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民間應用帖牘箋注
定價:128.00元
作者:張煥瑞
齣版社:新星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13328920
字數:85000
頁碼:424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繁體竪排,上下兩冊,約一百七十種帖式文牘的樣例和注解。對於還在延續傳統儀式與禮節的民間婚喪嫁娶和社交應酬活動,本書是較為係統、全麵的應用參考;對有興趣關注民間習俗的年輕讀者,本書可以作為瞭解帖牘文化和傳統世俗的入門讀物。 常言說“私憑文書官憑印”,從古至今,官傢、的行政、執法,及公文、告示等,其信用和憑的是官印、關防;而民間的私人往來、禮儀和經濟活動,其信用保證和禮儀往來則憑藉各種應用帖牘文書。 本書輯錄約一百七十例帖式文牘,分為社交應酬帖式、婚嫁應用帖式、喪葬應用帖式、慶生祝壽帖式、其他文牘帖式五個部分。每例帖式都用專頁展示用語和格式的樣例,並對疑難字詞的讀音和義項,以及所涉的典故給齣注解——這也正是本書書名“箋注”二字的由來。《更作品請進入新星齣版社旗艦店》點擊進入
內容提要
全書還附有“常見詞語淺釋”,對“五服”“六親”“七巧”“五花八門”等民間常用詞語進行瞭考證和解說。
本書作者張煥瑞先生生於一九四五年,河北省趙縣人,曾任趙縣文物保管所所長、縣文化館館長、縣文聯副主席,長期緻力於古趙曆史文化及民俗研究。
書中所涉民俗禮儀等內容主要為河北趙縣一帶所流行,與其他區域可能有所齣入,但各類帖牘對應的實用和禮儀功能在各地應該是相通的。
長期以來,在被網絡連接的世界之外,似乎還存在著另一個民間,另一個中國。那裏的山川還迴蕩著喧天的鑼鼓與嗩呐聲,那裏的紅白喜事、祝壽慶生,甚至買賣藉貸等活動之中,還延續著祖輩流傳下來的各種儀式和帖牘。
希望本書能讓你注意到這些雖已承繼韆年、但依然鮮活的傳統,以及雖然平常處於我們視野之外、但其實一直存在的另一個民間。
目錄
作者介紹
張煥瑞
生於一九四五年,河北省趙縣人,曾任趙縣文物保管所所長、縣文化館館長、縣文聯副主席,長期緻力於古趙曆史文化及民俗研究,退休後寫作尤勤。二〇〇八年齣版《趙州攬勝》一書,另在期刊和研究文集上發錶文章數十篇。
文摘
序言
我最近剛翻完《民間應用帖牘箋注》,說實話,這本書給我帶來的震撼是潛移默化的。它不像某些暢銷書那樣,上來就抓人眼球,而是以一種溫潤的方式,一點點地滲透進你的認知。張煥瑞先生的學問功底是毋庸置疑的,他不僅僅是“解釋”那些古老的帖文,更像是“激活”瞭它們。我尤其喜歡他對於不同地域、不同時代帖文的辨析,能夠清晰地看到社會變遷對書寫方式、用詞習慣的影響。例如,他提到某些地區的帖文,其語氣和措辭就帶有明顯的地域特色,這種細微之處的處理,正是體現瞭作者深厚的功力。而且,他所選取的帖文,很多都來自於民間,這使得這本書具有瞭極強的“生活氣息”。我們現在看古代的史書,往往是帝王將相、宏大敘事,但這本書卻讓我們看到瞭普通百姓的生活軌跡,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日常交往,都通過這些看似簡單的帖文流露齣來。新星齣版社的排版設計也相當到位,字體大小適中,留白閤理,閱讀過程非常順暢,不會因為長時間閱讀而感到疲勞。這本書讓我覺得,曆史並非遙不可及,它就藏在這些細小的文字裏,等待著有心人去發現和解讀。
評分不得不說,張煥瑞先生的《民間應用帖牘箋注》是一本極具洞察力的著作。它讓我看到瞭古代社會最真實、最細膩的一麵。我尤其被他對那些看似平凡的帖文所蘊含的“潛規則”的揭示所吸引。很多時候,我們看古代的文獻,關注的是大事件,而這本書則把目光聚焦在瞭普通人的日常交往上,通過這些帖文,我們可以看到人情世故是如何在字裏行間流轉的。比如,在一些求助性質的帖文中,張煥瑞先生會分析帖文的措辭如何拿捏分寸,既要錶達自己的需求,又不至於顯得冒犯,這背後蘊含著多麼深的社會智慧。他還會注意到一些細節,比如信封的寫法則、遞送的方式等等,這些看似瑣碎的考究,恰恰反映瞭當時社會交往的禮儀和規範。新星齣版社的版本,在裝幀設計上同樣齣色,紙張的觸感溫潤,印刷也十分清晰,讓我在閱讀過程中有一種愉悅的體驗。總的來說,這本書不愧為一本深入淺齣的佳作,它以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讓我們重新認識瞭古代社會的麵貌,讓我受益匪淺。
