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梦断马奇诺
定价:26.00元
售价:16.6元,便宜9.4元,折扣63
作者:二战经典战役编委会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113216917
字数:300
页码:19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939年,德国征服波兰,希特勒妄图与英法和谈却遭拒绝。1940年,苏联和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同一时间,巴黎一片歌舞升平;大洋彼岸的美国人,一幅袖手旁观的姿态;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则正假惺惺地劝慰希特勒不要进攻西方……马奇诺防线,这个固若金汤、耗费巨资修建的防御工事,真的能抵挡住德国人的装甲洪流吗?战争阴云密布,大战一触即发。
内容提要
本书全景再现了马奇诺防线的建造缘由,历史作用,以及关于这条防线所发生的战争故事,让读者充分领略战争的成败细节。本书通过恢弘壮阔的场面描写,细腻深刻的内心独白,独特鲜活的人物个性,还原了冷酷的战争真相,揭露了人物鲜为人知的内心世界。这一切无不让读者身临其境般感受战场的紧张惨烈,引发读者对历史的思考,对战争的反思。
目录
作者介绍
二战经典战役编委会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文笔,说实话,带着一股子沉郁而有力的力量,读起来酣畅淋漓,却又时不时地被某种巨大的悲凉感所笼罩。它没有过多地使用华丽的辞藻去渲染气氛,而是依靠精准的军事术语和历史场景的白描,构筑起一种坚实可信的真实感。我个人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不同阵营视角时的平衡艺术,虽然主题是关于某一方的重大战役,但对于对手的战术意图和士兵的心理状态,也给予了充分的尊重和描绘,这使得整个故事的张力得以完美释放,避免了脸谱化的英雄主义或反派塑造。这种近乎冷静的客观叙述背后,其实蕴含着对历史进程的深刻反思,读完后,我久久不能平静,开始思考战争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评分初读此书,最大的感受便是其叙事的磅礴气势与叙事节奏的张弛有度。它不像某些严肃的历史著作那样堆砌枯燥的史料,而是巧妙地将个人命运融入到宏大的战争背景之中,使得阅读体验极具画面感和代入感。行文间,时而如同快马加鞭,描述突袭和闪电战的迅猛;时而又如慢火细熬,剖析战略布局的深远考量和后勤补给的步步维艰。特别是在描述那些决定性的小规模冲突时,笔触变得异常细腻,聚焦于几名关键人物的抉择,这种微观层面的刻画,反过来支撑起了整个战略层面的宏伟构架,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对于叙事结构的精妙掌控。每一次合上书本,脑海中都会自动浮现出清晰的沙盘推演,仿佛自己就是那个运筹帷幄的棋手。
评分与其说这是一本讲述二战经典战役的书,不如说它是一部关于“人类意志力边界”的探索手记。作者似乎对人类在极端压力下能爆发出的潜能和能承受的痛苦有着近乎偏执的关注。无论是面对压倒性的数量优势,还是在后勤断绝、士气低落的绝境中,书中所描绘的那些战斗场面,都超越了一般的军事对抗,上升到了哲学层面。我能感觉到作者在梳理史料时付出的巨大心血,那种对原始档案的深度挖掘和交叉验证,使得每一个细节都如同铁证般坚不可摧。这种基于事实的深度挖掘,让那些尘封的往事重新获得了生命力,让你不得不去直面历史的残酷真相,而不是去接受被简化和美化后的版本。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历史迷的福音,翻开扉页,扑面而来的是那种老旧泛黄的纸张特有的味道,仿佛能穿越时空,亲历那些硝烟弥漫的战场。作者对细节的把握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每一个师团的部署、每一次炮火的交锋,都被描绘得丝丝入扣。我尤其喜欢它叙述战役的视角,没有一味地歌颂胜利的辉煌,而是着重于展现战争的残酷性与复杂性。那些年轻士兵在绝境中的挣扎、指挥官们在决策时的煎熬,都深深地触动了我。读到某些关键转折点时,我甚至能感受到心脏的紧缩,那种紧张感透过文字直达内心。这种对历史的尊重和还原,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历史读物,更像是一部宏大的战争史诗,让人在惊叹于人类军事智慧的同时,也对生命的脆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教会我的,远比书本上的日期和地点要多得多。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也值得称赞,即便是作为一本严肃的军事历史读物,它在视觉呈现上也做到了极高的水准。大量的地图和历史照片穿插其中,且地图的绘制精确到位,对于理解复杂的战术部署至关重要,很多我过去一直模糊不清的地理位置和兵力调动,通过书中的图例瞬间变得豁然开朗。更难得的是,作者似乎深谙“读图”的重要性,图注的文字简明扼要,却又精准地指向了正文中的关键叙事点。这种图文并茂的处理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理解复杂战役的门槛,让即便是对军事史了解不深的读者,也能轻松地跟上作者的思路,享受这场知识的饕餮盛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