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现代通信应用实践
定价:49.90元
作者:储钟圻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8-01
ISBN:978711142346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4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以“上海世博会通信”等项目为基础,是作者团队多年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经验总结。本书内容包括:上海世博会通信、现代卫星通信、水声数字通信、通信信息隐匿技术与抗干扰等。本书除必要的数字推导外,特别注重物理概念和实际应用,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重点突出、便于理解。
本书作者都是业内专家,全面掌握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和发展方向。
本书可供从事信息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或研究生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专业的教材。
目录
1.1上海世博会通信的特点与规划1.1.2上海世博会对信息通信的特殊要求1.1.4通信应用于世博会管理的规划1.1.6世博会信息通信安全保障规划1.2.1上海世博会对高带宽的需求1.2.3基站的布置如何适应世博会密集通信1.2.5世博会IPv6园区网1.3.1世博会信息化系统概述1.3.3信息安全系统1.3.5运行管理系统1.3.7信息化集成测试平台1.4.1云手机使低端手机也能体验更多的智能业务1.4.3多语言识别技术为国际游客架起沟通的桥梁1.4.5世博交互信息亭便利游游览1.4.7移动支付让游客支付更方便1.5世博通信保障与运行维护1.5.2世博通信保障的方案与对策1.5.4上海世博会通信关键业务的1.5.5上海世博会信息化系统运维1.6上海世博会通信电信运营商未1.6.1大型活动中的通信网络保障1.6.2建立应急预案体系的重要性利用业的启发市未来信息化的借鉴2.1卫星通信的发展2.1.2车载卫星通信地球站的发展2.2卫星通信频段的使用2.2.2国际电信联盟卫星通信工作2.2.3卫星通信中常用的频段使用2.2.4卫星通信中常用的频段和适2.3卫星通信的入网测试2.3.2国内直播星的入网测试2.3.4ASIASAT的入网测试2.4.1VSAT网络2.4.3以卫星通信VSAT作为中继的2.5卫星通信的新业务2.5.2MBSAT2.5.4海上移动通信3.1概述3.3水声通信信道的特异性3.4.1MFSK的水声数字通信3.4.3水声电子邮件传输系统3.5.1多途背景下通信信号的检测3.5.3如何利用通信声纳方程进行水3.6海洋噪声3.6.2舰船自噪声3.7水中声传输损失3.7.2海水介质的声吸收损失3.7.4海底的声学特性3.9跳频系统3.10.1改进型多媒体水声通信机3.10.3APNFM体制水声通信机的研究第4章 通信信息隐匿技术及抗干扰4.2信息隐匿系统基本模型4.4听觉掩蔽特性4.4.2音调4.6扩频思想在信息隐匿中的应用4.8隐匿技术分类4.10文本信息隐匿技术的分类4.12基于信道编码的信息隐匿技术4.14信息隐匿于声音技术4.16通信信息隐匿检测与攻击技术4.18互联网上信息隐匿的检测与攻击4.20辐射干扰概论4.20.2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应对4.20.3系统内和系统间EMI4.20.5电磁干扰源的分类4.20.7人为电磁干扰源4.20.9电磁干扰的性质4.20.11电源干扰控制技术4.20.13馈线干扰控制技术4.20.15模拟电路干扰控制4.20.17高频电路干扰控制4.21.1计算机的防干扰技术4.21.3电缆线路防干扰技术4.23屏蔽原理和技术4.23.2电场屏蔽4.23.4电磁场屏蔽4.24滤波器技术及应用4.24.2滤波器的特性参数4.24.4电源滤波器4.25接地技术及其应用4.25.2信号接地附录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配套资源与学习辅助系统简直是业界的标杆,这部分体验感拉满。我尝试去下载了作者在书中提到的所有代码示例和模拟环境文件,整个过程顺畅得令人难以置信,并且所有资源都经过了详尽的注释和维护,体现了极高的专业素养。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似乎预见到了读者可能在哪些环节遇到困难,并提供了丰富的拓展阅读链接和自我检测的练习题,这些都不是敷衍了事的小卡片,而是真正能帮助读者巩固和深化理解的有力工具。这样的全方位支持,让学习过程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有了一个坚实的后盾。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掌控得可谓是炉火纯青,它没有那种传统技术书籍的枯燥乏味,反而像是在进行一场精心编排的探险旅程。作者巧妙地将复杂的理论知识穿插在生动具体的案例分析之中,使得原本晦涩难懂的概念变得触手可及。我尤其欣赏它在引入新章节时的那种铺垫,总能用一个引人入胜的场景或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来吊足读者的胃口,让人忍不住想立刻翻到下一页去寻找答案。这种叙事手法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连贯性和趣味性,完全打破了我对技术书籍“难啃”的固有印象。可以说,作者在内容呈现的“道”与“术”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
评分作为一名在行业内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我发现这本书在技术深度上展现出了令人惊喜的广度和锐度。它不仅仅停留在对现有技术的简单介绍和罗列,而是深入剖析了底层原理和设计哲学。很多我过去靠着经验和试错才领悟到的“潜规则”,在这本书里被系统而清晰地阐述了出来。特别是对于那些新兴技术的论述,作者似乎有着超前的洞察力,分析得鞭辟入里,为我后续的工作方向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理论支撑和前瞻性的视角。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整个技术领域的认知框架都得到了重塑和升级,收获远超预期。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深邃的蓝色调,搭配着极具现代感的几何图形,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那种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个通往未来世界的窗口,让人对里面的内容充满了期待。内页的纸张质量也相当不错,触感细腻,印刷清晰,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而且,书的排版非常讲究,字里行间留白的恰到好处,让人在阅读时能够保持一种舒畅的心情。作者在细节上的用心,从这本书的外在就能窥见一斑,这无疑为整体阅读体验增添了许多分数。我个人非常看重一本书的物理质感,而这本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出色,让人愿意反复翻阅,甚至把它当作一件精美的收藏品。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真是独树一帜,它既保持了专业书籍应有的严谨性,又融入了一种近乎散文诗般的流畅与灵动。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够用最朴实无华的词汇,描绘出最精妙的技术场景。我特别留意了它在解释某些高阶算法时的措辞,那种描述既精确无误,又充满了人文关怀,仿佛一位经验老到的导师在耳边循循善诱,而非冷冰冰的教科书条款。这种温和而坚定的引导,让读者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知识带来的美感和愉悦,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心理门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