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风花雪月:日本海军名舰全史:从幕末至现代八百余艘舰艇名称由来及舰历纵览(全3册)
定价:269.80元
售价:172.7元,便宜97.1元,折扣64
作者:唐茜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51680939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与其他国家贯于使用人名、地名和形容词来命名舰艇不同,日本海军舰船有一套相当独特的命名规则——根据舰艇分类来确定名字的属性。比如,虽然同为深海利器,和大型水面舰艇无味的名称相比,日本驱逐舰的命名则关乎“风花雪月”,“桂”、 “岛风”、“白雪”、“秋月”等舰名都浪漫十足。
《风花雪月:日本海军名舰全史:从幕末至现代八百余艘舰艇名称由来及舰历纵览》是一部关于日本海军舰艇名称辞典性质的书籍,凡日本海军入籍的舰艇,以及战后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大部分舰艇都包含其中。全书分为三册,彩色印刷,近2000张珍贵舰船照片,*面系统地展示了明治初期至如今日本舰艇的发展景况。是国内读者深入了解海上钢铁战士的*手资料,能让我们对今日之日本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内容提要
本书以单兵装备为主题,共分为五个部分*一部分介绍了*名的“捷克”式在抗战中的应用,包括各种中国自己的改进型,同时还将其与日军的主力轻机枪进行了对比;第二部分*点介绍了英国布伦式轻机枪的全史,包括选型、应用及广泛的改进型,对英联邦军队的使用也进行了介绍;第三部分是二战美国海军陆战队使用的冷兵器、枪、火焰喷射器及单兵反坦克武器;第四部分是对二战日本陆军及海军人员的军刀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后一部分是详细介绍了美军空降兵批量使用的T-10系列伞降装备,包括系统组件、使用方法等。
目录
前言
古国名
山岳名
河川名
汉语祥瑞动物名
一般汉语词汇名
和式词汇名
天文地理名
植物名
禽鸟名
岛屿名
海角、半岛、海峡及其他地名
主要参考资料
作者介绍
唐茜,广西柳州籍,2007年起专职从事日语翻译工作。曾参与译制多部二战题材著作,系“战舰”系列丛书主创之一,尤擅长日本海军相关史料的翻译整理,编著有《日本海军舰载兵器大图鉴》一书。
文摘
序言
这本巨著简直是海军迷的福音!厚厚的三册,光是捧在手里就能感受到沉甸甸的学术分量。我特别喜欢作者在介绍每一艘舰艇时那种抽丝剥茧的考证态度,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光是光荣号战列舰的命名由来,就能看到作者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一点点还原出那个时代日本海军的决策思路和文化背景。很多过去我们只能一笔带过的小角色,在这里都拥有了专属的“传记”,从船坞里的诞生到最终的命运,叙述得详略得当,读起来一点也不觉得枯燥。对于那些对战舰性能和技术演变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它不仅仅是一部舰船名录,更是一部浓缩的日本近现代史,通过冰冷的钢铁,折射出人心的浮沉与时代的洪流。
评分对于一个深度军迷来说,拥有这套书就像是拥有了一个移动的、可以随时查阅的“海军百科全书”。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跨越不同历史时期时,对海军战略和造船理念变化的把握。从学习西方技术到试图建立自主体系,再到后期的资源受限下的无奈选择,每一艘舰艇的“履历”都像是那个时代资源分配和国家意志的缩影。全书的体量巨大,细节繁多,但作者的行文风格始终保持着一种克制而精准的学术腔调,很少使用煽情或夸张的词汇,这反而让那些真实发生过的悲壮或辉煌显得更加震撼人心。它更像是一部严谨的“技术人类学”著作,记录了一群人如何用钢铁去追逐一个海洋强国的梦想。
评分说实话,在阅读这套书之前,我对日本海军的了解大多停留在一些流行的战争文学或电影片段中,很多历史的细节是模糊不清的。但唐茜老师的这部作品,提供了一个极其坚实且不带过多主观色彩的叙事框架。他对于舰名的“考据”部分尤为精妙,比如某艘鱼雷艇为何取了这样一个带着古典意蕴的名字,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政治信号或文化偏好,这些都被娓娓道来,极大地丰富了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层次。它强迫你慢下来,去感受那个时代精英阶层是如何看待和塑造他们的海洋力量的。这种细致入微的文本处理,使得即便是枯燥的舰船数据和轮机参数,也变得生动起来,仿佛能听到船体在海浪中发出的声响。
评分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把这三册看完,其间查阅了无数次地图和历史背景资料,可以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极度“沉浸式”的。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叙述战舰最终命运时所展现出的那种近乎平静的客观性。无论是被击沉的,还是和平解体的,每一艘船的“生命终点”都被清晰地记录下来,没有道德审判,只有历史事实的陈述。这种处理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文本的可信度。对于想要系统了解日本海军舰艇发展脉络,特别是对那些在历史转折点上起到关键作用的“边缘”舰艇感兴趣的读者,我强烈推荐这套书。它需要耐心,但回报是全面且深刻的知识构建。
评分我第一次翻开这本书时,主要的兴趣点在于那些著名的主力舰,比如“三笠”或者“大和”。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那些不起眼的辅助舰艇和早期的试验舰艇反而更具魅力。作者在梳理这些舰船的“族谱”时,那种严谨的逻辑和清晰的脉络,简直让人叹为观止。他没有采用简单的编年体,而是根据舰型的演变和任务的更迭进行划分,使得读者在宏观上能够迅速抓住日本海军技术迭代的关键节点。这本书的排版和图文配合处理得非常到位,每一艘船的侧视图、平面图都经过了细致的校对,即便是没有专业的船舶工程背景,也能通过直观的图示大致了解舰船的布局特点。这对于构建一个立体的、可感知的海军图谱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辅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