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通信与网络技术(第2版)
:29.00元
售价:19.7元,便宜9.3元,折扣67
作者:黄一平
出版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2-08-01
ISBN:978756353094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通信与网络技术(第2版)》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现代通信系统的理论和主要技术。本书结合本课程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经验进行修编,注重新技术和工程实际应用,注重实践和实训。本书以话音在不同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传输为主线,数字通信、光纤通信和通信网络等理论知识分为4个模块进行介绍:模块一,数字通信系统概述;模块二,话音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模块三,话音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模块四,现代通信网。每个模块安排内容提要、本章重点、教学导航、知识链接、知识小结、思考题、实训项目等。内容通俗易懂,易于学习,利于掌握职业技能。
《通信与网络技术(第2版)》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通信类、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通信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参考书。
模块一数字通信系统概述
教学导航
1.1通信系统构成
1.1.1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1.1.2数字通信系统
1.2通信系统分类及通信方式
1.2.1通信的网络形式
1.2.2通信方式
1.3通信系统主要性能指标
1.3.1一般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1.3.2有效性指标
1.3.3可靠性指标
1.4现代通信发展趋势
知识小结
思考题
实训项目1数字程控交换系统认识
任务一程控交换机硬件系统的认识
任务二程控交换机出人中继硬件连接
模块二话音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的传输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令人眼前一亮,封面色彩搭配得非常专业,那种深邃的蓝色和科技感的线条交织在一起,立刻就给人一种严谨而前沿的印象。我尤其喜欢它在细节处理上的用心,比如字体选择的清晰度和排版的留白,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拿到手的时候,那种厚实的手感也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之前看过一些同类书籍,很多都是那种纯粹的教科书式排版,枯燥乏味,但这本书明显在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上下了很大功夫。内页的纸张质量也挺好,即便是用荧光笔做了很多标记,也不会透墨,这对于需要反复翻阅和做笔记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总的来说,从这本书的外在包装和触感上,就已经传递出一种“精品”的信号,让人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深入探索其中的知识海洋。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精心制作的工具,让人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愉悦和尊重。
评分这本书的参考文献和拓展阅读部分的详尽程度,再次体现了其专业性和深度。对于每一个重要概念的提出,作者都清晰地指明了其理论来源和发展脉络,这对于想要进行更深层次学术研究或者项目溯源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我发现,仅仅是根据书后提供的那些经典论文和权威报告去延伸阅读,我的知识面就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拓宽。此外,书中还收录了大量的术语表和索引,查找特定信息非常便捷高效。很多技术书籍往往在收尾时草草了事,但这本书对最后的总结和未来展望部分依然保持了高水准的撰写,让我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的预判。这不仅仅是一本学习资料,更像是一份具有前瞻性的行业指南,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行业洞察力。
评分阅读体验中,作者的文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是一位拥有深厚学术背景但又极其擅长沟通的学者。他的文字既有足够的严谨性来保证技术内容的准确无误,又巧妙地运用了日常的比喻和类比来阐释那些极其抽象的底层原理。我常常在面对一些复杂的数学推导或协议状态机时感到头疼,但作者总能找到一种既不失科学性、又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让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频繁出现。我甚至觉得,这本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授在旁边耐心为你讲解,而不是一份冰冷的官方文档。这种人文化、富有温度的文字表达,极大地降低了学习曲线的陡峭程度,让整个求知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和成就感,而非枯燥的背诵和记忆。
评分我个人对技术书籍的实用性要求极高,毕竟理论终究要落地。这本书在这方面的表现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满足于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花了大量篇幅去探讨当前行业内正在使用的实际技术栈和应用案例。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述某一协议或标准时,总会穿插一些具体的工程实践中的“坑”和解决方案,这使得书中的内容瞬间变得“活”了起来,充满了烟火气。例如,关于网络安全模块的讲解,它没有简单地罗列攻击类型,而是通过模拟真实的攻击场景和防御部署的步骤,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去设计和加固系统。这种注重实战的叙事风格,极大地满足了我希望将知识快速转化为工作技能的需求,让我感觉手中的这本书不再是一堆冷冰冰的文字,而是可以立即投入战斗的“武器库”。
评分这本书的逻辑组织结构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章节之间的过渡自然得像是流水一气呵成。作者在构建知识体系时,显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他没有急于抛出复杂晦涩的概念,而是采用了一种由浅入深的递进方式。比如,在介绍基础原理时,语言简练到位,配图更是精妙地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可视化,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迅速建立起框架认知。更令人称赞的是,它在每个关键知识点后都设置了及时的回顾和思考题,这些都不是那种敷衍了事的填充物,而是真正能促使读者停下来,内化刚刚学到的东西。我发现自己很少需要频繁地回头查找前面的定义,因为作者已经把前后知识点的勾连安排得非常妥帖,这种流畅的学习体验,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和自信心。这套编排思路,比起我之前接触的几本教材,简直是高出了不止一个档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