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读懂汽车电路图很容易
:79.00元
售价:53.7元,便宜25.3元,折扣67
作者:吴文琳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512389663
字数:995000
页码:56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读懂汽车电路图很容易》内容新颖、通俗易懂、实用性强、查阅方便,适合广大汽车修理工、驾驶员及汽车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汽车专业院校及培训学校的教材或参考书。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汽车维修工具书。按照本书的识图技巧和范例,读者可方便、快捷地查阅各大汽车公司汽车电路图的图形及文字符号,轻松读懂电路图,快速、准确地诊断和检修汽车电路故障。
《读懂汽车电路图很容易》根据汽车维修工作的实际需要,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汽车电路图的组成、表达形式、常用电器的元器件、图形及文字符号;详细介绍了汽车主要电气系统及典型车系电路图的识读方法;并精选了12种新款汽车,列出其发动机、自动变速器、ABS、安全气囊、防盗系统、巡航系统等各部分的电路图。 按照《读懂汽车电路图很容易》提供的识图范例和识图技巧,读者可方便、快捷地查阅各大汽车公司汽车电路图的图形及文字符号,轻松读懂电路图,可快速、准确地诊断和检修出汽车电路的故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也间接影响着阅读体验,尤其对于这种需要反复查阅和比对的专业书籍。如果图例小得可怜,或者线条颜色区分不够明显,在查找特定线路时会让人感到非常恼火和耗费精力。我期望这本书在视觉呈现上做到极致的清晰和专业。想象一下,在一个光线不佳的车库里,我需要迅速找到一个隐藏在保险丝盒后的某个继电器插脚的线路,如果图纸足够大,线条足够粗,标注足够准确,那效率就能大大提高。而且,电路图的符号标准性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这本书采用了行业内最通用、最被广泛接受的JASO或SAE标准,那就省去了我二次核对的麻烦。总而言之,内容固然重要,但呈现方式决定了这本书是否能真正成为我工作中随手可取的“操作手册”,而不是束之高阁的“参考书”。
评分对我这种喜欢钻研、但又缺乏系统引导的业余爱好者来说,汽车电路图就像一个高深的密码本。我一直好奇,为什么有些维修师傅仅凭感觉就能判断出故障大概位置,而我对着图纸却寸步难行?我推测,这其中的奥秘一定隐藏在对电路图“语言”的深刻理解中。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深入讲解如何“阅读”图纸背后的设计师意图,比如,某个双重保护电路设置的必要性,或是某个冗余线路存在的价值。如果这本书能超越单纯的“哪里接哪里”,更进一步探讨“为什么这样设计”,那就真正触及到汽车电子工程的精髓了。我希望它能帮我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可以迁移到任何新车型上的电路分析框架,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某几张图的描摹上。这本书如果能点亮我理解汽车系统复杂性的那盏灯,我将无比感激。
评分天呐,这本书简直是我的救星!我之前对汽车电路图那叫一个头大,每次看到那些密密麻麻的线条和符号,脑袋里就一片空白。感觉自己就像是站在一堵由电阻、电容、继电器和各种线路组成的迷宫墙前,完全找不到出口。我试过网上找一些免费的教程,但不是讲得太理论化,就是针对特定车型的,对我这种想建立一个整体概念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灾难。特别是涉及到那些复杂的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工作原理,光看图根本无法理解它们是如何相互配合的。我记得有一次自己尝试测量一个线路的电压,结果差点把诊断仪搞坏,那种挫败感别提多强烈了。我迫切需要一本能够用最直白、最生活化的语言,把这些晦涩难懂的电气知识掰开揉碎了讲解的书籍,让我能真正“看懂”而不是“照着做”。我期待这本书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技师坐在我旁边,耐心指点江山,让我不再对电路图产生本能的畏惧,而是能主动去分析和理解车辆的电气逻辑。如果这本书真的能做到这一点,那它对我来说,价值简直无可估量,绝对是工具箱里的神器。
评分我一直觉得,理解汽车电路图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个清晰的系统观,而不是孤立地去记每一个元件的符号。电路图的魅力在于它的逻辑性,它揭示了车辆电子系统的“神经系统”是如何运作的。我希望这本书的编排能顺应学习者的认知曲线,从最基础的电源分配、搭铁点开始,逐步过渡到复杂的CAN总线通讯,讲解应该是有层次、有递进的。如果作者能巧妙地将不同系统的电路图进行对比分析,比如动力总成控制电路和车身舒适性电路在设计哲学上的差异,那就太棒了。我尤其关注那些关于“故障排查”的章节,好的教程不应该只是展示“正常”的电路,更应该教导我们如何识别“异常”——当某个电压偏低或信号丢失时,我们应该如何沿着电路路径进行逻辑推理,快速锁定故障源头。这种实战导向的思维训练,比死记硬背电路结构重要一万倍。
评分说实话,我对市面上大多数的电路图解析类书籍都持保留态度,因为它们往往陷入了两个极端:要么是学院派的教科书腔调,充满了公式和定义,让人望而生畏;要么就是为了迎合大众,把复杂问题过于简单化,结果讲了等于没讲,实际操作起来还是两眼一抹黑。我真正需要的,是一种能够将理论与实际应用完美结合的指南。我希望作者能用丰富的实车案例来佐证每一个电路模块的功能,比如雨刮器为什么会时快时慢?空调压缩机的工作逻辑到底是怎么样的?这些日常能接触到的现象背后,电路是如何驱动的?如果这本书能够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从故障现象到电路分析的完整路径,那才是我心目中的经典之作。我可不想只学会辨认符号,更想了解符号背后代表的“能量流动”和“信号传递”的本质,这样无论面对什么车型,我都能迅速抓住问题的核心所在。这本书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无疑是技术人员的福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