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曾国藩全集 奏稿
定价:146.00元
售价:93.4元,便宜52.6元,折扣63
作者:曾国藩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20211185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正文辅以旁注:采用了书口旁注的形式,将奏稿的正文提要,奏稿中的警句格言摘抄作为旁注,以助阅读
*内容精心筛选,这些重要的奏稿既是珍贵的史料,又是曾国藩军事思想的主要体现
*收录曾国藩所有的重要奏稿,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曾国藩的仕途轨迹。
*内文排版古典雅致,简约清晰,增强阅读舒适感
内容提要
曾国藩的奏稿分为三卷,其内容自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的“遵义大礼疏”起至同治十一年(1872年)正月的“楚岸盐引淮川分界行销折”止,将其一生的奏折进行重新筛选编撰,将所有重要奏稿收录在内。
据现有可见的奏折,其中绝大部分和太平军有关。从奏稿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曾国藩是如何由一个无足轻重的在籍侍郎,逐步成为清军主将,并进而平定太平天国的。除此之外,奏折叙述*多的便是剿捻和自强运动的各项建议。
目录
作者介绍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晚清中兴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高统帅,后世曾誉为“千古完人”,被梁启超称为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曾国藩1811年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今娄底市县),1838年考中进士,从此开始了辉煌的仕途生涯,曾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一等毅勇侯,是清朝历史上汉族文人为官的高峰,谥号“文正”即为清朝文官的高谥号。曾国藩一生以创立湘军、开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以及在识人用人方面的成就而为世人所熟知。
文摘
序言
刚拿到这套《曾国藩全集 奏稿 曾国藩》,就立刻被它厚重的纸张和典雅的封面吸引住了。我之前对曾国藩的了解,主要停留在历史课本和一些零散的文章中,知道他是个晚清重臣,是涤荡太平天国的关键人物。但具体到他的治军、治政,以及他内心深处的思想,总觉得隔着一层纱。翻开这套书,尤其是奏稿部分,真的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仿佛能看到曾国藩在战火纷飞、内忧外患的年代,如何字斟句酌地向皇帝汇报军情、奏陈国策。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不仅仅是记录,更是那个时代沉甸甸的重量。读着读着,我开始尝试去理解他字里行间的焦虑、坚定,以及他对国家民族的深切忧思。不仅仅是了解历史事件,更像是通过他的笔触,去窥探一个真实、复杂、充满人情味的大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本书不仅仅是文献史料的堆砌,更是一扇通往晚清政治智慧和人生哲学的窗口。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官场文化和政治智慧很感兴趣,所以《曾国藩全集 奏稿 曾国藩》在我书架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这套书的价值,我认为主要体现在其史料的翔实和内容的深度上。奏稿部分,就像是一部活生生的晚清政治教科书,其中不乏对军事战略、财政经济、吏治整顿等方面的深刻见解。曾国藩在处理具体事务时,那种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着实令人敬佩。他对待下属的恩威并施,对待皇帝的忠诚与谏言,都展现了他高超的政治手腕。我尤其喜欢其中一些关于如何平衡各方势力、如何稳定局势的论述,这些经验即使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读这本书,不仅仅是在学习历史,更是在汲取一种处事之道,一种治国之策,一种为人立世的智慧。
评分对于我这样的历史爱好者来说,《曾国藩全集 奏稿 曾国藩》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翻阅这套书,我仿佛能够听到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的声音。奏稿部分,那些关于平定叛乱、发展实业、整顿吏治的陈述,不仅是历史事实的记录,更是曾国藩政治思想的集中体现。我尤其着迷于他对于“因时而变”、“因势而动”的深刻理解,以及在面对困难时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的精神。读他的奏稿,你能感受到他字里行间那种沉甸甸的责任感,以及他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切忧虑。这本书让我明白,一位真正的领导者,不仅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更要有脚踏实地的执行能力,以及在复杂局面下保持清醒头脑的智慧。它不仅仅是一本历史书籍,更是一本关于人生、关于事业、关于如何担当的智慧宝典。
评分拿到这套《曾国藩全集 奏稿 曾国藩》已经一段时间了,我一直在断断续续地阅读。不得不说,这种原汁原味的史料,比任何二手解读都要来得直观和深刻。奏稿部分,我常常被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所震撼,每一份奏折都凝聚着曾国藩的思考和担当。他对于战事的分析,对于国家战略的考量,以及在处理复杂局面时的权谋,都让我看到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家应该具备的素质。特别是他的一些奏折,在陈述问题时,既有理有据,又恰到好处地表达了皇帝可能关注的重点,这其中的分寸感把握得非常到位。除此之外,我还注意到他一些关于个人修身养性的论述,这与他作为一名官员的身份形成了有趣的对照。这本书让我对曾国藩的认识,从一个模糊的历史符号,变得更加立体和生动。
评分说实话,最初购买这套《曾国藩全集 奏稿 曾国藩》是抱着一种“凑热闹”的心态,身边不少朋友都在讨论曾国藩,他的“狠”与“稳”总是让人津津乐道。然而,真正沉浸其中之后,我才发现,这套书带给我的震撼远不止于此。奏稿部分,那些关于平定捻军、处理洋务的条陈,细致入微,逻辑清晰,充分展现了曾国藩卓越的战略眼光和极强的执行力。我尤其欣赏他那种“为国分忧”的责任感,以及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但更有意思的是,在这些宏大的叙事之下,我还能品味到他作为一个人,在面对巨大压力时的挣扎与权衡。这本书让我明白,历史人物并非脸谱化的英雄,他们也是血肉之躯,有着自己的思考、情感和局限。通过这些奏稿,我更清晰地看到了曾国藩如何一步步从一个普通官员成长为力挽狂澜的擎天之柱,这过程充满了智慧、汗水,甚至可以说是血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