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移动增值应用开发技术导论
定价:29.00元
作者:聂明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8-01
ISBN:978712109289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4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以移动通信和Inter为背景,从理论层面整理和分析了移动增值业务和移动增值应用的概念、分类、业务体系和产业链结构;接着从宏观角度介绍了国外内移动增值业务和移动增值应用的发展现状;进而通过介绍现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理论引入了典型移动增值应用如SMS、MMS、WAP、移动定位、手机游戏、移动流媒体等的体系结构、功能模块、业务流程和相关技术;后通过企业的开发实践介绍了移动增值应用的开发、策划和营销过程,并对移动增值应用和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本书体系完整、结构清晰、文字流畅,不仅可以帮助读者从整体上把握移动增值应用的发展现状,提供知识储备,同时,也为我国移动运营商开发和发展移动增值应用提供借鉴。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教材,也可供有关技术培训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章 移动增值应用的含义与现状
1.1 移动增值应用概述
1.1.1 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背景
1.1.2 移动增值应用的含义
1.1.3 移动增值应用产业链
1.2 移动增值业务的分类
1.3 国外移动增值业务的现状
1.3.1 日本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现状
1.3.2 韩国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现状
1.3.3 欧美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现状
1.4 我国移动增值业务的现状
1.4.1 我国移动增值业务发展总体现状
1.4.2 中国移动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现状
1.4.3 中国联通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现状
1.4.4 中国电信网通增值业务发展现状
1.4.5 我国移动增值业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课后习题
第2章 移动通信系统
2.1 移动通信概述
2.2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
2.3 典型的移动通信系统
2.4 移动通信技术基础
2.4.1 信源编码
2.4.2 信道编码
2.4.3 调制解调
2.4.4 分集接收技术
2.5 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2.6 GPRS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2.7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2.8 移动终端原理与应用
2.8.1 移动终端的定义
2.8.2 移动终端的组成
2.8.3 基于移动终端的应用体系
课后习题
第3章 典型移动应用开发技术——短信篇
3.1 短信相关术语
3.2 短信业务概述
3.3 短信业务体系结构
3.4 短信业务流程
3.5 基于短信平台的业务开发分析
3.6 基于短信平台的业务开发实例
实例1 天气预报点播业务
实例2 “情定终身”点播业务
3.7 短信业务与3G
课后习题
第4章 典型移动应用开发技术——彩信篇
4.1 多媒体信息业务概述
4.2 多媒体信息业务系统结构
4.3 多媒体信息业务的消息流程
4.4 多媒体信息制作
4.5 基于彩信平台的开发实例
4.6 多媒体信息业务与3G
课后习题
第5章 典型移动应用开发技术——WAP篇
5.1 WAP概述
5.2 无线应用协议体系结构
5.3 无线应用协议的通信协议栈
5.4 基于无线应用协议的业务开发分析
5.5 基于无线应用协议的开发实例
5.6 WAP与3G
课后习题
第6章 典型移动应用开发技术——移动定位篇
6.1 移动定位服务概述
6.2 移动定位的主要技术
6.3 手机移动定位实例
6.4 移动定位的市场前景
6.5 移动定位与3G
课后习题
第7章 典型移动应用开发技术——手机游戏篇
7.1 手机游戏概述
7.2 手机游戏的分类
……
第8章 其他典型移动应用开发技术
第9章 常用运营商协议分析与程序实现
0章 移动增值应用的策划、开发与营销
1章 移动通信的展望
参考文献
常用中英文缩写表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体验感上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的逻辑推演极具说服力。作者在构建知识体系时,遵循了一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教学思路,但这种递进并非简单的章节堆砌,而是围绕着一个核心的“问题-解决方案-优化”的闭环展开的。每引入一个新技术点或新框架,都会先清晰地阐述它要解决的痛点,然后展示其核心原理,最后通过详尽的代码片段演示如何落地实施。这种讲解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初学者入门的认知门槛,同时也为资深开发者提供了审视和优化现有工作流的全新视角。它不像有些教材那样生硬地抛出概念,而是通过流畅的叙事和严密的论证,引导读者自然而然地理解复杂的技术概念,仿佛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身边耐心讲解一般。
评分这本书在对新兴技术的追踪和前瞻性把握上,做得非常出色。它没有仅仅局限于介绍已经成熟和普及的旧技术栈,而是大胆地引入了许多业界正在探索或刚刚起步的前沿概念,并且对这些概念的未来潜力进行了审慎的评估。例如,书中对下一代数据同步机制的探讨,不仅分析了当前主流的云端同步方案的局限性,还对分布式账本技术(DLT)在移动应用状态管理中的潜在应用场景进行了富有洞察力的预判。这种对未来趋势的敏感度和前瞻性思考,使得这本书具有很强的“保鲜期”,它不仅仅是解决当下问题的工具书,更是一本帮助读者构建未来技术视野的战略参考。对于那些渴望走在行业前沿的工程师来说,这本书提供的思考框架价值连城。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初见时就给人一种沉稳而专业的印象。封面选用了深邃的蓝色调,搭配简洁的白色和少许亮眼的橙色作为点缀,既有技术书籍的严谨性,又不失现代感。纸张的质感相当出色,触感细腻,翻阅时没有廉价的沙沙声,让人感觉很舒服,这对于需要长时间阅读的技术书籍来说非常重要。印刷质量也无可挑剔,图文的清晰度极高,尤其是那些流程图和代码示例部分,线条锐利,色彩过渡自然,即使是复杂的结构图也能一目了然。装订方面,采用了坚固的锁线胶装,书脊平整,即使是经常翻阅,也不会轻易出现散页或书脊开裂的情况。这种对物理细节的重视,体现了出版社对内容质量的信心,也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让人愿意将其长期保留在书架上,时不时拿出来翻阅和学习。
评分这本书的案例选择和项目模拟部分,可以说是一大亮点,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行业沉淀。它没有采用那些过于简单、缺乏挑战性的玩具式示例,而是构建了一系列贴近真实商业环境的复杂应用场景。例如,在关于后台服务集成测试的部分,作者模拟了一个涉及多方API交互和复杂权限校验的金融服务集成场景,并详细展示了如何使用模拟对象和钩子函数来隔离和测试各个模块,确保高并发环境下的数据一致性。这种级别的案例分析,远超出了普通教程的范畴,它实际上是将一套完整的、可复用的企业级项目测试和部署方法论传授给了读者。阅读完这些章节,读者获得的不仅仅是技术知识,更是一种应对真实世界复杂软件工程挑战的信心和方法论。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内容深度感到非常惊喜。它并没有停留在泛泛而谈的理论介绍层面,而是真正深入到了开发实践的核心环节。比如,在讲解网络通信协议优化时,作者不仅罗列了各种标准,还结合实际案例剖析了在资源受限的移动设备上进行协议裁剪和性能调优的具体技巧,这对于想要提升自己移动应用底层性能的工程师来说,无疑是宝贵的实战经验。此外,书中对用户体验设计(UX)在技术实现层面的融合讨论也十分到位,它清晰地阐述了如何将优秀的设计理念转化为高效、流畅的代码逻辑,而不是将技术和设计割裂开来。这种跨学科的深度整合,使得整本书的价值远超一般纯技术手册的范畴,更像是一本指导开发者构建“健壮且好用”产品的全景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