、残奥会总体影响(PGI)
三、人文奥运理念研究
四、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人文理念、社会价值与国家文化形象构建
五、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重大意义和基本经验研究
六、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研究
七、人文奥运与和谐社区建设
八、志愿精神与奥运会志愿服务研究
九、北京奥运会人文遗产研究
十、人文奥运理念与实践的深入研究
十一、人文奥运与北京市民文明礼仪素质培育
十二、奥林匹克文化普及与奥运培训规划研究
十三、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研究
十四、北京市志愿服务策略研究
十五、奥运会比赛欣赏与赛场礼仪
十六、中国体育观众研究
十七、北京职工文明拉拉队研究
十八、决战之年奥运培训工作研究
十九、对北京奥运会社会期待及社会心理研究
二十、北京奥运创意内容文化产业研究
二十一、如何界定和实施“出色的一届奥运会”
二十二、北京2008奥运会会徽内涵阐释
二十三、人文奥运与北京市民形象塑造
二十四、人文奥运与人的全面发展
二十五、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培训工作效果综合评估
第五章  2008奥运国际论坛
北京文化特点与2008奥运
奥运筹办与和谐北京
奥林匹克的跨越:北京理念与北京实践
北京奥运与大学教育
决战之年培养北京奥运会文明观众的策略
从奥运精神论完美与和谐
借机奥运实现中国跨文化传播沟通能力的升级
奥林匹克宗旨与儒学治世理想
作为一名对社会现象有着敏锐洞察力的读者,我在这本《人文奥运研究报告2008》中,找到了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背后更深层次社会文化意义的解读。本书并非流于表面地赞美盛会,而是深入剖析了“人文奥运”这一理念在筹备、举办乃至后续影响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它像一位睿智的长者,循循善诱地引导读者去理解,一个体育盛会如何能够承载如此厚重的人文关怀。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对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都市发展之间关系的探讨,以及如何通过奥运这一契机,唤醒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这种将宏大叙事与微观个体情感相结合的写作手法,使得报告读起来既有理论的深度,又不失温情。书中对社会责任、环境保护以及促进各民族间理解的强调,都让我看到了一个国家在举办大型活动时所展现出的格局与胸怀。它证明了,体育的魅力不仅在于竞技本身,更在于它所能激发的、关于人类美好品质的共鸣。阅读此书,仿佛再次置身于那个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夏天,感受着中国以一种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走向世界的决心。
评分初读这本书的标题,我本以为会是一份枯燥的学术报告,但翻开后,却被其中洋溢的真挚情感和深刻见解所深深吸引。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数据或事件,而是以一种近乎诗意的笔触,描绘了“人文奥运”理念所折射出的时代精神。我被其中对于“友谊、团结、和平”这些奥林匹克核心价值的解读所打动。书中所呈现的,不仅仅是中国作为东道主所做的努力,更是对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呼唤。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文化多样性如何被尊重和欣赏的论述,它打破了刻板印象,展现了一个多元共融的美好愿景。作者巧妙地将宏观的政策解读与微观的个体故事相结合,使得报告在学术性之外,更添了一份人情味。读到那些关于志愿者精神、民间艺术展示以及跨文化交流的章节,我仿佛能感受到现场的热烈氛围,以及参与者们眼中闪烁的光芒。这不仅仅是一份研究报告,更是一首献给人类文明进步的赞歌,它让我对“人文”二字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初步印象,是它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审视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本书不仅仅是对一场体育赛事的记录,更是一次对“人文奥运”理念的全面且深刻的阐释。作者以一种非常流畅且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带领读者深入探究了这一理念如何贯穿于奥运会的每一个环节。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文化融合与民族认同的探讨。它并非简单地展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着重于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持文化多样性,并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这使得这份研究报告充满了智慧和前瞻性。它让我看到了,一场成功的奥运会,其意义早已超越了体育竞技本身,而成为了一次展示国家形象、传播普世价值的重要平台。书中对于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阐述,也让我看到了人类在追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和成果。这本报告,无疑是2008年那个夏天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评分这本书的光辉,在我阅读的瞬间便已点燃,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直接触及到了2008年那个令人难忘的夏天。虽然书名暗示了对奥运精神的深度挖掘,但我更被其中蕴含的、关于人类共同价值的思考所吸引。它不仅仅是一份关于体育赛事的报告,更是一次对于“人文”二字在现代社会语境下的庄严叩问。作者以一种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文精神如何在宏大的国家叙事中得以体现,又如何渗透进每一个个体的生命体验。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文化交流与理解的部分,它打破了国界和语言的藩篱,用一种普世的情感语言讲述着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和谐共存,相互学习。这种超越物质层面的交流,恰恰是人文奥运最闪耀的“光芒”。书中对于奥林匹克精神中“更快、更高、更强”之外的“更团结”的解读,更是直击人心,让我重新审视了集体主义和个体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它提醒我们,在追求卓越的同时,更不应忘记彼此扶持、共同进步的珍贵品质。这份报告,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人类文明的光辉,也激发了我对未来社会发展方向的深度思考。
评分在细细品读《人文奥运研究报告2008》的过程中,我体验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思考启迪。这本书对我而言,与其说是一份研究报告,不如说是一次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精神内核的深度溯源。作者以其独到的视角,将“人文奥运”这一理念置于更加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审视,并由此引申出一系列关于文明互鉴、社会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深刻思考。我尤其为书中关于如何通过体育赛事来促进社会进步的论述而着迷。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通过大量翔实的事例,展现了人文关怀在奥运筹备和举办过程中的具体实践。我被其中对于弱势群体关怀、环境保护承诺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的详细阐述所深深感动。这些细节的呈现,让我看到了一个国家在追求卓越的同时,所展现出的对社会责任的担当。阅读此书,仿佛在与作者一同探索,奥林匹克精神如何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并成为连接世界、促进理解的重要桥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