評分拿到《民間應用帖牘箋注》的時候,我並沒有抱太高的期待,畢竟“應用帖牘”這類題材,很容易流於形式,變成枯燥的工具書。但張煥瑞先生的這部作品,完全打破瞭我的固有印象。他處理的帖文,很多都是圍繞著民間的日常生活展開的,比如求職、求人辦事、通知、感謝等等。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信件,卻蘊含著豐富的社會信息。更難得的是,張煥瑞先生的箋注,不僅僅是對文字的說明,更是對當時社會結構的解讀。他會分析帖文中體現的等級關係、人情往來、甚至是潛規則。讀來就好像是在看一部古代的“生活百科全書”,裏麵記載著人們是如何在這個社會中生存、交往、處理問題的。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書中有一段關於鄰裏之間藉貸的帖子,通過箋注,我纔瞭解到當時民間藉貸的復雜性和規範性,以及其中人情和規則的博弈。新星齣版社的書籍,一嚮以質量取勝,這次的《民間應用帖牘箋注》也不例外,紙質精良,印刷清晰,閱讀起來有一種沉浸感,讓我能更好地投入到文本中去。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是一扇窗口,讓我們得以窺見古代社會的肌理。
評分這套《民間應用帖牘箋注》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張煥瑞先生不僅是一位學者,更像是一位曆史的“考古學傢”。他發掘齣來的,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鮮活的生活片段。我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他對於帖文的箋注,不僅僅是字麵意思的解釋,更重要的是,他會去還原帖文産生的那個具體情境。比如,在處理一些涉及商業交易的帖文時,他會詳細解釋當時的交易習慣、貨幣流通,甚至是一些行業術語,這些都是普通讀者很難自行查證的。通過他的箋注,我能感受到古代商人之間的誠信問題、討價還價的藝術,以及這些帖文在商業活動中的實際作用。而且,他還會對比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帖文,指齣其中的差異,這讓我對中國曆史的地域性和多樣性有瞭更深的認識。新星齣版社的版本,我認為做得非常用心。書的整體設計簡潔大方,閱讀體驗非常舒適,無論是字體的大小、行距的設置,都考慮到瞭讀者的使用習慣,讓我能夠長時間沉浸其中,不會感到視覺疲勞。這本書讓我覺得,我們離古代的生活並不遙遠,隻要用心去讀,就能感受到那些曾經真實存在過的情感和智慧。
評分這本《民間應用帖牘箋注》我拿到手真的挺驚喜的,張煥瑞先生的這套書,感覺像是把過去那些散落在民間的寶貝給一點點挖齣來,然後又細心地給它們安上瞭“戶口本”,讓原本可能有些晦澀難懂的古籍,變得鮮活起來。我最欣賞的是它的“箋注”部分,那可不是簡單的字詞解釋,而是真正深入到瞭當時的社會背景、民情風俗,甚至能體會到寫帖者和收帖者之間那種微妙的情感聯係。比如,書中關於婚嫁、喪葬、慶典等場景的帖文,張煥瑞先生不僅解釋瞭其中的用詞,更會分析當時人們在這些重要場閤的心態和規矩,讀起來就像穿越迴瞭那個年代,親身經曆一樣。而且,他引用瞭大量的文獻資料,看得齣是下瞭真功夫的。我之前對古代的公文、私信類的東西總覺得離我太遠,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它們背後的人情味,以及在普通人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新星齣版社的版本,紙張和裝幀都挺不錯的,拿在手裏很有質感,閱讀體驗也很好,翻閱起來很舒服,不像有些書那樣容易掉頁或者有刺鼻的味道。總的來說,這本書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大眾的趣味性,非常值得我這種對傳統文化感興趣,但又不是專業研究人士的讀者去品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